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六、胃是最能表現情緒的器官

在消化科門診,經常會遇到一些病人,訴說各種消化道不適癥狀,如食欲不振、上腹部隱痛不適、泛酸、燒心、下腹脹痛、腸道“嘰里咕嚕”作響、肛門排氣不斷等,反復多次就診,找了多位教授,做了很多檢查,如胃鏡、腸鏡、B超,甚至CT等,均未發現器質性病變。

經過仔細詢問病史,發現這類患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焦慮、憤怒、憂傷、緊張、生氣等不良情緒狀態下,胃腸道不適癥狀明顯加重。

回想一下,當你心情愉快時,是否總是胃口大開?而當你心情憂郁時,是否會覺得吃什么東西都沒有滋味?

人體胃腸道功能受神經、內分泌系統協同支配、調節,其所擁有的神經細胞數量僅次于中樞神經,對外界刺激十分敏感。胃腸道是人類最大的“情緒器官”,人的消化功能會隨著情緒波動而出現“情緒化”的反應。

眾多能夠影響自主神經功能的異常刺激,如心理壓力過大、過度勞累、情緒緊張、焦慮、抑郁等,都可能導致胃腸蠕動減慢,消化液分泌減少,出現食欲下降、上腹不適、飽脹、打嗝、惡心等消化不良癥狀,從而導致功能性胃腸病。

這類患者的共同特征是:雖然有胃腸不適癥狀,但未發現器質性疾病的證據。

1.“情緒胃腸病”青睞城市人

心理、社會因素對功能性胃腸病的影響,分為急性應激和慢性應激兩種。若急性應激處理不當,也有可能逐漸發展成為慢性應激。

因不良情緒導致的功能性胃腸病在我國城市人群中的發病率較高,最常見于白領、學生等從事高強度腦力勞動的中青年人。

劉先生是某單位負責人,經常在外應酬,久而久之腸胃功能變得不太好,經常一吃完飯,就要拉肚子,他懷疑自己有慢性腸炎,服用消炎藥、止瀉藥都不見效,去醫院做檢查,沒有發現腸炎和其他疾病,但是吃完就拉的壞毛病讓他的工作受到很大影響。

因為容易拉肚子,因此他最不想開會,怕開會時自己頻頻上廁所其他人會嘲笑。誰知,他越擔心這點,情緒越緊張,本來不腹瀉,反而一開會就真的出現腹瀉,令他煩不勝煩。

腹瀉不一定是吃壞了東西,也可能是情緒出了問題。這種疾病被稱為“腸易激綜合征”,屬于腸功能紊亂性疾病,也可以說是一種情緒性的身心疾病。

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中80%有影響其癥狀發作或加重的精神因素,如神經質、情緒易激動、不安、焦慮和抑郁等,常見癥狀有腹瀉和便秘。患有消化不良的病人比健康的人更具神經質、更加焦慮和抑郁,其常見的癥狀是腹脹。

情緒胃腸病雖然不會致命,但會顯著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前,由于醫患雙方對此類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導致的軀體疾病)缺乏認識,多數患者未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胃腸不適癥狀得不到有效緩解,進而加重情緒障礙,造成惡性循環。

2.心病還需心藥治

現代人工作緊張、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許多人處在身體、情緒的雙重亞健康狀態下,長此以往,就容易引發胃腸道功能障礙。

近年來,醫學界推崇的“生物-心理-社會”的醫療模式為功能性胃腸病提供了具有整體觀念的治療模式。醫生在診治功能性胃腸病患者時,不僅要了解其消化道軀體癥狀,還要了解其有無引發胃腸不適的心理、社會因素,以便能給予恰當的處理。

作為患者,做到以下三點將有利于身體康復:

第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正確看待生活、工作中的各種挫折和困難。存在嚴重焦慮、抑郁等心理障礙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服用抗焦慮、抗抑郁的藥物。

第二,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過度勞累,不吸煙嗜酒,合理調整飲食,少吃太甜、太酸、太辣的食物。

第三,若胃腸不適癥狀較嚴重,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服用促胃腸動力藥物、制酸藥等。

心理透視鏡:疾病并不只是身體出狀況,有些疾病是源自內心的焦慮,所以調整心情才會有好身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东县| 铁力市| 精河县| 西城区| 竹山县| 汝州市| 武穴市| 定州市| 嘉禾县| 临江市| 弥勒县| 巨野县| 茌平县| 曲水县| 承德县| 都匀市| 吉木乃县| 阳城县| 潮安县| 尉犁县| 黑山县| 桦甸市| 龙泉市| 司法| 三明市| 中牟县| 滦平县| 永安市| 沙坪坝区| 阿坝县| 东阳市| 汉川市| 九龙县| 西贡区| 七台河市| 百色市| 中卫市| 城步| 萍乡市| 蕉岭县| 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