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軌道交通運輸政策導向
1.綜合發展政策
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政策的制定不能只著眼于解決城市交通問題,要統籌兼顧,把解決城市交通問題、促進城市合理布局、強化城市(區域)間協調發展、實現軌道交通的可持續發展作為制定軌道交通發展政策的首要選擇。
(1)城市合理布局。建設完善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以解決日趨緊張的城市交通狀況,同時注重軌道交通建設對城市發展的引導作用。軌道交通可以增加土地使用效益,帶來沿線土地高強度的開發,成為城市或地區土地的開發軸或發展軸,因此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應結合城市總體規劃,對軌道交通周邊地區的用地性質及規劃要做出相應的調整,為促進城市的合理布局創造條件。
(2)區域間協調發展。為了有效引導城市合理布局的形成,必須改變城市間旅客運輸和城市公共交通在空間和時間上的約束,選擇速度快、容量大、占地少、無污染的城際快速鐵路運輸和城市軌道交通作骨干,以拉大城市發展的框架,擴大城市規模,最終促進區域城市帶的形成,進而帶動城市區域經濟的發展。因此,應對城市軌道交通和其他交通發展以及區域之間的快速軌道交通(城際軌道交通)進行綜合規劃建設,并實現有機的銜接配合,加強軌道交通綜合性樞紐的規劃建設,加快大城市(區域)間文化和技術的交流,保障區域間的協調發展。
隨著近幾年國鐵、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以及城市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區域內軌道交通融合發展不斷加快,也形成了新的特征:
①網城融合,在城市群、大都市圈、大城市,區域內軌道交通與城市間經濟社會發展的互動不斷加強,城市的發展是不同形式軌道交通共同作用的結果;
②網絡交叉,在大都市圈內逐漸形成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綜合體系,共同構成發達的軌道交通網絡;
③功能交叉,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在都市圈范圍內提供城際運輸服務,部分延伸至城市中心區的市域鐵路又兼具城市軌道交通的功能;
④樞紐交匯,不同形式軌道交通均在高鐵車站交匯,高鐵車站是城際、都市圈、區域和市區軌道交通的重要樞紐;
⑤服務交叉,不同出行需求的旅客,可在不同運輸主體間得到便捷的換乘服務。
(3)可持續發展。根據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確定不同時期軌道交通的建設規模和服務水平。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投資巨大,即使是經濟發達國家,在策劃建設地鐵或輕軌項目時,也是保持極其審慎的態度。一個城市是否適合建設軌道交通或者在什么時候建設軌道交通不僅需要必要的科學分析論證,還需要結合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并將其作為建設軌道交通的基本前提條件,對軌道交通的規劃建設在經濟、環境等諸多方面進行詳盡的戰略性評估,實現軌道交通建設在社會、經濟、環境上的可持續發展。
2.以軌道交通為骨干的公交優先發展政策
針對我國大城市不同的發展時期,應制定不同的公交優先政策。根據國內外的經驗,結合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具體情況,對軌道交通系統及常規公共交通系統在城市交通發展的不同階段中承擔的作用進行合理的定位,進而制定適合城市發展的公交優先的管理措施及發展政策。
(1)在現階段,我國城市交通仍是以常規公交為主,因而近期城市交通的發展仍以優先發展常規公共交通為主,同時加強對城市軌道交通的投入和規劃建設,實現軌道交通與常規公共交通的并重發展。
(2)遠期對軌道交通實施投資傾斜,加快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步伐;尤其是大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應逐步確立軌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骨干地位,最終改善公共交通系統的綜合服務水平,建立多層次、立體化的城市交通體系。
3.國產化和標準化政策
軌道交通是涉及土建、機械、電氣、電子及通信業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其技術裝備的水平反映了國家的工業基礎水平。我國對城市軌道交通高新技術裝備的國產化十分重視,并已制定了相關的國產化政策。為了促進我國軌道交通技術裝備的全面國產化,其相關的國產化和標準化政策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化和完善。
(1)由國家有關部門統一組織領導,通過引進技術、吸收消化、合作研制、集中力量自我開發等手段,發展我國軌道交通設備產業,對相關產業予以扶持和政策傾斜,逐步實現生產當地化,設備國產化(90%以上),從而降低軌道交通建設投資,也為今后軌道交通運營維修降低成本創造條件。
(2)盡快制定各種軌道交通方式標準模式的政策法規,以控制軌道交通品牌繁多的發展局面。同時針對我國的具體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軌道交通技術標準,建立和健全各項配套技術工業的標準化、國產化生產體系。
4.軌道交通市場化政策
(1)政府主管部門按照政企分開的原則,轉變政府職能,依法對軌道交通企業進行監督和管理,為企業提供服務。
(2)軌道交通企業享有充分的經營自主權,依靠現代管理手段和技術裝備提供優質的服務。
(3)引入競爭機制,在統一規劃和管理下,積極吸引社會參與,實行招標、有償轉讓和專營權等制度,建立完善的市場經營機制。
(4)在保障最大限度滿足居民出行的前提下,進一步完善我國城市軌道交通良性發展的價格與價值補貼政策。
5.經濟政策與體制創新
(1)健全軌道交通建設的投融資評價體系,進一步完善軌道交通項目建設的經濟政策、優惠條件、扶持政策等,對軌道交通項目的引進外資,應制定專項引資政策。
(2)建立與政策配套的投融資體制。實施發行“城市基礎設施長期債券”政策;系統地建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基金”;制定合理的票制票價,建立可行的投資——回報機制;拓寬投融資渠道,規范投融資標準,在用地、稅收、政府補貼和擔保等方面建立系統化和長期有效的政策法規。
6.城市布局及用地調整政策
為適應今后城市的發展,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作為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政策制定上要充分發揮軌道交通對城市布局的宏觀引導作用,促進城市合理布局;對于用地規劃,應賦予軌道交通建設一定的優先權,同時要對軌道線周邊用地性質進行適當調整,實現土地使用與軌道交通建設“捆綁式”的綜合性開發利用。
7.城市軌道交通一體化政策
根據未來區域和城市交通發展趨勢,對城市交通和對外交通進行綜合交通運輸規劃,重點將城市軌道交通與對外快速軌道交通及對外交通樞紐有機地銜接起來,實現軌道交通(內、外)的集約化、交通樞紐及場站布局的合理化、旅客運輸高效化。以城市軌道網為基礎骨架,并通過對外快速軌道網向外輻射,建設成現代化的一體化城市軌道交通網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