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織行為學(第2版)
- 崔會保主編
- 575字
- 2019-11-04 11:11:58
教學建議
教學目的
本課程教學的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組織是人的集合,是一個有生命的有機活體。管理的本質是塑造人的行為和激勵人的行為問題,但是人的行為是復雜的,不但存在個體與個體的差別,而且個體在群體環境中的行為與其處在個體狀態的行為也會有所不同。組織行為學就是要通過對個體層次、群體層次的行為,以及組織結構對員工行為的影響等問題的教學,使學生掌握組織中行為的基本規律,培養對組織行為的解釋、預見和掌控能力;通過本課程的知識教學和教育養成,使學生在現代組織行為理論和中國傳統文化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成為“以高尚的品德適應社會,以較強的人際能力開拓事業”的現代人才。為此,組織行為學課程要致力于改變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思想,強化教育中的“人文關懷”,通過轉變教育理念,并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實現寓育人于知識傳授之中的目的。
前期需要掌握的知識
管理學、經濟學、企業管理等課程相關知識。
課時分布建議

續上表

說明:
(1)在課時安排上,對于管理專業本科生是根據48個學時安排的,每章內容標注的課時建議只做參考,不同專業方向可根據需要做適當調整;對于非管理專業本科生,可根據專業需要適當刪減部分內容或增加課時,以便補充相關的專業知識;研究生的教學靈活性較大,建議安排40個學時或者48個學時,并根據需要做選擇性補充。
(2)討論、案例分析等所用課時已包括在各個章節的課時安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