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部疾病影像診斷流程
- 高波 王青 呂翠主編
- 3022字
- 2019-08-09 14:01:00
第四節 基于臨床的鑒別診斷:急性右下腹痛
一、前 言
右下腹痛的病因較多,可來源于闌尾、盲升結腸、回腸、生殖系統或泌尿系統,診斷可以從常見的疾病列表開始。目前常用的右下腹痛影像學檢查方法包括:超聲、CT及MRI檢查。超聲是兒童右下腹痛以及成人疑似婦科來源的疼痛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方法,但由于成人體型較大,需要鑒別的右下腹病變較多,故對于成人非婦科來源的右下腹痛主要選擇CT檢查。近年來,隨著MRI快速成像序列的應用以及MRI高軟組織分辨率的優勢,MRI已成為下腹部檢查的重要手段。
二、相關疾病分類
常見的能引起右下腹痛的病因有:闌尾炎、克羅恩病、盆腔炎性病變、腎盂腎炎、尿石癥、腸系膜淋巴結炎;不常見的病因包括:憩室炎、腸脂垂炎、網膜梗死、膽囊炎、假膜性結腸炎、婦科及產科相關疾病(子宮平滑肌瘤、出血性卵巢囊腫、卵巢扭轉、子宮內膜異位癥、異位妊娠破裂)、腸缺血、感染性結腸炎、結腸癌及急性胰腺炎;相對罕見的病因還包括:腸套疊、梅克爾憩室炎、盲腸炎及闌尾黏液囊腫。可見引起右下腹痛的疾病主要是炎性病變,其次是占位性病變,具體分類如下(表6-4-1)。
表6-4-1 右下腹痛病因分類

三、影像診斷流程
由于急性右下腹痛病變起源部位的不同,右下腹痛的診斷思路按部位可分為回盲部來源、生殖系統來源、泌尿系統及其他來源,其中以回盲部來源最為常見,其他部位來源病變包括膽囊炎、急性胰腺炎、腸系膜淋巴結炎、網膜梗死及腹股溝疝等。另外,由于性別和年齡的差異,不同人群的常見病因也各不相同。對青年男性而言,右下腹痛主要以闌尾炎、腸系膜淋巴結炎、腸脂垂炎、網膜梗死、急性胰腺炎和克羅恩病多見;年輕女性要同時考慮產科或婦科病因;老年患者最常見的右下腹痛病因主要是惡性腫瘤和腸缺血。總之,對于不同人群的急性右下腹痛應仔細分析受累部位的影像學特點,從而提高右下腹痛病變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圖6-4-1)。

圖6-4-1 急性右下腹痛病變鑒別診斷流程
四、相關疾病影像學表現
1.急性闌尾炎(acute appendicitis)
是最常見的急性右下腹痛病因。闌尾平均長約10cm,也可長達20cm。闌尾尖端位置雖然可變,但闌尾起源較為固定,通常起源于盲腸內側壁回盲瓣同側下約3cm處。尋找闌尾是確定有無闌尾炎的前提。急性闌尾炎的臨床癥狀主要是厭食、發熱及白細胞增多。主要的影像學表現為闌尾壁增厚,腔內積液,闌尾周圍脂肪渾濁。另外,毗鄰闌尾的包裹性積液、局部氣體積聚或游離糞石常提示闌尾穿孔(圖6-4-2)。
2.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
主要癥狀表現為腹瀉,也可與急性闌尾炎類似。克羅恩病的影像學表現多樣,在右下腹的典型CT表現為大或小范圍的遠端回腸增厚、系膜血管增粗呈“梳子征”、鄰近系膜脂肪增生渾濁,右下腹可見簇狀腫大淋巴結(圖6-4-3)。通過追蹤增厚腸壁可以鑒別克羅恩病與闌尾炎,若是匯人盲腸的盲端腸管,則診斷為闌尾炎;若增厚腸祥與小腸連續并匯合到回盲瓣,則可能為克羅恩病。

圖6-4-2 急性闌尾炎
A~D.MRI平掃示闌尾周圍脂肪渾濁,鄰近見數個大小不等的游離糞石呈低信號,提示闌尾炎穿孔

圖6-4-3 克羅恩病
CT重建圖像示克羅恩病患者右下腹末端回腸增厚,其系膜血管增粗呈“梳子征”
3.梅克爾憩室炎(Meckel diverticulitis)
梅克爾憩室是一種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發生率為1%~3%,男女比例約為3∶1,絕大多數終生無癥狀。梅克爾憩室的盲端性結構可起于末端回腸,起自腸管系膜對側。梅克爾憩室炎癥狀和影像學表現均與闌尾炎類似,憩室大小往往比正常闌尾大,而闌尾正常(圖6-4-4)。
4.網膜梗死(omentum infarction)
原發性網膜梗死常是血供障礙所致的出血性梗死,好發于右下部網膜。繼發性網膜梗死可能會發生在網膜手術創傷或炎癥之后,好發于手術部位附件。癥狀與急性闌尾炎或膽囊炎類似。影像學表現多樣,典型表現為脂肪密度/信號、體積較大(一般直徑大于5cm)、具有包膜的腫塊,相鄰升結腸周圍可見軟組織條索。早期或較輕的網膜梗死可表現為結腸前方脂肪層的渾濁,密度增高(圖6-4-5)。

圖6-4-4 梅克爾憩室
消化道鋇餐檢查示末端回腸外突的囊袋狀影,其內充盈鋇劑,憩室體積較大

圖6-4-5 網膜梗死
腹部CT增強檢查示右下腹升結腸旁脂肪間隙渾濁,呈團狀密度不均增高
5.急性腎盂腎炎(acute pyelonephritis)
右側急性腎盂腎炎也可以表現為類似急性闌尾炎所致的右下腹痛癥狀。急性腎盂腎炎可在增強CT或MRI平掃上表現為腎實質內多個楔形和條紋狀低密度或稍長T 1、稍長T 2信號,伴有腎臟局灶性或彌漫性增大,腎周脂肪可渾濁(圖6-4-6)。
6.盆腔炎性病變(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是青年女性右下腹痛的第二位原因,癥狀為宮頸舉痛,影像學表現可為輸卵管擴張積水伴鄰近炎癥滲液,另見正常闌尾;但若輸卵管卵巢膿腫與闌尾毗鄰,可導致闌尾漿膜水腫和管壁增厚,與急性闌尾炎的鑒別點在于判斷炎癥中心位于附件區還是闌尾區。
7.卵巢扭轉(ovarian torsion)
是指卵巢蒂發生扭轉導致血管受損,臨床癥狀主要為附件區壓痛。影像學表現為卵巢囊性、實性或混合性腫塊,體積增大(4~10cm),位置異常,通常可見低密度結構,附件鄰近脂肪渾濁。
8.出血性卵巢囊腫(hemorrhagic ovarian cyst)
是最常見的引起右下腹疼痛而酷似急性闌尾炎的婦產科疾病之一。出血性卵巢囊腫的CT表現為邊界清楚的高密度囊腫。卵巢囊腫破裂可產生盆腔游離液體和(或)脂肪密度增高,影像學表現類似急性闌尾炎,但其病變的炎癥中心位于附件區而非闌尾區。

圖6-4-6 右側急性腎盂腎炎
A~C.腹部MRI檢查示右腎腫大,實質內可見斑片狀稍長T 1、稍長T 2信號,DWI呈高信號
9.異位妊娠破裂(ectopic pregnancy rupture)
是孕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異位妊娠發生破裂在CT上可見附件區腫塊并腹腔積血。血液可以滲人闌尾周圍脂肪,導致闌尾模糊,但腹腔積血仍以附件為中心,同時結合血清β-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的實驗室檢查結果和臨床病史有助于正確的診斷。
五、研究進展及存在問題
右下腹疼痛是急診最常見的臨床表現之一。引起臨床急性右下腹痛的病因眾多,其中最常見的疾病是急性闌尾炎。有些疾病也可表現為右下腹疼痛而與急性闌尾炎相混淆,找到正常的闌尾是與闌尾炎鑒別的關鏈。多排螺旋CT的層厚薄,且MPR技術可在成像容積內顯示闌尾的全程,根據闌尾增粗,闌尾壁明顯均一強化的表現,MDCT診斷闌尾炎的準確率可達到98%。故MDCT作為評估和鑒別右下腹痛病因的有效地非侵人性檢查方法,能為臨床醫生準確地判斷病變提供幫助。近年來,隨著MRI快速成像序列、消除偽影序列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MRI可使圖像具有很好的組織分辨率和空間分辨率,MRI對腸道結構復雜的回盲部及泌尿生殖系統器官等部位的檢查具有一定優勢,通過觀察病變局部黏膜、黏膜下的病變及與鄰近組織的關系,了解遠隔臟器、淋巴結有無轉移,可對右下腹痛做出較準確地定性診斷。
(曲林濤 呂翠 高波)
參考文獻
1.Chen HS,Sheen-Chen SM.Obstruction and perforation in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an analysis of prognosis and current trends.Surgery.2000,127(4):370-376.
2.Firetto MC,Lemos AA,Marini A,et al.Acute bowel ischemia:analysis of diagnostic error by overlooked findings at MDCT angiography.Emerg Radiol,2013,20(2):139-147.
3.Horton KM,Corl FM,Fishman EK.CT evaluation of the colon:inflammatory disease.Radiographics,2000,20(2):399-418.
4.Katz DS,Lane MJ,Ross BA,et al.Diverticulitis of the right colon revisited.AJR Am JRoentgenol,1998,171(1):151-156.
5.Moschetta M,Telegrafo M,Rella L,et al.Multi-detector CT features of acute intestinal ischemia and their prognostic correlations.World JRadiol,2014,28;6(5):130-138.
6.Pickhardt PJ,Levy AD,Rohrmann CA Jr,et al.Primary neoplasms of the appendixmanifesting as acute appendicitis:CT findings with pathologic comparison.Radiology,2002,224(3):775-781.
7.Thoeni RF,Cello JP.CT imaging of colitis.Radiology,2006,240(3):623-638.
8.Tsai HL,Hsieh JS,Yu FJ,et al.Perforated colonic cancer presenting as intra-abdominal abscess.Int JColorectal Dis,2007,22(1):15-19.
9.劉偉,余永強,孟翔凌,等.小腸雙向雙對比造影對成人Meckel憩室的診斷價值.放射學實踐,2014,29(1):73-76.
10.張明波,陸志華.多排螺旋CT鑒別急性右下腹痛病因的臨床價值.江蘇醫藥,2013,39(19),2302-2304,前插1.
11.趙金坤,白人駒.腹部脂肪壞死的臨床和CT表現.國際醫學放射學雜志,2013,36(6):538-540.
12.朱斌,席時富,李茗,等.急性闌尾炎MRI診斷的臨床意義.臨床放射學雜志,2009,28(12):1705-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