- 理財學院:保險理財產品一本通
- 楊光瑤
- 2881字
- 2019-10-18 19:17:20
1.3 做合格投保人是保險理財的前提
保險的險種有很多,在面對種類豐富的保險產品時,需要對保險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這樣才能明明白白買保險,成為一個不易被“忽悠”的合格投保人,從而更好地進行保險理財。
1.保險理財基礎知識概述
投保人在對保險基礎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后再進行保險理財,可以讓投保更加順利,下面就來簡單認識保險。
■保險的分類
保險產品的分類方法有多種,按照經營性質分為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兩者的具體含義如下。
◆ 社會保險:社會保險簡稱社保,是國家強制社會多數成員參加的,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用以對其中因年老、疾病、生育、傷殘、死亡和失業而導致喪失勞動能力或失去工作機會的成員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 商業保險:商業保險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保險形式,由專門的保險企業經營,商業保險具有有償性、公開性和自愿性的特點。
按照標的物的不同可分為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兩大類,兩者的含義如圖1-3所示。

圖1-3 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的含義
按照保險人是否承擔全部責任分為原保險與再保險,兩者的含義具體如下。
◆ 原保險:指保險人與投保人之間直接簽訂保險合同而建立保險關系的一種保險。
◆ 再保險:指保險人將其承擔的保險業務部分轉移給其他保險人,以將其所承保的部分風險和責任向其他保險人進行轉移的行為,轉讓業務的是原保險人,接受分保業務的是再保險人。
按照保障主體的不同還可分為個人保險和團體保險。個人保險是為滿足個人和家庭需要,以個人作為承保單位的保險;團體保險是以團體為保險對象的保險。
■保險的基本原則
保險的基本原則是人們進行保險活動的準則,主要由四大原則構成,分別是保險利益原則、近因原則、損失補償原則和最大誠信原則。四大原則的具體含義如下。
◆ 保險利益原則:是保險的基本原則,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且這種利益必須是合法的、確定的、有利害關系的,如果投保人以不具有保險利益的標的投保,保險人可單方面宣布保險合同無效。
◆ 近因原則:用以確定保險賠償責任,近因指造成保險標的損失的最直接有效的、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
◆ 損失補償原則:指當被保險人因保險事故遭受損失時,保險人應對其損失進行賠償,被保險人從保險人處所得到的賠償應正好填補被保險人因保險事故所造成的保險金額范圍內的損失。
◆ 最大誠信原則:是指誠實、守信,保險合同的當事人應如實告知保險人相關重要事實,若未遵循最大誠信原則,保險人可宣布保險合同無效。
從保險的基本原則可以看出,四大基本原則既對保險人有約束也對被保險人有約束,堅持四大基本原則有利于維護保險雙方的合法權益。
2.“互聯網+保險”的參與者
保險的參與者即指保險市場活動交易的當事人,包括保險的需求者、供給者及保險的中介人,其中保險的需求者主要有個人和企業;保險的供給者主要是我們熟知的保險公司,包括政府保險人和私營保險人;保險的中介人介于保險人與投保人之間,他們幫助保險人和投保人達成保險合同,保險中介分單位和個人,比如保險中介機構、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等。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保險”成為新的保險業務開展形式,許多保險公司及保險中介機構都建立了自己的網絡銷售平臺,而其他電商平臺,包括京東商城、淘寶等也已涉足保險銷售,成為保險的參與者之一。圖1-4所示為在京東金融平臺銷售的保險產品。

圖1-4 京東金融平臺銷售的保險產品
從圖1-4可以看出京東金融平臺銷售的保險產品也很豐富,保障險有意外險、健康險、旅行險和長期險,同時還有車險。
第三方保險中介平臺由于可以代理多家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便于投保人進行保險產品比較,因此受到了許多投保人的青睞,知名的第三方保險中介網上平臺有慧擇網和中民保險網等。
3.要學會看保險合同
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投保人與保險人要建立法律關系需要簽訂保險合同,保險合同上會寫明相關保險條款,這些條款通常包括以下幾項。
◆ 保險合同當事人和關系人的名稱及住所。
◆ 保險標的、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 保險期間和保險責任開始時間。
◆ 保險價值、保險金額、保險費及支付方法。
◆ 保險金賠償或給付辦法、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 訂立合同的年、月、日等。
不同的保險產品,其保險條款的具體內容是不同的,圖1-5所示為某意外傷害保險條款的部分內容。

圖1-5 意外傷害保險條款部分內容
保險合同的參與者包括投保人、保險人、被保險人、受益人及合同的輔助人,如保險代理人和經紀人。
投保人即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并支付保險費的人;被保險人是根據保險合同,在保險事故發生后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大多數情況下,投保人與被保險人是同一人;受益人是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受益人可以是投保人也可以是被保險人。
4.保險費的構成和確定
保險費是投保人在參保時所支付的費用,保險費的交納方式主要有期交和躉交兩種,期交是指按照一定的期限交納保費,比如按年交納、按季交納等;躉交是指一次性交納全部保費。
保險費由保險金額、保險期限和保險費率構成,因此保險費數額的高低也受這三者的影響,它們之間成正比關系。即保險金額越大,保險費率越高,或保險期限越長,則應交納的保險費就越多。圖1-6所示為同一綜合交通工具意外保險不同保險金額下的保費測算結果。

圖1-6 同一保險不同保險金額下的保費測算結果
從圖1-6可以看出左圖比右圖所支付的保費要少,對應的左圖保險金額也比右圖少很多。
保險費率是應交保險費與保險金額的比率,即費率=保險費÷保險金額,通過該公式可得出保險費的計算公式,即保險費=保險金額×保險費率。
保險費率的厘定由保險公司來確定,需要通過人民銀行批準,保險公司不能擅自更改,圖1-7所示為某交通意外身故定期壽險年交費率表。

圖1-7 某交通意外身故定期壽險年交費率表
5.保險理賠流程和方式
當在保險標的的范圍內因發生保險事故導致被保險人財產受到損失或人身生命受到損害時,保險公司就需要按照合同規定給付保險金。在發生保險事故后,保險公司并不會主動給付保險金,需要被保險人提出索賠請求,這一行為便是保險理賠。
保險理賠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分別為賠償和給付,兩種理賠方式的具體內容如下。
◆ 賠償主要針對財產保險,保險公司會根據保險財產出險時的受損情況來對被保險人的損失進行賠償。
◆ 由于人身保險是以人的身體和生命為保險標的,因此無法用金錢衡量,所以針對人身保險采取給付的理賠方式,即支付保險金給被保險人或受益人。
被保險人或受益人想要獲得保險公司的理賠,需要按照一定的理賠流程提交相關資料,待保險公司審核通過后才能獲得保險合同約定的賠付。保險理賠的一般流程如圖1-8所示。

圖1-8 保險理賠一般流程
從圖1-8可以看出保險理賠的第一步應是出險后及時報案,這是因為由于保險的索賠一般有一定的時效限制,因此在發生保險事故后,應及時通知保險公司,并提出索賠請求,這一點對機動車投保人來說更為重要。
在向保險公司及時報案并提出理賠申請后,還需提交相關的資料,根據保險金種類的不同,需要提交的資料是不同的。比如,住院醫療理賠通常需要提供發票、病歷和其他就醫材料,而因交通意外事故死亡進行理賠時,通常需要死亡證明書和交通意外責任認定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