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什么是集成供應鏈

第一節 什么是供應鏈

在企業管理史上,供應鏈這一概念出現比較晚,其發源大概由宏觀與微觀兩個層次觸發,后上下相趨,交融而成。宏觀層面發端于從產業視角去看形成逐次供應關系的多個企業形成的鏈條,側重觀察和分析產業價值鏈構成、具體企業價值鏈構成,關注點在產業成熟度、企業競爭戰略,也是設計企業商業模式的重要依據。微觀層面則是由企業內部生產概念擴展延伸而來,關注直接圍繞產品交付而彼此連接的各個功能部門之間的協作關系。這兩個層面的供應鏈內涵既有區別,也不可分割,只是側重有所不同。前者為后者提供運營環境、運營方向、運營原則,而后者則是前者的構建設想得以實現、效率得以提升的職能基礎和驅動源泉,也是前者的落腳點。

不管從宏觀視角看,還是從微觀視角看,供應鏈概念的產生都是以專業化分工為基礎的。工業時代的發展史,從某個視角看,也是專業分工、社會分工發展逐步精細化的過程。宏觀意義上的供應鏈基于產業層面不同企業的社會分工而產生,微觀意義上的供應鏈基于企業內部不同專業的功能分工而產生。

在工業化時代的前期,具有標桿意義的大型企業往往采用“縱向一體化”模式,也就是企業除了生產終端產品,還把制造終端產品需要的部件、材料,一層一層都由自己的企業生產。最典型的例子是早年的福特汽車,它擁有礦山、煤田、電廠,有冶金廠、玻璃廠、橡膠廠等,造一輛車所需物件基本都是自己生產的。但是“縱向一體化”模式是反分工專業化模式的,經營太分散,也保障不了每個環節的專業化水平,雖然一條鏈上的利潤都留在企業內部了,可全鏈條的經營風險同樣也都由企業自己承擔了。更重要的是,轉身慢、靈活性差,比如福特要換一個車型,需要一年的準備期。當時斯隆帶領的通用汽車,就是瞄準福特這個弱點,實施持續創新和“橫向一體化”模式,而迅速超越了福特汽車?!皺M向一體化”模式,就是企業只生產最終成品和少數關鍵部件,大部分零部件向市場上的專業生產商采購。在“橫向一體化”逐步為越來越多的大企業采用后,宏觀意義上的供應鏈也就應運而生,如何構建自己的供應鏈才能確保供應,才能獲得成本優勢、質量優勢,選擇什么樣的供應商伙伴,如何確保供應商與自己業務的協同等問題自然擺在了眼前,這就是供應鏈要解決的問題。

微觀意義上供應鏈概念的產生,一方面受宏觀供應鏈概念的影響;另一方面同企業內部分工專業化有著緊密的聯系,而關鍵促生誘因則是“3C”(Customer:指消費需求不斷變化;Competition:指競爭加劇;Change:指技術、經濟、社會、政治環境變化)。

如果說蒸汽機和電的發明奠定了工業革命的硬件基礎,那么亞當·斯密分工理論的提出和應用,則是奠定了工業革命的軟件基礎。分工理論極大地促進了企業的生產效能,后來分工理論經過泰勒、福特、斯隆等關鍵歷史人物的推進,進一步發展為專業分工理論、社會分工理論??梢哉f工業時代企業管理實踐與理論的發展,一定意義上就是分工專業化持續擴充、持續深化、持續精細化的過程,其重點在專業方法與工具的發展與創新。一直到現在,我們依然可以從一個具體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看到這個影子,比如一個初創的小型企業,開始分工是粗線條的,就是銷售部、財務部、技術部、生產部而已,后來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生產部就會逐步裂化,分離出更專業的工程部門、質量部門、計劃部門、設備部門、采購部門、倉儲部門等。

基于“3C”變化對企業經營管理的沖擊,我定義了兩個概念:慢節律時代和快節律時代。慢節律時代企業生產的關鍵特征是大批量少品種、產品構造相對簡單、產品生命周期較長、產品標準化程度高、毛利潤相對較高??旃澛蓵r代則與之相反,企業生產的關鍵特征是小批量多品種、產品構造復雜、產品生命周期較短、產品定制化多、毛利潤較低。幾乎所有行業大的發展趨勢是從慢節律時代走向快節律時代,但這個變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逐步演進的過程,并且不同行業的演進進程也是不同的。

在慢節律時代,供需關系低頻變化,相對穩定,這時候產品供應的關鍵就在于生產功能。生產功能強大,一定意義上就意味著供應可以滿足,質量、計劃、工程工藝、采購、倉儲等功能相對于生產功能,都處于附屬性位置。這種情況下有供應鏈之實,但無供應鏈之名,生產就是供應鏈的代名詞。從組織關系上,生產、質量、計劃、工程工藝、設備、采購、倉儲等部門之間是分離的平行關系,它們之間的關系與同銷售、研發、財務等部門的關系并沒有太大區別。

快節律時代逐步來臨后,供需關系高頻動態變化,企業面臨的情況是客戶需求差異性大、產品多、變更多、異常多,為了滿足對客戶的交付,對與交付相關的各功能部門之間的協同要求大幅度提高,過去那種核心關注生產環節、各功能部門主要關注自身的專業技能提升、各功能部門通過簡單接口進行協作的模式不再能滿足。于是圍繞交付這個核心任務,就必須重新審視傳統生產運作模式,要把生產、質量、計劃、工程工藝、設備、采購、倉儲等功能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自上而下的運作設計,除了各自的專業性提高,各專業功能之間的協作、協同變得更重要起來;組織關系上,也需要有一個統一的組織對最終交付負責,于是微觀意義上的供應鏈概念產生了,并且迅速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接受,很多企業也開始設立作為公司一級部門的供應鏈部門。在國內,十多年前使用供應鏈概念的企業并不多,而今天大部分企業都在使用供應鏈概念,并且紛紛設置了供應鏈部門。雖然設置了供應鏈部門并不代表著企業實質性供應鏈運作真有了大改善(事實上,多數企業的供應鏈部門空有虛名,尚未把供應鏈運作為一個真正的整體),但至少代表了企業管理意識上的進步。

微觀意義上的供應鏈和宏觀意義上的供應鏈在實際運作中是一體的,企業內部的供應鏈部門也應該承擔著運作宏觀意義上供應鏈的大部分職能,比如平衡好供需關系必須要著眼于宏觀供應鏈格局才能做好,比如采購部門除了管理供應商,還要管理供應商的供應商。

供應鏈概念雖然發端于制造業,但其實也適用于商業、工程、服務等行業,有交付的地方就有供應鏈。反過來看,一個企業的供應鏈其實就是這個企業的交付體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喜德县| 涟水县| 城固县| 丰台区| 桐城市| 营山县| 汉川市| 班戈县| 天津市| 鞍山市| 祁门县| 云梦县| 璧山县| 杭锦后旗| 禄丰县| 津南区| 万山特区| 镇原县| 武乡县| 漠河县| 巴彦县| 土默特右旗| 祁门县| 屏山县| 洛川县| 永靖县| 马山县| 泉州市| 鄱阳县| 北票市| 岐山县| 浦东新区| 陇南市| 伊春市| 长沙县| 舟曲县| 西丰县| 醴陵市| 丰县| 岗巴县| 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