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正常影像學表現

一、正常表現

1.正常×線表現

氣管在平片上可以顯示,表現為柱狀低密度區域;其位于上縱隔中部,由于其左側有主動脈,因此可輕度右偏;氣管分叉部略偏右側,其下壁形成隆嵴。斷層攝影,尤其是數字斷層攝影(DTS)能夠更加清晰和直觀地顯示管腔內部有無狹窄及占位。

2.正常CT表現

氣管管腔內空氣呈明顯低密度,管壁為等密度,氣管在短軸斷面表現為環狀影,在長軸斷面管壁呈兩條平行線狀影。

氣管分為頸段氣管及胸段氣管兩部分。頸段氣管CT上呈馬蹄形、橢圓形或圓形。約50%正常人后方的氣管膜部輕度突入到氣柱內,勿誤認為是腫物。頸段氣管下方緊貼的甲狀腺密度高于鄰近的肌肉組織,尤其是強化掃描時,密度更高。胸段氣管在CT上基本位于中線位置,常呈圓形或輕度卵圓形,但亦可呈馬蹄形甚或倒梨狀,兒童呈圓形。由于氣管前方及兩側通常有較低密度的縱隔脂肪包繞,在縱隔窗上氣管與周圍大血管結構分界多較清楚,但后壁為纖維膜,多呈均勻的線狀影,與椎前軟組織無法區分。氣管壁的軟骨40歲以后可發生鈣化,表現為不連續的高密度影。在肺窗上,氣管壁與周圍結構難于區分,僅顯示低密度的氣管腔。在上腔靜脈起始至奇靜脈弓層面,氣管的右側后壁通常與右上肺相鄰,此處氣管壁厚度如超過4mm,要注意有無氣管壁或氣管旁病變存在。

3.正常MRI表現

氣管腔內為氣體,其質子稀少,因而不產生MRI信號。氣管管壁由軟骨、平滑肌纖維和結締組織構成,且較薄,通常在MRI圖像上不易分辨,管腔由于周圍脂肪的高信號所襯托而勾畫出其大小和走行,氣管的右側壁及右主支氣管與肺相鄰的部位有時可見管壁呈中等強度信號。由于胸段氣管自上而下的走行過程中向后傾斜,因此只有平行于氣管長軸的傾斜冠狀面或矢狀面檢查才能顯示氣管的全程。

二、氣管正常值

氣管全長10~12cm。在正常的成年男性中,氣管的橫徑為1.3~2.5cm,前后徑為1.3~2.7cm;在正常的成年女性中,氣管的橫徑為1.0~2.1cm,前后徑為1.0~2.3cm。左、右主支氣管的分叉角約為90°。右主支氣管較直而短粗,與氣管中線成30°角,長約2.5cm,內徑1.5~2.3cm;左主支氣管稍細長,與中線成50°~60°角,長約5cm,內徑1~1.5cm。氣管的前壁和兩側壁用來保持呼吸道的通暢的馬蹄形軟骨寬3~4mm,厚1~1.5mm。氣管分為頸段或胸外段氣管及胸內段氣管兩部分。頸段氣管全長2~4cm,胸內段氣管全長6~9cm。

三、有價值的解剖標志

氣管隆嵴:

左右兩側主支氣管交角處的氣管環呈三角形突起,組成氣管分叉,其內形成一邊緣光滑銳利的矢狀嵴突稱氣管隆嵴,為支氣管鏡檢查的重要標志。氣管分叉相當于第4胸椎下緣水平,胸骨角和第二肋軟骨為其體表標志。該平面也為心房上緣和上下縱隔交界水平。

四、注意事項

1.掃描范圍自環狀軟骨至氣管隆嵴。

2.由于常規吸氣相變為呼氣相后,胸內氣管的橫斷面積相應減小23%左右,故氣管的掃描常規是仰臥位吸氣末屏氣掃描,以便氣管能最大程度的擴張。

(葉兆祥 李潔蘭 高劍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泉市| 横山县| 秭归县| 西畴县| 延津县| 黑河市| 马关县| 凤山市| 长寿区| 白河县| 太仓市| 青阳县| 诸暨市| 宜昌市| 琼海市| 库车县| 清水河县| 双桥区| 城市| 富源县| 清涧县| 永胜县| 阿合奇县| 大安市| 凤阳县| 崇明县| 高平市| 峨山| 大方县| 蓬莱市| 耿马| 南澳县| 云和县| 环江| 惠州市| 孙吴县| 洛浦县| 电白县| 兴隆县| 绵竹市| 平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