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活你的卡:信用卡理財全攻略
- 魔力理財
- 400字
- 2019-11-14 15:54:00
1.2 個人信用傳統版
“仁義禮智信”,從古說到今,最后這個“信”字就是誠實守信。在古代小說中我們還看見“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知其不可也”之類的說法。“人無信不立”更是老一輩給我們的諄諄教誨。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會評價某人守信用,而另一個某人則信用不好。這個結論是怎么來的?主要來自某人過去的言談舉止被我們知道或者聽說的故事。
如果有過金錢往來,那他有沒有做到“有借有還”?是按時還款還是經常忘記?甚至答應還款卻一再拖延?這些都會成為評價他是否守信的最直接的“記錄”。
如果沒有金錢往來,就只能看他平時是否說話算話了,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人,我們說他信用好;出爾反爾、信口雌黃的人,當然信用就差了。
這個“信用”有什么用?
“狼來了”的故事可見一斑。把信用當兒戲,喪失了信用,當狼真的來了的時候就只能孤身奮戰。以身試狼,就是很正常的結果了。
不僅如此,“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更是人人熟知的諺語,是民間借款的實操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