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 城市群與城際鐵路

2.1 城市群

2.1.1 城市群概述

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的出現是一個歷史發展過程。城市是一個區域的中心,通過極化效應集中大量的產業和人口,從而獲得快速的發展。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實力的增強,對周邊區域產生輻射帶動效應,形成一個又一個城市圈或都市圈。伴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和城際之間交通條件的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和城際鐵路的出現,相鄰城市輻射的區域不斷接近并有部分重合,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相互影響越來越大,最終發展成為經濟發達的城市群。

20世紀50年代,法國地理學家簡·戈特(Gottmann)首次提出城市群的概念,將其定義為巨大的多中心城市化體系,具有高度的連續性和很強的內部關聯性。后來,國內外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城市群的內涵進行了闡述。基于不同的時代背景和國情,因為側重點有所不同,學者們對概念的表述也有所不同。被國內學術界為很多學者所接受的城市群的內涵界定是我國學者姚士謀在《中國城市群》(2001)一書中對城市群做出的如下定義: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圍內,具有相當數量的不同性質、類型和等級規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環境條件,以一個或兩個超大或特大城市作為地區經濟的核心,借助于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綜合運輸網的通達性,以及高度發達的信息網絡,發生與發展著城市個體之間的內在聯系,共同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城市集合體。

2004年9月,在“中國城市論壇北京峰會”上,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發布的國內首部《中國城市“十一五”核心問題研究報告》中提出將中國的城市化分為三個級次,按空間范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帶。即:以大城市為核心、建立直接承接國際化全球化影響的大城市群;在城市群內形成由若干中心城市為輻射源的城市圈,從而支撐起整個大城市群;由眾多中小城市構成城市帶,這些城市以特色化的產業中心鎮為支撐,進而形成特色化的城市風格。

我國城市群是新型城鎮化的主要形態,也是拓展發展空間、釋放發展潛力的重要載體,還是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重要平臺。城市群以經濟發展為核心,而經濟發展又必須以交通網絡建設為依托和保障。城市群的形成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交通網絡的完善,安全、快速、便捷、互聯互通的交通網絡是實現城市群空間整合的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汾阳市| 永济市| 丰镇市| 阜阳市| 射阳县| 图片| 榕江县| 乐山市| 池州市| 墨竹工卡县| 西青区| 柳江县| 浦东新区| 沙田区| 太康县| 图们市| 都江堰市| 兴化市| 江川县| 涪陵区| 乌审旗| 鸡西市| 玉林市| 曲阳县| 锡林郭勒盟| 济源市| 丽江市| 曲沃县| 长宁区| 峡江县| 平乐县| 双峰县| 宁南县| 兴文县| 遂川县| 尉犁县| 洛浦县| 保德县| 绥宁县| 邓州市| 衢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