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人都要用到的1000個心理學常識(超值白金版)
- 九天科技
- 1033字
- 2019-10-18 19:14:17
五、你的心靈之窗在泄露你的心事
我們不僅可以通過眼睛看出一個人的心理活動,而且還可以通過其他動作配合眼睛的動作了解一個人的想法。
1.睜眼說瞎話
李欣將一份重要的文件交給了同事王雅,后來主管向王雅要這份文件時,王雅來到李欣的辦公室向李欣要這份文件,李欣在辦公桌上找了一會兒,恍然大悟地說:“我想起來了,當時看完我就放在你的桌子上了,當時你正在打電話。”
王雅一聽就知道李欣在說謊,因為自從她把文件交給李欣,就一直在忙著做策劃案,根本沒有工作上的電話,私人電話都是在工作時間以外打的,而且王雅注意到李欣在思考文件的去向時,下意識地摩擦了幾下眼睛。
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人在編造謊言、說謊的時候就會有不自覺的摩擦眼睛和不自然的笑等動作。
電影里面,一般反面人物在說謊或做壞事時會有觸摸眼睛的動作,這個動作一般代表人的偽善和心虛,要識破謊言很容易。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說謊的人往往不敢直視別人的眼睛,所以說謊的人會不自覺地用手摩擦眼睛和擋住自己不自然的眼神。
2.摩擦眼睛時看向別處
如果你覺得無法單憑摩擦眼睛來判定對方是否在說謊,那么還有一個小竅門,說謊的人在摩擦眼睛時常常會看向別處。
例如,我們在電影中經常看見這樣的場景,警察審訊犯人時,犯人一般在回答問題時會不時地搓揉一下眼睛,同時將頭低下或者把臉轉向別處,這說明犯人正在試圖掩蓋事實,以避開警察審視的目光。
即使說謊者在臉轉向別處的時候做出了聽起來還算合理的解釋,但是他還是不能控制留在別人眼前的另一邊臉的表情變化和轉過頭那一刻的眼神變化。

林木去一家傳媒公司面試,簡歷上面寫著他曾經在一家國企工作的經歷,于是面試官詢問了他在這家企業(yè)工作的細節(jié)問題,其實他并沒有在這家企業(yè)實習的經歷,只是看到同學寫了,覺得有點用處,就寫到簡歷上了,他在回答時不停地摩擦眼睛,并且非常流利地把準備好的答案說了一遍。
但是最后,林木并沒有被這家公司錄取,原因是林木在陳述實習經歷的時候不自覺的把頭轉向別處,仿佛對這段經歷并不熟悉,面試官打電話到這家國企詢問林木的實習情況,當然謊言就被拆穿了。
一個人如果說真心話,他肯定有勇氣看著你的眼睛說話,在摩擦眼睛的同時看向別處的人,是在告訴我們:他說了謊,而且正在編造更大的謊言。
當然摩擦眼睛也并不一定就是在說謊,因為有可能是眼睛不舒服的時候也會摩擦眼睛,所以判斷一個人是否說謊時,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不要犯教條主義的錯誤。
心理透視鏡:眼睛是最容易暴露秘密的器官,想要了解對方的秘密,那么就要看透他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