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手學股票、基金和外匯交易與技巧
- 李曉波 周峰
- 4678字
- 2019-10-21 15:27:57
1.2 股票的類型
股票的類型多種多樣,下面講解一些主要的分類。
按照股東權利的不同,股票可以分為優先股、普通股和后配股,如圖1.3所示。

圖1.3 按照股東權利的不同來分類
1.2.1 優先股
優先股是“普通股”的對稱,是股份公司發行的在分配紅利和剩余財產時比普通股具有優先權的股份。優先股也是一種沒有期限的有權憑證,優先股股東一般不能在中途向公司要求退股(少數可贖回的優先股例外)。
優先股的主要特征有兩項,具體如下:
●優先股通常預先定明股息收益率
由于優先股股息率預先固定,所以優先股的股息一般不會根據公司的經營情況進行增減,而且一般也不能參與公司的分紅,但優先股可以先于普通股獲得股息,對公司來說,由于股息固定,它不會影響公司的利潤分配。
●優先股的權利范圍小
優先股股東在股東大會上一般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對股份公司的重大經營問題無投票權,但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享有投票權。
優先股的種類很多,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累積優先股與非累積優先股
累積優先股是指在某個營業年度內,如果公司所獲的盈利不足以分派規定的股利,日后優先股的股東對往年該付給的股息有權要求如數補發。
非累積優先股是指雖然對于公司當年所獲得的利潤有優先于普通股獲得分派股息的權利,但如果該年公司所獲得的盈利不足以按規定的股利分配時,非累積優先股的股東不能要求公司在以后年度中予以補發。
提醒:對投資者來說,累積優先股比非累積優先股具有更大的優越性。
2.參與優先股與非參與優先股
當企業利潤增大,除享受既定比率的利息外,還可以與普通股共同參與利潤分配的優先股,稱為“參與優先股”。
除了既定股息外,不再參與利潤分配的優先股,稱為“非參與優先股”。
提醒:一般來講,參與優先股較非參與優先股對投資者更為有利。
3.可轉換優先股與不可轉換優先股
可轉換優先股是指允許優先股持有人在特定條件下把優先股轉換為一定數額的普通股。否則就是不可轉換優先股。
提醒:可轉換優先股是近年來日益流行的一種優先股。
4.可收回優先股與不可收回優先股
可收回優先股是指允許發行該類股票的公司,按原來的價格再加上若干補償金將已發行的優先股收回。當該公司認為能夠以較低股利的股票來代替已發行的優先股時,就往往行使這種權利。反之,就是不可收回優先股。
優先股的收回方式共有3種,具體如下:
●溢價方式:公司在贖回優先股時,雖是按事先規定的價格進行,但由于這往往會給投資者帶來不便,因此發行公司常在優先股面值上再加一筆“溢價”。
●公司在發行優先股時,從所獲得的資金中提出一部分款項創立“償債基金”,專門用于定期地贖回已發出的一部分優先股。
●轉換方式:即優先股可按規定轉換成普通股。雖然可轉換的優先股本身構成優先股的一個種類,但在國外投資界也常把它看成是一種實際上的收回優先股方式,只是這種收回的主動權在投資者手里而不在公司手里,對投資者來說,在普通股的市價上升時這樣做是十分有利的。
1.2.2 普通股
普通股是“優先股”的對稱,是隨企業利潤變動而變動的一種股份,是公司資本構成中最普通、最基本的股份,是股份企業資金的基礎部分。
普通股的基本特點是指投資利益(股息和分紅)不是在購買時約定,而是事后根據股票發行公司的經營情況來確定,公司經營得好,普通股的收益就高;而經營得不好,普通股的收益就低。
提醒: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交易的都是普通股。普通股是股份公司資本構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股份,亦是風險最大的一種股份,但又是股票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股份。
普通股的特點共有四點,具體如下:
(1)持有普通股的股東有權獲得股利,但必須是在公司支付了債息和優先股的股息之后才能分得。普通股的股利是不固定的,一般視公司凈利潤的多少而定。
提醒:當公司經營有方,利潤不斷遞增時普通股能夠比優先股多分得股利,股利率甚至可以超過100%;但如果公司經營不善,也可能連一分錢都分不到,甚至可能連本也賠掉。
(2)當公司因破產或結業而進行清算時,普通股東有權分得公司剩余資產,但普通股東必須在公司的債權人、優先股股東之后才能分得財產,財產多時多分,少時少分,沒有則只能作罷。
提醒:普通股東與公司的命運更為息息相關,榮辱與共。當公司獲得暴利時,普通股東是主要的受益者;而當公司虧損時,他們也是主要的受損者。
(3)普通股東一般都擁有發言權和表決權,即有權就公司重大問題進行發言和投票表決。普通股東持有一股便有一股的投票權,持有兩股便有兩股的投票權。
提醒:任何普通股東都有資格參加每年一次的股東大會,但如果不愿參加,也可以委托代理人來行使其投票權。
(4)普通股東一般具有優先認股權,即當公司增發新普通股時,現有股東有權優先(還可能以低價)購買新發行的股票,以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百分比不變,從而維持其在公司中的權益。
例如,某公司原有10000股普通股,而你擁有100股,占1%,現在公司決定增發10%的普通股,即增發1000股,那么你就有權以低于市價的價格購買其中的1%即10股,以便保持你持有股票的比例不變。
提醒:在發行新股票時,具有優先認股權的股東既可以行使其優先認股權,認購新增發的股票,也可以出售、轉讓其認股權。當然,在股東認為購買新股無利可圖,而轉讓或出售認股權又比較困難或獲利甚微時,也可以聽任優先認股權過期而失效。公司提供認股權時,一般規定股權登記日期,股東只有在該日期內登記并繳付股款,方能取得認股權而優先認購新股。
1.2.3 后配股
后配股是在利益或利息分紅及剩余財產分配時比普通股處于劣勢的股票,一般是在普通股分配之后,則對剩余利益進行再分配。如果公司的盈利巨大,后配股的發行數量又很有限,購買后配股的股東可以取得很高的收益。發行后配股,一般所籌措的資金不能立即產生收益,投資者的范圍又會受到限制,因此利用率不高。后配股一般在下列情況下發行:
●公司為籌措擴充設備資金而發行新股票時,為了不減少對舊股的分紅,在新設備正式投用前,將新股票作為后配股發行。
●企業兼并時,為調整合并比例,向被兼并企業的股東交付一部分后配股。
●在有政府投資的公司里,私人持有的股票股息達到一定水平之前,把政府持有的股票作為后配股。
按照股份公司上市交易的地點不同,股票可以分為A股、B股、H股、N股、S股,如圖1.4所示。

圖1.4 按照股份公司上市交易的地點不同來分類
1.A股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國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我國臺、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2.B股
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它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境內(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它的投資人限于:外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我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人。現階段B股的投資人主要是上述幾類中的機構投資者。
提醒:B股公司的注冊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內,只不過投資者在境外或在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及中國臺灣。
3.H股
H股,即注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中國香港的外資股。香港的英文是Hong Kong,取其字首,所以在港上市外資股稱為H股。
4.N股
N股,即注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紐約的外資股。紐約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是N,所以在紐約上市的外資股中國N股。
5.S股
S股,即注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新加坡的外資股。新加坡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是S,所以在新加坡上市的外資股中國S股。
1.2.4 績優股、垃圾股、ST股和*ST股
按照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好壞,股票可以分為績優股、垃圾股、ST股和*ST股,如圖1.5所示。

圖1.5 按照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好壞來分類
1.績優股
績優股就是業績優良公司的股票。在中國股票市場中,每股稅后利潤在所有上市公司中排在前25%的股票,或公司上市后凈資產收益率連續三年超過10%的股票,屬于績優股。績優股具有較高的投資回報和投資價值,因而總是受到長期投資者和穩健型投資者的青睞。績優股又稱為“藍籌股”,因為在西方賭場中,藍色籌碼最值錢、紅色籌碼次之,白色籌碼再次之。
2.垃圾股
垃圾股是相對于績優股來說的,是指經營業績較差公司的股票。這類上市公司由于行業前景不好,或經營不善,每年盈利能力很低,甚至進入虧損行列,這類股票在市場上表現萎靡不振,交易不活躍。除非有重大的重組信息或基本面出現重大轉變,否則這類公司幾乎沒有投資價值。
3.ST股
根據1998年實施的股票上市規則,我國將對財務狀況或其他狀況出現異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由于“特別處理”的英文是“Special Treatment”,所以此類股票簡稱為ST股。
如果公司出現下面六種異常財務狀況之一,則其股票基本就要被扣上ST的帽子。
●審計結果顯示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的凈利潤為負值。
●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每股凈資產低于股票面值。
●注冊會計師對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告,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股東權益,扣除注冊會計師、有關部門不予確定的部分,低于注冊資本。
●最近一份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對上年度利潤進行調整,導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虧損。
●經交易所或中國證監會認定為財務狀況異常的。
提醒:由于ST股票漲跌幅度為5%,這從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莊家的炒作,但投資者要對ST股票區別對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ST股是由于經營性虧損,那么在短時間內難以扭虧為盈;如果ST股是由于特殊的原因造成虧損,如自然災害,或ST股有資產重組、優質資產注入等概念,則該股票往往有較大的潛力。
4.*ST股
如果說ST股是存在退市風險的股票,那么*ST股就是即將退市的股票,這類公司的經營狀況比ST公司還要差,該類股票報價日漲跌幅度限制為5%。
上市公司只要出現下面6種異常財務狀況之一,則其股票基本會被扣上*ST的帽子。
●最近兩年連續虧損,以最近兩年年度報告披露的當年經審計的凈利潤為依據。
●因財務會計報告存在重大會計差錯或虛假記載,公司主動改正或被證監會責令改正后,對以前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進行追溯調整時,導致最近兩年連續虧損。
●因財務會計報告存在重大會計差錯或虛假記載,被證監會責令改正,但未在規定期限內改正,且公司股票已停牌兩個月。
●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度報告或中期報告,且公司股票已停牌兩個月。
●公司可能被解散。
●法院受理關于公司破產的案件,公司可能被依法宣告破產。
股票按投資主體來分,可分為國有股、法人股、職工股和社會公眾股。
(1)國有股
國有股是指有權代表國家投資部門或機構以國有資產向公司投資形成的股份,包括以公司現有國有資產折算成的股份。由于我國大部分股份制企業都是由原國有大中型企業改制而來,因此,國有股在公司股權中占有較大的比重。
(2)法人股
法人股是指企業法人或具有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其依法可經營的資產向公司非上市流通股權部分投資所形成的股份。目前,在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中,法人股平均占20%左右。
(3)公司職工股
公司職工股是指本公司職工在公司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時按發行價格所認購的股份。按照《股票發行和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公司職工股的股本數額不得超過擬向社會公眾發行股本總額的10%。
(4)社會公眾股
社會公眾股是指我國境內的個人和機構,以其合法財產向公司可上市流通股權部分投資所形成的股份。
按照上市公司流通股份的大小,股票可以分為大盤股和小盤股。
(1)大盤股
大盤股就是流通盤數量巨大的股票,至于什么樣的數量稱為巨大,和當時的市場狀況有關。例如2000年以前,流通盤為5億股的股票,稱為大盤股,而到了2012年,10億~30億股的流通盤才屬于大盤股。
(2)小盤股
小盤股就是流通盤數量較小的股票,至于什么樣的數量稱為小,和當時的市場狀況有關。例如2000年以前,流通盤為2000股的股票,就稱為小盤股,而到了2012年,流通盤小于等于3億股的都屬于小盤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