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頁紙一兩金
從明代開始,收藏界就有“一頁宋紙,一兩黃金”的說法。“徐謂禮文書”是我國自近代史學創立以來首次從墓葬中發現的宋代文書,震驚了史學界。在徐謂禮文書被發現之前,學界已發現的關于宋代的紙本文書有二:一是根據宋代公文紙印本《王文公文集》背書整理而成的《宋人佚簡》;另一是根據黑水城發現的西夏文書中整理而得的《宋西北邊境軍政文書》。
《宋人佚簡》所收錄的文書有兩類,一是官員、文士之間交往、酬酢的禮節性書啟,約占五分之四。相同的書啟因在宋文人集中已有大量存世,因此并未引起學界的過多關注。另一類是公牘,為紹興末隆興初舒州的官府公文,其中主要是地方酒務行政管理制度的細節資料,但數量有限。《宋西北邊境軍政文書》是宋代西北邊境鄜延路地區(今延安地區)軍政活動的原始記錄和公文檔案,主要反映北宋中后期西北地方軍政活動資料,但數量有限,其所反映的信息也局限于西北一隅。因此這兩種宋代文書都有明顯的局限性。
徐謂禮文書則不然,它記錄了南宋中級官員從中央到地方、從低級到中級歷官及其政務全過程的細節,全面地反映了南宋中后期政治史乃至其它相關領域的第一手資料,比前兩種文書更全面,更深入,涉及中央制度的核心內容,實為前所未有的文獻發現!
2012年4月6日,浙江省博物館的12名專家齊聚武義,對徐謂禮古墓再次進行考究和鑒定。徐謂禮墓穴的外表是個小土堆,隱藏在草木之間,要不是盜墓者帶路,很難發現。
經過考古發掘,徐謂禮墓是夫妻合葬墓,男左女右。墓中出土了徐謂禮夫婦壙志(墓志)兩通,確定原先對文書為徐謂禮墓隨葬品的推斷是完全正確的。徐謂禮與妻子林氏的墓室結構特點是三合土填筑,石板密封,棺木保存完整。三合土主要材料是熟石灰、黏土和沙子,作用與現在的混凝土相似,三合土填實后還進行了勾縫澆注,完全成了一個密封盒子,嚴絲合縫,防水防氣防壓。
墓的堅固程度也超出了考古人員想象,發掘清理時,需要五六人用撬棒和粗大的木棍,才能把覆蓋在墓室上的石板撬開。墓穴內部,得用電鉆才能鑿開,而出土的棺木,需要8個成年男子才能抬得動。不難想象,盜墓者的本事確實令人驚奇,他們5個人在夜色中,靠著簡陋的工具,抽幾根煙喝幾瓶水的工夫就能打出盜洞,實在不可思議。
這次發掘清理是為了配合破案而進行的搶救性發掘,如果是完全意義上的考古發掘,一定能成為全國考古十大發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