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人都要懂的房產常識全知道(專家案例版)
- 匯智書源
- 823字
- 2019-10-25 14:57:27
二、期房:“樓脆脆”帶來的隱患
人們習慣上把在建的、尚未完成建設、不能正常交付使用的房屋稱為期房,即消費者在購買時不具備即買即可入住的商品房,房地產開發商從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開始至取得房地產權證(大產證)為止,所出售商品房都被稱為期房。購房者如果在這個時候購買商品房,就要和開發商簽訂一個預售合同。
注意:沒有土地使用證、房產證的房子,不管它是已經蓋好還是已經有人居住,都仍然是期房。購房者在購買期房時除了要查看預售許可證外,還要特別注意看一下要買的房子是否已經被抵押,如果房子真的被抵押了,那最好等解除了抵押之后再買。
通常情況下,期房的價格會比現房低一些,選擇的空間也比較大,但由于是先交款后交房,所以相對而言風險比較大,購房的過程和最終結果都取決于合同所約定的權利義務的履行。
經典案例
鄭女士在某開發區購買了一套商品房,合同簽訂為2015年6月底之前交付使用,該商品房屬于精裝修,但房產公司于2015年9月才通知其辦理交接手續,鄭女士到房內一看,內部裝修并沒有完成,根本達不到入住的條件,便要求開發商整改。一直到2016年4月,鄭女士仍未得到房屋可以交接的通知。因此鄭女士投訴到開發區消協,要求房產公司退房。
開發區消協介入后,商家在合同面前承認其裝修質量確實存在問題,同意在一個半月內按照合同承諾內容,把鄭女士所購房屋的內部裝修存在的墻面起泡、裂縫等問題,全面逐項按標準修好,消費者表示滿意。
專家指津
以現在的行情看,房價一路上揚,購買期房一般能夠升值。同時,期房具有選擇余地比較大、價格比較優惠、付款輕松等優點。但期房也有著自身的劣勢,如存在看不到實物,有關面積、戶型、裝修標準難以判斷,開發商情況不易把握,市場行情與價格漲跌難以預測等不確定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減少以上劣勢的最好辦法就是選擇口碑好的品牌開發商。不要輕易相信房產開發公司的宣傳,在簽訂購買合同時一定要謹慎,合同內容一定要完整、詳細,雙方權責、違約條款要明確,以利于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方便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