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書工作手記2:怎樣寫出好公文
- 像玉的石頭
- 1142字
- 2019-08-23 10:19:50
五、兄弟,你寫的是文稿,不是文章
有位讀者咨詢石頭,讓石頭幫忙解答他內心一個困惑已久的問題。
什么問題呢?這位同志是單位的筆桿子,他們單位前段時間剛換了領導。之前,前領導非常喜歡他寫的稿子,幾乎文不加點、一字不改地使用,現在新領導來了,卻總是不滿意他寫的稿子,還經常把他寫的稿子改得面目全非。
他給石頭發過來一張照片,是一份匯報材料的第一段,被領導大段刪改,幾乎沒有留下幾個字。
這位筆桿子很不服氣,對領導改過之后的稿子嗤之以鼻,覺得自己之前寫的稿子很生動,用了很多比喻和類比。而領導改完之后,竟把生動的比喻都刪掉了,稿子“泯然眾人”,非常平庸。
他的困惑在于,領導這是什么文字水平?領導非要寫得這么寡淡無味嗎?
石頭仔細看了發過來的稿子,其實,領導改過之后的匯報材料更加莊重,更加符合匯報的語境。
但是石頭沒有從這個角度說,而是告訴這位同志,我們先不談誰寫得好這一點。他之所以陷入這種委屈的心理,關鍵是另外一個更加核心的問題沒有搞清楚:我們寫的是文稿,而不是文章。
文稿和文章有什么區別?
文章是給大家看的,給讀者看的,是要接受大眾檢驗的;文稿、材料是給組織看的,給領導看的,給上級看的,是接受領導檢驗的。
這是一個本質的區別。所以,文稿的標準并不是寫得好不好,而是領導滿不滿意,上級滿不滿意,符不符合工作的要求。
石頭工作之初,也沒有搞清楚這個區別、想清楚這個問題,也時不時為自己所謂的文稿水平沾沾自喜。
后來挫折多了,石頭悟出一個道理:能寫文稿,能寫材料,千萬不要把它當作一種真本事、真本領,它只是一種假本事。
真本事、真本領和假本事、假本領有什么區別?
真本事是放之四海皆準的,比如說醫生能做手術,那他在北京能做,在上海能做,在美國也能做。心臟的位置不會變,血管的位置不會變,會做就是會做。
假本事則不然,比如寫文稿,從宏觀講,它服從工作需要;從微觀講,它服從領導需要。
騰訊、阿里巴巴需要寫“提高認識、強化意識”的人嗎?當然不需要!
之前的領導需要生動,現在的領導需要平實,那么現在寫生動還有用嗎?當然沒有!
確實,寫文稿也需要技巧,也有水平高下之分。但千萬不要因為能寫點文稿就進入了恃才傲物的境界,這個技術不硬氣,離開了單位和工作的土壤,離開了領導的認同,就毫無用處。
就像你寫出來的匯報材料,縱然花團錦簇、排比連天,你想一下,不給領導看的話,放到網絡上、市場上去檢驗,有人關心嗎?有人會瞅一眼嗎?
洋洋數萬言,在領導之外、與工作無關的人眼里,他們或許并不關心。
石頭想強調的是,絕對不要因為能寫兩篇文稿就驕傲起來,拋開文字精進永無止境不談,文稿存在的價值,更多要靠領導和組織去評判。
它不是參天的樹,不過是匍匐在樹邊的草,領導喜歡的就是好文稿,領導不待見的就是爛文稿。
這是評判公文質量的第一標準,也幾乎是唯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