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 深圳創捷:構造產業“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生態圈的商業模式
一、企業簡介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全球一體化趨勢更加明顯,產業分工日益明晰并呈現出高度鏈式專業化的特點,企業各自回歸核心業務并構建戰略能力,在全球產業鏈格局中形成錯綜復雜的關系。如何創新貿易新業態,充分利用新技術,將全球的采購、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交付退運、融資結算協同起來,成為全球供應鏈服務面對的首要問題。
在貿易全球化的過程中,深圳及珠三角供應鏈服務行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根據2014年企業統計顯示,深圳誕生了中國80%的供應鏈服務公司,這些供應鏈企業的模式創新是原創性的、世界級的、產業集群式的,主要包括三種類型:第一種是項目型,針對某一項目或流程提供專門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流程外包服務,這是供應鏈服務的基本形態;第二種是平臺型,即供應鏈服務綜合方案商,如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他們針對某些流程或者組合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第三種則是生態型,站在世界產業鏈全局高度,協同各企業之間的流程與要素,基于不過分約束的伙伴關系的規則來服務顧客。生態型模式基于全球價值鏈網絡協同治理,有別于傳統市場和科層治理,也有別于前兩種供應鏈服務方式。
深圳市創捷供應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捷)是生態型模式的典型代表。這一模式有如下四個特點:第一,針對鏈式專業化的各利益相關者,將供應鏈服務嵌入產業鏈,針對具體的產業特點提供服務;第二,將產業鏈上的利益相關者互聯網化,實現信息協同與集成;第三,構建不過分約束的商業伙伴關系,推動產融生態圈的建立,最終促成產融一體化,解決產業鏈中小型成長企業融資難、貴、亂的問題;第四,協助產業利益相關者歸核化、降低供應鏈交易成本、提高供應鏈績效、解決資金難題,幫助更多中小型企業更好服務全球客戶,走向世界。
項目型、平臺型、生態型這三種類型的供應鏈服務商,沿著各自的路徑和方向發展,服務于不同的客戶群。相比前兩種模式,生態型模式在規模經濟、范圍經濟、網絡經濟等方面更能充分體現供應鏈的價值,最終表現為供應鏈模式的先進性。這點也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關注和認可。2015年1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廣州主持召開外貿企業座談會,8家優秀企業參加;創捷作為唯一的供應鏈服務企業位列其中,向總理就產業生態圈經濟發展獻言建策。2014年9月11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創捷視察調研期間,充分肯定了創捷供應鏈“產業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生態圈的商業模式,鼓勵創捷供應鏈加快發展,力爭在全國復制,助力更多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創捷供應鏈成立于2007年,由創立于20年前的創捷科技進出口事業部發展而成,連續多年獲得深圳海關“納稅大戶”稱號,是海關總署認定的“AA類企業”、深圳海關“客戶協調員制度企業”,2014年上半年位列全國一般貿易出口企業百強第37位。
該公司專注于“產業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生態圈”的新模式,并與國際信息化咨詢領軍企業形成戰略聯盟,搭建以“創捷供應鏈B2B電子商務平臺”為基礎的大型跨國商貿綜合服務平臺,是SAP全球標桿企業,所創新的商業模式入選眾多知名商學院教學案例。
該公司目前與多家500強企業及中小成長型新銳企業長期保持戰略合作關系,業務總額以年均60%的比率高速增長,已聚集3000多家全球供應商,100多家生產工廠,多家設計商和多家國內外客戶。近5年來,創捷為中小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融資突破4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