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數收視測量的可能
從電視產業的發展歷程來看,大數據對產業發展最具成效、最直接的影響體現在全面顛覆了收視測量等方面。不斷擴大規模改變現狀是大數據的核心思想之所在,其中最大的特色即體現在其統計的依據并非隨機抽樣,而是全數據。眾所周知,抽樣分析存在諸多瓶頸性問題。其主要體現在信息流通不足、匱乏性等方面。隨機性的抽樣決定著此種統計的效度與信度,不適宜對子類別進行考核。換言之,無法滿足人類細分深層次的研究需要。扁平化的數據模式是隨機抽樣的數據來源。
基于大數據處理技術的全數據收視測量,給電視收視率調查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在此背景下,專業機構能夠收集并測量所有與特定變量有關的數據,樣本可以是總體。隨機抽樣調查收視率極有可能被海量樣本、全樣本收視調查取而代之,從而形成更為精準的數據,滿足電視產業發展的需要。
分析收視測量的發展歷程,總體上說主要經歷了如下四個階段:首先是電話調查;其次是日記卡固定樣組測量;再次是測量儀器記錄;最后是數字電視測量技術。由于前三代僅以抽樣調查作為測量的依據,所以很難獲得大量樣本。此外,前三種測量方法往往要求客戶高度配合,其存在較大的誤差。在數字電視背景下,頻道不斷增多,業界迫切希望可以精準地調查收視。雖然通過增加樣本數量能夠一定程度滿足第三代收視測量儀的上述需求,但是這必然會相應地增加成本。
第四代收視測量是基于大數據不斷發展起來的,其不再僅局限于以往的抽樣調查,而是通過升級電視機頂盒,能夠實現精準記錄觀眾使用增值業務、轉換頻道、開關機頂盒等相關操作。客觀上說,這些不僅有助于實現安全采集、傳輸數據,同時這也是實現全樣本測量的關鍵之所在。尼爾森公司作為全球收視率調查公司中的翹楚,該公司就引入了大數據挖掘技術,可有效提高測量收視率的樣本,能夠獲取前一天全樣本預測收視率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