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中國城市供應鏈案例

一、長三角重要經濟中心城市——蘇州

蘇州城市供應鏈主要依托港口物流和保稅物流提升國際物流發展水平,同時依托長三角強大的制造業基礎提高全球供應鏈物流服務能力。

(一)港口物流為依托

隨著江蘇省委、省政府支持太倉港發展各項政策的全面落實,太倉港區集裝箱碼頭二期、三期的全面投運、四期的開工建設和航線航班開辟力度的加大,2015年太倉港區集裝箱吞吐量將達到370萬TEU,貨物吞吐量將達到2.3億t。同時,隨著張家港市、常熟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張家港港區、常熟港區港口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2015年張家港港區、常熟港區的貨物吞吐量分別完成2.8億t和8507萬t。

(二)保稅物流為特色

江蘇省的三個綜合保稅區、一個保稅港區均在蘇州,蘇州的保稅物流在全省獨樹一幟,在國內外也有較大的影響。同時,太倉港正在積極申報保稅港區,常熟國際物流產業園、吳江保稅物流中心、吳中出口加工區也將全力爭取疊加進口商品展銷、展示、集散等功能,升級成為綜合保稅區。根據蘇州市政府2017年6月1日發布的《蘇州市開放型經濟“十三五”規劃》,蘇州市“十二五”期間進出口年均增幅達2.19%,進出口總額增長10.95%,蘇州市“十三五”期間主要貿易伙伴經濟疲軟,蘇州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上升,力爭五年間進出口規模保持基本穩定。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加工貿易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保稅物流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將會明顯上升。在國內有較大市場空間的進口中高檔消費品(如進口紅酒)、生產原料和備品配件將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三)持續發展IT供應鏈

蘇州市規模以上通信設備、計算機及電子設備制造業具備較強競爭力,電子信息產業門類齊全,總量規模名列全國前茅。蘇州IT物流的發展壯大,一方面將得益于三星半導體、快捷半導體等多家跨國公司在蘇州建立的分撥中心,這類面向全球或亞洲地區分撥中心的年營業額可達數百億元。另一方面,蘇州本土為電子信息產業服務的IT物流企業也在迅速成長,如江蘇新寧物流、江蘇飛力達物流、昆山世遠物流、蘇州得爾達國際物流、蘇州天天物流、中外運蘇高新物流等。部分物流企業的經營服務范圍已經從蘇州擴展江蘇全省,乃至重慶、成都等電子信息產業新興地區。

二、珠三角窗口城市——深圳

2015年,深圳現代物流業增加值1782.7億元,同比增長9.35%,占全市GDP比重約10.19%。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深圳市在城市供應鏈發展上也走在全國前列。深圳的城市供應鏈發展源自城市的創新動力,由大量的供應鏈管理公司興起帶動城市供應鏈組織的整體發展,同時依托電子商務近幾年的強勁發展,創新電商物流發展新模式。

(一)集中大量供應鏈管理公司總部

深圳的物流公司有14800多家,供應鏈公司300多家,且集中了全國80%以上的供應鏈管理公司的總部,其中包括怡亞通、飛馬國際、普路通、華富洋等行業龍頭企業。

(二)不斷提升物流效率

深圳市自2006年以來先后建成布吉批發市場物流園、金鵬物流園、現代物流園、南山物流園、光明物流園等十多個物流園(物流基地)。此外,以周谷堆農產品批發市場、金鵬批發市場、龍崗材市場、深圳國際汽車城、深圳汽配城等為代表的批發市場正在逐步轉型為現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據了解,深圳市更加注重物流效率與效益,至2020年,社會物流總費用控制在3400億元以內,占GDP比重降到13%左右。領軍企業方面,至2020年,力爭培育1家以上深圳物流企業進入世界500強,4~6家深圳物流企業進入全國500強。千億投資工程立足前瞻性、戰略性要求,實施深圳現代物流業創新發展“千億投資工程”,重點在“一帶一路”、航運航空物流、供應鏈管理、陸路物流通道、物流園區、物流信息平臺、電商物流、民生物流共八大領域開展37項工程,總投資金額超過1500億元(其中,企業投資約700億元,政府投資約800億元)。

(三)積極探索電商物流發展新模式

從2009年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以來,深圳的電子商務交易額保持在年均50%左右的增長,電商交易總額位列國家第一梯隊。2014年,深圳市正式發布《關于促進深圳電子商務物流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并開始實施,這是全國首個規范和促進電商物流業發展的地方政策性文件,政府的支持更將促進深圳市電商物流業的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国市| 乐东| 区。| 隆安县| 元谋县| 子洲县| 青铜峡市| 财经| 偏关县| 南康市| 台州市| 利川市| 高密市| 垫江县| 井研县| 扬中市| 福建省| 固阳县| 皮山县| 三门县| 科尔| 县级市| 大新县| 阜平县| 东方市| 游戏| 白朗县| 云和县| 汤阴县| 宜阳县| 海原县| 长海县| 双流县| 隆德县| 大兴区| 东乌珠穆沁旗| 桑日县| 武乡县| 宁德市| 淮阳县| 铅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