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萬歷首輔:張居正
  • 墨香滿樓
  • 2322字
  • 2019-10-24 13:50:49

這個神童有來頭

明朝中后期,大明王朝已經(jīng)大大衰落,既沒有了太祖、成祖時代的武功,也沒有了仁宗、宣宗時代的文治。當時明朝社會已被兩大問題——社會腐化與倭患襲掠——所動搖,元氣衰竭。

時代呼喚英豪,時代造就豪杰。此時一位大改革家誕生了!他就是本書的主人公:“萬歷首輔”——張居正。盡管對張居正的評價一度是毀譽參半:有人推崇其為圣人,有人斥其為禽獸。但是誰都不能否認,他是一代名相!他讓明王朝又延續(xù)了七十二年!

關(guān)于張居正的故事,一切還得從他家族的歷史說起。張居正家族譜上的遠祖是張居正的七世祖,名為張關(guān)保,家住鳳陽府定遠縣,就是現(xiàn)在的滁州,與明太祖朱元璋是同鄉(xiāng)。有人考證,張關(guān)保是南宋抗金名將張浚的后人。

元朝末年,張關(guān)保加入了紅巾軍的隊伍和鄉(xiāng)親們一起造反。這期間,張關(guān)保一直追隨朱元璋打天下。他曾經(jīng)跟隨大將軍徐達平定江南,立下赫赫戰(zhàn)功,最后被授予世襲千戶。

張居正在《先考觀瀾公行略》中自述:“其先鳳陽定遠人也。始祖關(guān)保,國初以軍功授歸州守御千戶所千戶。”

歸州,今湖北秭歸,“守御千戶所千戶”職位,官居五品。當時的明朝實行的是劃分“衛(wèi)”的軍事制度,和現(xiàn)代的軍分區(qū)是一個性質(zhì),就是在各府的要地設(shè)立“衛(wèi)”。一衛(wèi)就是一個軍分區(qū),衛(wèi)下設(shè)立約五個“千戶所”,每個千戶所直接統(tǒng)軍一千一百二十人。

特別要說的是,“守御千戶所”并不是普通的千戶所,史載,“凡守御所皆不隸衛(wèi)”“而自達于都司”,也就是守御千戶所不受衛(wèi)的管轄。因此可以這樣解釋:張居正的祖先張關(guān)保,是皇帝委派到各地的直屬精銳部隊中的次級首長。并且千戶所的千戶是可以世襲的,即這份權(quán)力和尊榮能夠代代相傳。

這樣的家庭出身無疑對張居正的人生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中國都有崇拜祖先的傳統(tǒng),如果祖上顯赫的話,那肯定將被視為榮耀。魯迅筆下的“阿Q”不也自夸是“趙家人”嘛!

張居正崇拜祖先表現(xiàn)在多方面,其中有一點很明顯——張居正作為一個文人,卻關(guān)注和崇尚軍事。一方面,張居正常常強調(diào)自己祖上“以軍功授千戶”;另一方面,“富國強兵”一直是張居正追求的政治目標。

然而,說了這么多,如果你以為張居正一出生就是千戶大人,那您可就想錯了。事實上,張關(guān)保的千戶榮耀傳了四代就跟張居正所在一支拜拜了。因為張居正的曾祖父,即張關(guān)保的四世孫張誠是家里的老二,沒有資格繼承職位,所以“千戶大人”這個詞從張誠開始就與張居正無緣了。

不過,這不失為是一件好事。試想,如果張居正出生就頂著一個“準千戶”的帽子,那他的人生注定要少了很多學習奮斗的意味。很有可能是,明朝多了一個“千戶大人”,卻要少了一位治世名相。

注定做不了千戶大人的張誠在感慨了一番命運之后,索性在成家之后就移了民,移到了李白筆下“千里江陵一日還”中的江陵,也就是今天的湖北荊州。

所以,張居正就出生在江陵,是土生土長的江陵人,他常自稱“江陵張?zhí)馈保ㄌ朗撬奶枺朔Q“張江陵”。

沐浴不到祖先的榮光,不甘寂寞的張誠便把期望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看看他給三個兒子起的名字吧:老大叫張鉞,老二叫張鎮(zhèn),老三叫張釴。

鉞,音同“越”,是古代一種帶有長柄的斧子,既可以作為兵器,也可作為儀式、儀仗中的道具,由青銅打造;鎮(zhèn),是鎮(zhèn)紙,就是寫字作畫時用以壓紙的東西,多為長條形,最早以青銅為材料。釴,音同“易”,就是一種左右兩邊各有一個耳朵的青銅器,自然也是青銅做的。

由此可見,這位張誠在起名上還是頗有水平的。因為你看他三個兒子的名字都與青銅有關(guān),青銅器在古代十分貴重,有“國之重器”之稱,這表明張誠希望諸子都可以成器;此外,鉞、鎮(zhèn)、釴,有文、有武、有大器,又代表張誠期望三個兒子在不同領(lǐng)域有所作為。

張居正在《答楚按院陳燕野辭表閭》中寫道:“昔念先曾祖,平生急難振乏,嘗愿以其身為蓐薦,而使人寢處其上。”意思是他的曾祖父的張誠濟世救難有善心。可是,張誠的兒子們卻并沒能有多大的出息。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張誠三個兒子中,老大、老三,一位經(jīng)商可稱小康之家,一位是讀書人尚能溫飽,表現(xiàn)皆平平。張居正的爺爺——老二張鎮(zhèn)還更糟糕,是個浪蕩青年,終日不務正業(yè),游手好閑。

也許是出于同情弱者的心理,張誠偏偏最寵愛這位扶不起的老二,十分溺愛他。于是,張鎮(zhèn)便更加放浪不羈,不務正業(yè)。

張居正在《謝病別徐存齋相公》一文中曾經(jīng)自述“起自寒士,非閥閱衣冠之族”,意思是說自己出身寒門,并不是什么名門望族。這大概說的就是爺爺張鎮(zhèn)那段時期。

當然,張鎮(zhèn)也有優(yōu)點,傳聞他非常講義氣,為人也比較豪爽,有大俠風范。張居正出生的時候,張家的生活水平已經(jīng)有所提高。因為此時在張誠的幫助下,張鎮(zhèn)依靠自己不務正業(yè)時期鍛煉出來的強壯體格,已做上了遼王府的護衛(wèi)。

明代王府,就是皇帝兒子的府邸,做不了皇儲的皇子,就在地方上做王,其府邸就叫做王府。可見,張鎮(zhèn)謀到這個差事,那是一下子進入體制內(nèi),拿的是鐵飯碗了。張鎮(zhèn)對這個差事也是十分珍惜。

雖然張鎮(zhèn)找到了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但畢竟也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出息了。于是,張誠便把出人頭地的希望寄托在了張鎮(zhèn)的兒子身上,希望他能“學而優(yōu)則仕”,考取功名,振興家業(yè)。這一次,張誠又在起名上下起了功夫,他給自己的孫子取名“文明”,字治卿,希望他可以成為王公卿相。

張文明也確實不像他爹那樣總是讓長輩失望,而是認真努力、踏踏實實地讀書考試。只不過,張文明才華有限,奮斗一生才相當于是個秀才。直到他兒子張居正考中了進士,他卻連個舉人也沒考上。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他面對著現(xiàn)實、無奈扶案的樣子:當年的小白圭,現(xiàn)在的居正都考中進士嘍!我這個當?shù)倪€不如自己的孩子!想必,我老張家出人頭地的理想是為我這天才兒子準備的嘍,罷了,罷了,奔跑吧,兒子!

就這樣,張家振興家業(yè)為國效力的接力棒傳到了年輕的張居正手上。張文明口中的“白圭”,是張居正孩提時代的名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乡市| 梧州市| 屏南县| 阿拉善盟| 洛阳市| 南丰县| 光山县| 六枝特区| 年辖:市辖区| 金坛市| 来安县| 吉林市| 崇明县| 苍南县| 太仆寺旗| 玉山县| 台北县| 白朗县| 东山县| 连云港市| 克拉玛依市| 高雄县| 襄樊市| 饶阳县| 益阳市| 额济纳旗| 云霄县| 九龙坡区| 怀来县| 砀山县| 沈丘县| 思南县| 宁晋县| 鄂尔多斯市| 六枝特区| 高雄县| 西和县| 黄大仙区| 松江区| 青田县| 高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