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概率的概念
定義2 設在相同條件下重復進行大量試驗,若事件A出現的頻率fn(A)隨著試驗次數n的增大,在某一確定常數p的附近擺動,且逐漸穩定在該常數p,則稱該常數p為事件A的概率(或稱概率的統計定義),記作P(A),即P(A)=p.
隨機事件概率的統計定義給出了隨機事件概率的近似計算方法,在很多實際應用中,當隨機事件的概率不容易計算時,往往可用試驗次數足夠大時的頻率來近似估計概率的大小,且隨著試驗次數的增加,精度相應也越來越高.
由于概率的統計定義P(A)是頻率fn(A)的穩定值,因此,P(A)也同樣具有非負性、規范性及有限可加性,由此可給出概率的公理化定義.
定義3 設隨機試驗E的樣本空間是S,對于E中的每一事件A賦予一個實數P(A),且滿足下列三個性質:
(1)0≤P(A)≤1(非負性);
(2)P(S)=1(規范性);
(3)若A1,A2,…,An,…是兩兩互斥的事件,有(可列可加性);則稱P(A)為事件A的概率(或稱概率的公理化定義).
可以說,概率論的理論方法都是建立在概率的公理化定義基礎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