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天地之交而萬物通也(《易經·泰卦》)。我很慶幸此生選擇了交通運輸這個行業,并將其作為自己畢生的事業和努力的方向。

時間追憶到2011年6月30日15:00,我有幸登乘京滬高速鐵路開通運營的首發列車。我浮想聯翩:小時候,受糧食供應限制,每兩周就要隨在東北山區車務段工作的父親乘坐摘掛列車進城買糧,100多公里的路程因沿途摘掛作業要長達4個多小時,尤其是冬天,多么寒冷!那時候我知道了鐵路還有調度員,并要經常應急處置。

我在北方通過選拔做過多年的調度員工作,術業無止境,我一直嘗試努力做好調度指揮工作。堅守崗位職責磨練了我的耐力。那時候我是多么希望我國也有高速鐵路。如今,高速鐵路調度員通過現代化的調度指揮設備,遙控指揮著高速列車運行。高速鐵路的夢想變成了現實。此書基本上是我在上海鐵路局調度所從事鐵路運輸工作10年的經驗總結和理論聯系實際的結晶,也是作為我曾在北方從事鐵路運輸各項工作將近10年的工作延續。20年的鐵路工作歷程僅此!

在常人眼中,博士是搞理論的研究型人才,我走的路卻是應用型路線。多年來從事鐵路工作的習慣逐漸養成我研究問題的思路和特點—注重實踐,并將復雜問題分解處理,還注意結合部的協調。將各類知識靈活運用的觀點一直影響著我。我欣賞簡潔的解決現實問題的模型和方法,但模型不能解決很多實際問題。

2007年作為鐵道部首批高速鐵路調度培訓班的成員,高速鐵路新知識的學習讓我耳目一新;2009年通過實踐和分析,結合滬寧線完成“既有繁忙干線通過能力規劃模型及算法”一文,在當年全國交通運輸領域科技青年學術論文征集中,被專家評為“優秀”,被直接推薦到《交通運輸工程學報》發表;同年,參加了全國交通運輸領域博士論壇,論文“動車組交路運用計劃優化”被評選為6篇優秀論文之一;2011年通過多次登乘滬寧城際列車進行客流調查,撰寫了論文“城際鐵路客流預測研究”,在上海市交通運輸學科研究生論壇中榮獲一等獎;2014年通過撰寫并宣講“長三角鐵路貨物快運列車優化策略”,在中國物流學會組織的首屆青年論壇中獲得精銳獎,并被聘為特約研究員;2015年又曾在中國物流學會年會“貨運改革+互聯網”分論壇中演講“高速鐵路電商列車運營組織創新發展策略”;曾連續8年在上海鐵路局企協征文中獲得一等獎,連續8年在鐵路總公司企業管理協會組織的論壇或征文以及調研報告中獲獎。

多年來,我有機會給鐵路現場職工和大學生授課,很受歡迎。值得欣慰的是,通過我的授課和啟發,現場很多優秀的大學生選擇了調度所并通過選拔成為調度的骨干;曾多次在同濟大學等多所高校講解高速鐵路觀和鐵路物流觀,深受好評。

從事了這么多年鐵道運輸管理,鐵道運輸專業的理論到底是什么?我的看法整體理論就是系統工程。可以說,鐵道運輸中的理論都是從實踐中積累并運用系統工程方法總結歸納出來的。從論文寫作的整體看,也是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采取分類和分層的過程,歸納而成。綜合就是創造,整合就是創新,但論文的寫作離不開靈感。靈感的產生,一是來自于實際問題;二是來源于所掌握知識;三是強調各種知識的靈活運用,并通過系統工程的理念和方法最終整合成論文。

文字是有靈性的。文學作品如此,學術論文和調研報告基本上也是如此。寫作表達的是作者的理念和觀點,創新可以表現在思想、理念、思路、方法等方面,常常表現為各方面的融合。我欣賞的是思想和方法都有所創新的文章。本書從文稿中精選了40篇工作和學習期間的論文,結合高速鐵路和現代物流發展狀況,將每篇文章做了修訂,努力打造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品。

本書內容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是運輸組織與管理;下篇是運輸模型與優化。為保證每篇文章的可讀性,盡量保留了部分相似內容。當然,論文也存在不足之處,有些結果還沒有經過實踐檢驗等等,這些能使我不斷深思,不斷從錯誤中提煉出正確的觀點,以便進一步彌補和完善。

讀書是一種情懷,北京交通大學的學習讓我選擇了鐵道運輸這個喜歡的專業,掌握了鐵路運輸的基礎知識;現場工作的實踐又磨練了我;閱歷的增加使我能夠從客觀的實踐出發;西南交通大學碩士研究生的學習經歷又培養了我系統思想的建立,能夠綜合運用各種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濟大學博士研究生的學習經歷又培養了我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斷在研究和處理復雜問題時形成自己的體系結構。今年恰逢交通大學建校120周年,明年同濟大學迎來了建校110周年,從飲水思源到同舟共濟,我感慨萬千。

在這紛亂繁雜的社會中,努力使自己擺脫喧嘩,讓內心平靜,讓心去飛馳。每次到鐵路基層站段,都能發現“粉絲”,多年來的文章和報告,已成為他們學習的模板和參考資料,高興的是他們受到啟發,甚至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有時,我們還能針對新的運輸情況進行深入的交流,取長補短,讓我繼續受到啟發,進一步不斷修正文章。

感謝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韓寶明教授,從我的大學時代就一直鼓勵我奮進,并投入到高速鐵路的事業中去,我難以忘記您對我學業上的啟發和鼓勵;感謝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杜文教授和王慈光教授,杜教授對鐵路發展宏觀的思想把握,王教授理論聯系鐵路運輸實際模型的巧妙結合,使我深深難忘并有所繼承和發展。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徐瑞華教授對我理論聯系實際研究道路的鼓勵,讓我不能忘懷。感謝我的碩士生導師張殿業教授,他常常強調“idea”,對我系統思想的建立有很大啟發。特別感謝我同濟大學博士生導師徐行方教授,他是我的良師益友,每每看到導師修訂過的文章紅筆字樣,我甚為感動!

感謝論文預審、評閱工作的專家和學者,你們所提出的中肯建議和鼓勵,給了我莫大的幫助和思考;感謝期刊論文專家辛苦的審稿,你們的嚴格要求是我努力的方向;還有編輯老師的嚴格把關,使我知道何為“嚴謹”。特別是論文評審時專家的屢屢退稿,使我知道何為“學無止境”。

應當說明的是:正是在多方面的積極支持和熱情幫助下,本書才得以順利出版。在此,向所有為本書的完成和出版給予了直接或間接幫助的朋友表示最誠摯的謝意。感謝上海鐵路局徐州機務段李文偉同志提供的本書封面,照片。感謝濟南鐵路局運輸處調研員王連生同志的鼎力相助。感謝中國鐵道出版社的編輯為本書出版付出的辛勤勞動。

出版這本書,還有一個想法就是:探索的艱辛與發現的喜悅已經深深留在我的記憶之中,時光易逝,告訴我過去已經過去,新的10年在向我招手,我依然需要努力,期待我的新論集完成的那一天!

本書可作為鐵路運輸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以及高等院校交通運輸專業的參考書。受限于我的知識水平、實踐能力以及視野,本書一定有許多不足之處,而且,一些想法是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懇請各位專家、學者以及同行們多多指正并提出寶貴意見,我將甚感榮幸,電子郵箱:syqu0453@163.com

謹將此書獻給關注鐵路事業特別是高速鐵路事業發展的人們!

曲思源

2016年4月4日于上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县| 博野县| 汉阴县| 闵行区| 乐山市| 东兴市| 蕉岭县| 孝感市| 普兰店市| 清原| 马鞍山市| 嘉定区| 岳阳市| 施秉县| 芒康县| 焦作市| 仁化县| 东安县| 陆川县| 大同市| 沙坪坝区| 化隆| 白城市| 平湖市| 治县。| 宜兰市| 山丹县| 上犹县| 武山县| 项城市| 旬阳县| 常州市| 含山县| 黑水县| 建瓯市| 黔江区| 高淳县| 南华县| 长兴县| 普安县| 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