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法的分類
法的分類是指從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標準,將法律規范劃分為若干不同的種類。通過對法的分類,從中探索法律發展的一些帶有規律性的問題。
1.法的一般分類
法的一般分類是指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可適用的法的分類,主要有下列幾種類型:
(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這是按照法的創制方式和表達形式為標準對法進行的分類。成文法是指由國家特定機關制定和公布,并以成文形式出現的法律,因此又稱制定法。不成文法是指由國家認可其法律效力,但又不具有成文形式的法,一般稱為習慣法。不成文法還包括制定法對應的判例法,即由法院通過判決所確定的判例和先例,這些判例和先例對其后的同類案件具有約束力,但它又不是以條文(成文)形式出現的法,因此也是不成文法的主要形式之一。
(2)實體法和程序法
這是按照法律規定內容的不同為標準對法的分類。實體法是指以規定和確認權利和義務或職權和職責為主的法律,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等。程序法是指以保證權利和義務得以實現或職權和職責得以履行的有關程序為主的法律,如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立法程序法等等。實體法和程序法的分類是就其主要方面的內容而言,它們之間也有一些交叉,實體法中也可能涉及一些程序規定,程序法中也可能有一些涉及權利、義務、職權、職責等內容的規定。
(3)根本法和普通法
這是根據法律的地位、效力、內容和制定主體、程序的不同為標準而對法的分類。這種分類通常只適用于成文憲法制國家。在成文憲法制國家,根本法即憲法,它規定一個國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國體、政體、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因而在一個國家中享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的制定主體、制定程序及修改程序也不同于普通法,通常有比較高的嚴格的程序要求;普通法指憲法以外的法律,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憲法,其制定過程也沒有憲法那樣嚴格和復雜,其內容涉及的是某一些社會關系,如公民、法人在經濟活動中的法律地位,契約的效力,當事人在法庭上的義務等。
(4)一般法和特別法
這是按照法的適用范圍的不同對法所做的分類。一般法是指針對一般人、一般事、一般時間,在全國普遍適用的法;特別法是指針對特定人、特定事或特定地區、特定時間內適用的法。
一般法和特別法這一法的分類是相對而言的,具有相對性。如以針對人來講,民法典是適用于一般人的法,它的適用主體是一般主體,而與民法典相對應的繼承法則是適用于特定人——繼承人與被繼承人主體的法律;以針對事來講,民法典適用于一般民事法律行為和事件,而收養法則針對收養這一特殊的民事法律行為和事件;以針對地區來講,憲法、組織法、選舉法等是適用于全國的法,而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法律,經濟特區法規和規章則只適用于特別行政區和經濟特區;以針對時間而言,一般法如憲法、刑法、民法等在它們的修改和廢止以前一直有效,而有些特別法,如戒嚴令等僅在特定的戒嚴時期內有效。
(5)國內法和國際法
這是以法的創制主體和適用主體的不同而做的分類。國內法是指在一主權國家內,由特定國家法律創制機關創制的并在本國主權所及范圍內適用的法律;國際法則是由參與國際關系的國家通過協議制定或認可的,并適用于國家之間的法律,其形式一般是國際條約和國際協議等。國內法的法律關系主體一般是個人或組織,國家僅在特定法律關系中(如作為國家財產所有人)成為主體,而國際法的國際法律關系主體主要是國家。
2.法的特殊分類
法的特殊分類是相對于法的一般分類的一種分類方法。法的一般分類是對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法律都基本適用的一種分類,而法的特殊分類則是僅適用于某一類和某一些國家的法律的分類。
(1)公法和私法
公法與私法的劃分主要存在于大陸法系,是大陸法系劃分部門法的基礎。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源自于古羅馬。現代法學一般認為,凡涉及公共權力、公共關系、公共利益和上下服從關系、管理關系、強制關系的法,即公法,而凡屬個人利益、個人權利、自由選擇、平權關系的法即為私法。
(2)普通法和衡平法
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劃分存在于英美法系國家。這里的普通法不是法的一般分類中與根本法相對應的普通法,而是專指英國在十一世紀后由法官通過判例形式逐漸形成的適用于全英格蘭的一種判例法,而衡平法是指英國在十四世紀后對普通法的修正和補充而出現的一種判例法。
(3)聯邦法和聯邦成員法
這是實行聯邦制國家的一種法的分類,單一制國家沒有這一分類。聯邦法是指由聯邦中央制定的法律,而聯邦成員法是指由聯邦成員制定的法律。由于各聯邦制國家的內部結構、法律關系各不相同,因此,有關聯邦法和聯邦成員法的法律地位、適用范圍、效力等均由各聯邦制國家憲法和法律規定,沒有一種劃一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