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奮斗者為本
什么是奮斗?為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的任何微小活動,以及在勞動的準備過程(例如上學、當學徒……)中,為充實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均稱為奮斗,否則,再苦再累也不是奮斗。企業(yè)的目的十分明確,是使自己具有競爭力,能贏得客戶的信任,在市場上存活下來。要為客戶服務好,就要選拔優(yōu)秀的員工,而且這些優(yōu)秀員工必須要奮斗。要使奮斗可以持續(xù)發(fā)展,必須使奮斗者得到合理的回報,并保持長期的健康。但是,無限制地拔高奮斗者的利益,就會使內(nèi)部運作出現(xiàn)高成本,也會被客戶拋棄,就會在競爭中落敗,最后反而會使奮斗者無家可歸。這種不能持續(xù)的愛,不是真愛。合理、適度、長久將是我們?nèi)肆Y源政策的長期方針。
華為要做得更好、更久,就必須不斷面對組織的動力不足問題,并不斷地通過更大規(guī)模、更有效的動力激活機制,抵御和消減(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組織疲勞癥”。
組織的病癥源于人,源于人性。西方組織管理學認為,人天生是自私的、懶惰的、貪婪的,正因為個人與生俱來的自私、懶惰、貪婪,所以,當這些攜帶著同樣病毒的一群人,構(gòu)成一個組織的時候,也同樣就構(gòu)成了對組織從發(fā)生、發(fā)展到終結(jié)的全部生命過程的挑戰(zhàn)。
最大的挑戰(zhàn)是什么呢?疲勞。
一個人保持階段性的活力、激情是容易做到的,一個組織保持兩年、三年、五年的活力也是相對容易的。但是,持久地保持激情與活力,大概是組織領袖們所隨時面臨的難題。
一個新員工剛進到公司,開始是積極、向上的,八點上班他七點半就到,晚上下班以后還照樣在辦公室加班,但當一個新士兵變成一個“兵痞”,他就缺乏活力與激情了。當一匹馬從戰(zhàn)馬變成懶馬,變成病馬的時候,這個馬群一定會出現(xiàn)類似于傳染病一般的普遍惰怠與散漫,普遍地不想作為。
任正非在與員工座談時這樣說:“你看人生出來最終要死,那何必要生呢?人不努力可以天天曬太陽,那何必要努力以后再去度假曬太陽呢?如果我們從終極目標來講,覺得什么都是虛無的,可以不努力。但這樣就會產(chǎn)生悲觀情緒。我們生命有七八十年,這七八十年中努力和不努力,各方面都會不一樣的。在產(chǎn)生美的結(jié)果的過程中,確實充滿著痛苦。農(nóng)夫要辛勤耕耘勞動,才會有收獲;建筑工人不懼日曬雨淋,才會有城市的美好;煉鋼工人在爐火旁熏烤,才會有一個國家的鋼筋鐵骨,沒有他們的努力,就沒有你駕駛的汽車;海軍陸戰(zhàn)隊員不進行艱苦的訓練,一登陸就會命喪沙灘。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想各位考上大學,都脫了一層皮吧……所有的一切,沒有付出,是絕不會有收獲的。沒有肥料及精心照料,是不可能有鮮花的美麗。當然這些都是必要的痛苦,都是為換取美好人生的必要代價?!?/p>
華為海外員工有兩三萬人,每天在空中飛行的華為員工大概有1400人。可以說,華為的國際化之路一直伴隨著汗水、淚水甚至是殉職。2008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沃達豐、愛立信等世界電信巨頭業(yè)績紛紛滑坡,而華為全球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2.7%。沒有華為員工“忘我努力地工作”,以及眾多員工在海外的艱苦奮斗,取得這樣的業(yè)績是幾乎不可能的。
在非洲等地,員工需要面臨更多方面的壓力。據(jù)華為一位在非洲工作的員工講述,他所在的辦事處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一共被洗劫了兩次,外加一次洗劫未遂,而歹徒每次都是“一鍋端”,除了內(nèi)褲什么都沒留下。在非洲拓展市場的過程中,很多華為員工都有不少困難和危險的經(jīng)歷:瘧疾這種可以致命的疾病,對很多華為員工來說成了類似感冒的常見病;槍林彈雨的電影情節(jié),也真實地出現(xiàn)在現(xiàn)實生活中;至今在華為剛果(金)代表處辦公室的墻上,還殘留著零亂的彈痕……
當然,這些都只是華為海外員工的縮影而已。任正非在其題為《天道酬勤》的演講中說道:“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興市場,因此,世界巨頭都云集中國,公司創(chuàng)立之初,就在自己家門口碰到了全球最激烈的競爭,我們不得不在市場的夾縫中求生存;當我們走出國門拓展國際市場時,放眼一望,所能看得到的良田沃土早已被西方公司搶占一空。只有在那些偏遠、動亂、自然環(huán)境惡劣的地區(qū),他們動作稍慢,投入稍小,我們才有一線機會。為了抓住這最后的機會,無數(shù)優(yōu)秀華為兒女離別故土,遠離親情,奔赴海外,無論是在疾病肆虐的非洲,還是在硝煙未散的伊拉克,或者海嘯災后的印尼,以及地震后的阿爾及利亞……到處都可以看到華為人奮斗的身影。我們有員工在高原缺氧地帶工作,爬雪山,越叢林,徒步行走了8天,為服務客戶無怨無悔;有員工在國外遭歹徒襲擊,頭上縫了30多針,康復后又投入工作;有員工在飛機事故中幸存,驚魂未定又救助他人,贏得當?shù)卣腿嗣竦淖鹁?;也有員工在恐怖爆炸中受傷,或幾度患瘧疾,康復后繼續(xù)堅守崗位;我們還有三名年輕的非洲籍優(yōu)秀員工在出差途中因飛機失事不幸罹難,永遠離開了我們……十八年的歷程,十年的國際化,伴隨著汗水、淚水、艱辛、坎坷與犧牲,我們一步步艱難地走了過來,面對漫漫長征路,我們還要堅定地走下去。”
巴基斯坦代表處作為華為海外最大的代表處,員工超過千人,本地化程度高。代表處的華為員工們認為,工作的確是很艱苦,但也獲得了更多的經(jīng)歷及體驗。比如,在1494號站附近,據(jù)說那里是巴基斯坦最熱的地方。有一次,代表處員工的車開到水里去了,員工們只好下去推車,沒想到水居然非常燙,像開水一樣;在山頂上,能欣賞到在地面、峽谷刮起的龍卷風,由遠及近,飛沙走石,場面非常壯觀。這些都是工作給華為員工帶來的經(jīng)歷。
面對艱苦的環(huán)境和高強度的工作壓力,華為人沒有被嚇倒,而是以一種樂觀、積極、自然的心態(tài)去面對,并從工作、學習、奮斗、追求、進步中去領悟?qū)儆谧约旱哪欠莩删透信c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