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行為心理學
- 張卉妍
- 681字
- 2019-08-28 16:04:21
手臂的信號
手臂的動作是態勢語或肢體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人在說話做事時,手臂的不同姿勢可以解釋和反映這個人性格方面的一些特征。
雙臂交叉挽在胸前是一種最常見的手臂姿勢,人們在公共場合排隊等候或交談時,常常會將自己的雙臂這樣放在胸前,做這一動作,通常可以窺視此人的心理狀態和對處境的態度,例如:堅持、拒絕、不愿介入或插手、防御、淡漠等。雙臂交叉挽在胸前象征著把手收起來,顯然是不愿改變或是不愿參與的態度,并且說明擺在面前的事情和主人此刻的處境聯系不大。
如果雙臂交叉后,雙手沒有自然地伏在手臂上,而是緊緊地抓著手臂,將自己環抱起來,則可以說明此人特別需要安慰和保護,希望有人能夠從精神和處境上幫助他、安撫他。這個姿勢顯現出一種無力的、軟弱的感覺,在醫院走廊里排隊等待診治的病人常常是這樣的,做這個動作時,通常可以判定主人的心情比較緊張、內心有些脆弱,行為也較為拘謹,科學上稱這種雙臂交叉的姿勢為自我擁抱式,就說明此刻,此人需要擁抱而不得,只能自己將自己緊緊抱住。
如果對方交叉雙臂后,雙手握緊拳頭藏于腋下,就表明他不僅在防御,而且對對方懷有一定的怨恨,因而帶有幾分明顯的敵意,即將與對方發生爭執,因此,這個姿勢帶有較強的攻擊意味。
手臂動作的差異也可以展現性別的差異。在手臂自然下垂的狀態下,男性與女性的姿勢是不同的,這與原始社會遺留的男女兩性分明的社會角色有關。由于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擔任重要角色,需要承擔撫育孩子、清掃等任務,因此,女性的手臂常常向外側張開。而男性通常從事較為繁重的體力勞動,如投擲、砍伐等,并且需要保護自己的戰利品,因此,男性的手臂傾向于往內側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