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1.2 國外主要城市群

城市群的興起是世界城市化發展的重要趨勢。近半個世紀以來,世界上已逐步形成了舉世矚目的國際級城市群。根據相關資料: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包括200多座城市,約占全國總人口的20%,國土面積的1.5%;北美五大湖城市群跨美國和加拿大兩國,人口約5000萬,面積24.5萬km2;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占全國總人口的61%(其中全國1/3的人口集中在東京附近),總面積的20%;以倫敦為核心的城市群約占全英國人口的一半,面積的20%;歐洲西北部城市群,人口約4600萬,面積4.5萬km2。根據中國城市發展報告顯示,全世界范圍內,美國三大城市群(紐約大都市群、北美五大湖大都市圈、洛杉磯都市圈)的GDP占全美份額的67%;日本三大城市群(東京?橫濱都市圈、京阪神都市圈和名古屋都市圈)的GDP占全日本份額的70%。

簡·戈特曼認為都市圈是城市群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最高空間組織形式,并提出以2500萬人口規模和每平方公里250人的人口密度為下限界定都市圈。按照這一標準,世界上有5大城市群達到都市圈規模。

紐約大都市圈從波士頓到華盛頓,包括波士頓、紐約、費城、巴爾的摩、華盛頓等大城市共40個。該都市圈面積13.8萬km2,占美國面積的1.5%,人口6500萬。

北美五大湖大都市圈分布于五大湖沿岸,從芝加哥向東到底特律、克利夫蘭、匹茲堡,并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倫多和蒙特利爾。它與紐約都市圈共同構成了北美的制造業帶。

東京大都市圈指以東京都區部為核心的“一都七縣”結構,包括東京都、神奈川縣、千葉縣、埼玉縣、茨城縣、櫪木縣、群馬縣和山梨縣,這個區域面積3.5萬km2,占日本全國的6%,人口將近7000萬。從1958年開始,東京都市圈發展歷經五次大規模規劃,目前形成了三個圈層城市網絡,分別是核心層、中心圈層和外圍圈層。核心層以服務業為主,中心層以高科技產業為主,外圈層以制造業、農業為主。此外,還將首都的功能分散形成了多個中心,如埼玉區域行政中心和神奈川區域工業聚集中心等。

巴黎大都市圈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衛普、布魯塞爾、科隆等。這個城市圈1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0座,總面積14.5萬km2,總人口4600萬。

倫敦大都市圈以倫敦和利物浦為軸線,包括大倫敦地區、伯明翰、謝菲爾德、利物浦、曼徹斯特等大城市,以及眾多小城鎮。該都市圈面積為4.5萬km2,人口3650萬。

根據聯合國預測,未來世界各地的超級大都市將逐漸發展成更大的超級城市群,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75%,最大的40個城市群將參與全球66%的經濟活動和85%的技術革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丘北县| 兰坪| 乌兰察布市| 札达县| 新晃| 上饶县| 依安县| 澎湖县| 涞水县| 岐山县| 东乡| 中牟县| 静海县| 龙口市| 连山| 贡山| 东乌| 怀化市| 江阴市| 锦屏县| 长治市| 独山县| 湘阴县| 巢湖市| 嘉定区| 呼伦贝尔市| 汝州市| 仁寿县| 田林县| 绥中县| 东兰县| 永寿县| 建湖县| 石城县| 五家渠市| 弥渡县| 苏尼特左旗| 泸定县| 乐东| 武汉市| 寿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