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企業的覺醒
- 王濤
- 1311字
- 2019-09-05 11:03:22
6.自私,推動人類進步
“不論是誰,如果他要與旁人做買賣,他首先就要這樣提議。請給予我想要的東西吧,同時,你也可以獲得你想要的東西,這句話是交易的通義。我們所需要的互相幫忙,大部分是依照這個方法取得的。我們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飲料,不是出于屠戶、釀酒家或烙面師的恩惠,而是出于他們自利的打算。”
這是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的一段話。這就是所謂的資本主義自私自利的含義。但是它蘊含著一個積極的、理性的、正義的甚至善的因素,即我自己必須先給予別人他們想要的東西,我才能得到我想要的東西。這個源自自私的原則促進了人人必須努力做好自己的東西。
這也是市場競爭的基本含義。品牌、質量管理、創新、效率(低價)、服務、公司治理、企業文化等,在競爭者們互相的刺激、壓力下,不斷地提高、進步,走向卓越。直至企業互相競爭著誰更慈善、誰更正義、誰更有社會責任感。
人類的這種自私,確實是在推動著人類的進步,推動著人類走向文明。
而我們呢?恐怕是在膚淺的道德說教下,在幼稚、脆弱的心靈境界下,不情愿承認人的自私性。我們閉目不看自己的自私性,卻時刻做著自私的事,讓我們錯失了一個最寶貴的促進人類進步和文明的機會。也就是說,越是不承認自私,越是在觀念上對抗自私,就越會走向自私和黑暗(極端的損人利己式的自私)。
雖然我們有了市場和企業,但是我們骨子里卻還停留在動物性的自私階段。這其實還是搶奪式的叢林法則,而不是奉行市場的力量。我只要我想要的東西,卻不想給你你想要的東西(你想要的東西我也要)。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因此,盛行假冒偽劣、不擇手段、污染環境、血汗工廠、食品安全等問題,就不足為怪了。
比如,在思考產品定價時,出發點是自己的利潤,還是給消費者提供的價值?以產品的價值定價,意味著企業非常清楚自己的產品給人們提供了多少功效(包括一切消費者需要的元素),清楚這個功效在市場上(有競爭者的對比)值多少錢,那么就應該以此定價。
這是合理的、公平的、誠實的、善良的、正義的定價。從成本定價法到價值定價法,這本就是人類走向進步和文明的表現。雖然這是由人類的自私心、自利的打算下推動的。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員工努力工作不是為了企業利益,而是為了自己,自己的生活、自己家人的幸福。就如老板做企業也是為了自己生活的幸福。這本來就是一個事實。因此,忽悠員工為企業利益而工作是不道德的。也就是說,我努力工作是為了讓我的生活更幸福,而不是為了讓老板的生活更幸福。
這本是人世間、人心里顯而易見的事實。但是無知的、幼稚的心智,使我們陷入黑暗的生活里。
我們活在一種詭異的生活里。所以老板們、管理者們利用這個不好意思唱著高調謀私利,員工們把工作向著破壞性上去做。雖然我們做不到讓公司和工作比自己重要,做不到讓消費者比自己重要,做不到讓同事比自己重要,但是我們可以從不顧別人、通過榨取和壓迫別人而獲得私利的生存模式里走出來,轉向一種新的模式:我通過滿足別人更好地獲得私利。
通過為公司做出貢獻、工作做得出色而得到升職、加薪、上級的稱贊,通過真誠地協助同事的工作而讓自己的工作更順利,通過讓消費者滿意的一次售后服務而贏得銷量(顧客更多次的購買)。
這是更善、更智慧、更文明的一種生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