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緒管理:感知自我與理解他人的實用心理學(漫畫版)
- 張為娜
- 813字
- 2019-10-25 15:25:39
為什么沒有人去叫那個小男孩來吃飯
我們總以為別人在關注自己—這正好說明了別人其實沒有那么關注我們,因為他們也在忙著關注他們自己。

假如在一次會議上,你不小心說錯了一句話,你是否會在一段時間內一直耿耿于懷,不斷地埋怨自己的失誤,揣測別人對你的評價呢?
事實是,大部分同事在會議結束后,甚至在會議還沒結束時,就已經忘記了你的這個小插曲。而你可能在事情過了一周之后,仍然在為自己說錯的那句話耿耿于懷。
這種心理在心理學上被稱為透明度錯覺。我們以為每個人都記住了自己的失誤,事實上關注我們的人往往沒有我們認為關注的那么多。
在一個大家庭里,有一個很頑皮的小男孩,他突發奇想地去捉弄家人,吃飯前就偷偷躲藏在大衣櫥里,目的是想讓家人在吃飯時找不到他,然后家人都會很著急,再后來就是他突然出來給大家一個驚喜。終于躲到午飯時,一大家子人開飯后都在不同位置上忙著各吃各的飯,竟然沒有一個人想到他、問起他。等大家都吃完飯,他才失望地出來吃點剩飯剩菜。這件事后,他傷心地悟出一個道理,大家各忙各的,其實并沒有人真的很在意他。
心理學家吉洛維奇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讓某大學的一位學生穿上一件名牌T恤,然后進入教室。穿T恤的學生事先估計,會有大約一半的同學注意到他的T恤。但結果卻出乎意料——只有23%的人注意到他的T恤。
我們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別人都很關注自己,而且別人也應該關注我們,然而這只是我們的錯覺。其實只有我們自己才如此關注自己,別人并沒有如此關注你。
有透明度錯覺的人,會習慣性地自我審查,對自己的情緒、認知和行為的察覺度很高。他們害怕在眾人面前發生錯誤或尷尬的事情,以為別人會把這些錯誤或尷尬牢記;他們以為自己的任何心思都會被別人了解,以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會被注意到。當一個人過于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時,就會因此產生諸多的情緒問題,如緊張、焦慮及沮喪等。
我們只有保持輕松自我的生活狀態,不介意別人的看法,才會擁有輕靈的腳步,做回真正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