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醫案類聚(下冊)
  • 盛增秀 陳勇毅 竹劍平 王英主編
  • 3296字
  • 2019-08-09 14:17:39

金刃傷案

正體類要
大尹劉國信,金瘡出血,發熱煩躁。屬陰虛為患,用圣愈湯治之,虛火息而血歸經矣。
梁閣老侄,金瘡腫痛,出血不止,寒熱口干。此氣虛血無所附,而血不歸經也。用補中益氣、五味、麥門主之,陽氣復而愈。(墜跌金傷治驗)
舉人余時正,金瘡焮痛,出血不止,惡寒發熱。用敗毒等藥愈甚,亡血過多,氣無所附而然耳。遂以黃柏、知母、軟柴胡、元參、五味、麥門治之即愈。(墜跌金傷治驗)
名醫類案
崔給事,頃在澤潞與李抱真作判官。李相方以毬杖按球子,其軍將以杖相格,乘勢不能止,因傷李相,拇指并爪甲擘裂,遽索金瘡藥裹之,強坐,頻索酒飲,至數杯,已過量而面色愈青,忍痛不止。有軍吏言;取蔥新折者,便入溏灰火煨熟,剝皮擘開,其中有涕,取罨損處,仍多煨取,續續易熱者。凡三易之,面色卻赤,斯須云已不痛。凡易十數度,用熱蔥并涕裹纏,遂畢席笑語。 《本事方》(攧撲損傷)
予因鑿銀,損破小指,腫大灌膿,亦以前膏貼上,痛止腫消,不復有膿,三日一換,三換而愈。(攧撲損傷)
建昌士人黃襲,字昭度。云有鄉人為賈,泊舟潯陽,月下仿佛見二人對語,曰:昨夕金山修供甚盛,吾往赴之,飲食皆血腥不可近。吾怒庖人不謹,漬其手鼎中,皆已潰爛矣。其一曰:彼固有罪,子責之亦太過。曰:吾比悔之,顧無所及。其一曰:是不難治,但搗生大黃,以米醋調,敷瘡上,非惟止痛,又且滅瘢。茲方甚良,第無由使聞之耳。賈人適欲之金山,聞其語,意冥冥之中假手以告,遂造寺中,詢之,乃是夜有設水陸者,庖人揮刀誤傷指,血落食中,恍惚之際,若有人掣其手入鑊中,痛楚徹骨。賈人依神言療之,二日愈。 《夷堅志》(湯火金瘡)
斂金瘡口,止疼痛,用劉寄奴一味為末,糝金瘡口里。宋高祖劉裕微時伐狄,見大蛇長數丈,射之,傷。明日復至,聞杵臼聲,往覘 之,見青衣童子數人,于榛中搗藥。問其故,答曰:我王為劉寄奴所射,合藥敷之。帝曰:神何不殺?答曰:寄奴,王者不死,不可殺。帝叱之,皆散,收藥而返。每遇金瘡,敷之,良驗。寄奴,高祖小字也,此藥因名劉寄奴。 《本事方》劉寄奴為末,先以糯米漿雞翅掃傷著處,后糝藥末在上,并不痛,亦無痕。大凡湯著,急以鹽末糝之,護肉不壞,然后用藥敷之,至妙。 《本事方》
① 覘(chān摻):看?!蹲髠鳌こ晒吣辍罚骸肮挂椫?。
周崇班,緣捕???,被提刀所傷,血出不止,筋如斷,骨如折。用花蕊石散掩之,血不止,痛不定。有軍人李高言:某在軍中,被人中傷欲死,見統領,與藥一帖,名紫金散,掩之,血止痛定,明日瘡靨如鐵,遂安,又無瘢痕。后告統領求此方,只用紫藤香,瓷瓦鐮刮下,石碾碾細,敷之,活人甚眾。紫藤香,即降真香之最佳者。 《名醫錄》
溫州有匠人造屋,失足墜地,地上有鏟頭豎柱旁,腳痃被傷,血如涌出,倉卒無藥。有僧道光于門扇上撮得塳塵,掩定,血止痛定,兩日便靨堅。古人用門桯塵者即此也。(湯火金瘡)
一少年遇盜,被其叉中肩胛間,一股中臂,一股脅上。外科敷貼,即痂。但患人晝夜發熱,坐喘不能偃息 ,瘡口痛極,其瘡痕如棋子大,常如牛鼻,濕潤無竅。因用大南星一味為末,名曰壽星散,糝之,則膿血迸然而出,微微咳聲,即便迸出,色如丹粉,與血片相雜。即用布袋盛米一石,枕其腰膝,顛倒于床,已可倒頭矣。如是一日,次出白膿,又其次出濃黃水,數日其喘即平。遺熱不已,遂服小柴胡湯,數日乃瘥。此因被透內,血倒流入膜外,一至于斯也。
② 偃(yǎn掩)息:休養,歇息。
江應宿在浙,見人相打毆,破頭流血。金瘡藥敷之,不止。一道人見之,急取稻稈為末,撲上即止,包定,不半月愈。
猶子 子億,用銀剪誤夾斷無名指,皮連骨折。予曾口授方進士七厘散,急進一服,痛定,敷以花蕊石散,兼旬平復如初。七厘散:取土鱉,新瓦上煅存性,為末,秤七厘,生酒服,以醉為度。(湯火金瘡)
③ 猶子:侄子或侄女。
舊德堂醫案
周浦顧公鼎,暮夜遭劫,左半身自頭至足計傷三十七刀,流血幾干,筋骨斷折,百日以來,濃血淋瀝,肉腐皮黑,痛苦不堪,不能轉側。??凭阌米剃庰B血、止痛生肌,反凝滯胃口,妨礙賁門,致飲食厭惡,瘡口開張,乞予救療。左寸關部位刀傷瀝瀝,膿水迸流,大都虛微不堪尋按耳。蓋虛為陰傷,微為陽弱,陰陽失職,榮衛空虛,氣血衰殘,肌肉潰爛?!鹅`樞》云:衛氣者,所以溫分肉而充皮毛,肥腠理而司開闔。故瘡口不收,皆由衛氣散失不能收斂耳。即有流膿宿血,內藏其穴,能使陽和生動,火氣周流,自然膿收瘡斂,長肉生肌,旬月之間可許步履如初。觀者咸駭予言為迂,為此危重,不過茍延時日,安得無恙。如果回春,則先生非李,乃呂先生也。遂力擔承,用養營湯大劑服二十帖,瘡口盡斂,飲食亦進,至百帖即能起坐。復用藥酒及還少丹出入加減,四五月后可以倚杖行步,越明年便能卻杖,迄今榮壯勝常,此亦偶然不可多得。
續名醫類案
一吏部無子,妻極妒,妾方坐蓐,乃盤腸生。妻暗用細針刺于腸上,妾覺后腸時有刺痛難忍。穩婆私告于妾,妾與吏部言之。諸醫束手。一全真曰:我能治之。用磁石一大塊,從痛處引之至于臍,針從臍出,妾竟無恙。黃蟄南公談。 (《續金陵瑣事》)(卷二十一·鯁刺)
《蜀志》:關云長,常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瘡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入骨,當破臂刮骨去毒乃除。云長便伸臂令劈,時方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于盤器,而割炙飲酒,言笑自若。隋末,高開道被箭鏃入骨,命一工拔之不得。開道問之,云畏王痛,開道斬之。更命一醫,云:我能拔之。以一小斧當刺下瘡際,用小棒打入骨一寸,以鉗拔之,開道飲啖自若,賜醫工絹三百匹。 (《槎庵小乘》)(卷三十六·金瘡)
夏侯鄆為閬州,有人額上有箭痕,問之。云:從馬侍中征田悅中箭,侍中與一藥,乃用巴豆微炒,同蜣蜋搗涂,斯須,痛定微癢,待極癢不可忍,乃撼動拔之,拔之立出。后以生肌藥敷之乃愈。因以方付鄆云:凡諸瘡皆可療。后鄆至洪州,逆旅主人妻,患瘡呻吟,用此立愈。 (《本草綱目》)(卷三十六·金瘡)
昔有人肩胛中瘡,血如涌出,醫用原蠶沙,為細末敷之,血立止。一云用真降香,煅存性,為末貼之,尤效。 (《吹劍續醫續錄記》)(卷三十六·金瘡)
布智爾從太祖征回回,身中數矢,血流滿體,悶仆幾絕。太祖命取一牛,剖其腹,納之牛腹中,浸熱血中,移時遂蘇。又李庭從巴延攻郢州,炮傷左脅,矢貫于胸,幾絕。巴延命剖水牛腹,納其中,良久而蘇。何孟春云:予在職方間,各邊將無知此術者,非讀《元史》弗知也。故書于此,以備緩急。 (《本草綱目》)(卷三十六·金瘡)
杭州赤山之陰,日宵箕泉。黃大癡所嘗結廬處,其徒弟沈生,狎近側一女道姑,同門有欲白之于師,沈懼,引廚刀自割勢,幾死。眾救得活,而瘡口流血,經月余不合,偶問諸閹奴,教以毀所割勢,搗粉酒服。如其言,不數日而瘥。
閩萬夫長陳君,臨陣為刀砟 其面,瘡已愈,而痏與鼻不能合,甚惡,時時仰泣曰:吾面無完膚,生何以見妻子,死何以見父母乎?乃拜項彥章求治,項命壯士按其面,膚肉盡熱腐,施之以法,即面赤如頳盤。左右賀曰:復故也。 (《九靈山房集》)(卷三十六·金瘡)
① 砟(zá砸):同“砸”。
過氏醫案
庚子秋,余委署於潛縣事,蒞任時值后渚橋初辦鄉團無人督率, (后余移請守營陳君連叔管理。)有臺州人,路經是處,疑為匪類,兩相爭斗,臺人身受重傷,抬來請驗,驗得兩腿各揠 去肉如拳大,腎囊下刀傷兩寸許,幸未傷及腎子。當敷以傷科十寶丹。越兩日,遣人往視。回云:傷者面色灰白,口渴身熱,二便不通,飲食不進,傷處常流稠水,臭穢難聞,醫云惡象皆見,危在旦夕,不可治矣。余曰:非不可治也,口渴身熱者,血將盡也;時流臭水者,二便不通故也。切忌飲水,飲水即死。若用大劑補其氣血,兼用止血生肌之品則惡血不致攻心,內火不致燒胃,傷雖重險,尚可挽回,遂用:
② 揠(yà訝):拔。
生地 當歸 元參 麥冬 各三兩 生甘草 乳香 去油 沒藥 去油 劉寄奴 各三錢 地榆 一兩 續斷 白術 各五錢 三七 五錢,研末,沖服 花蕊石 二錢 黨參 三錢,人參更佳
服一劑而渴止熱除,兩劑而二便通,穢臭頓減,四劑則飲食大進,瘡口漸收,后將各味減半,再服數劑,惟傷處筋團結不便屈伸。余令其用木杓時輕敲之, (此法出于古方。)未幾筋漸舒,行走如故矣。
此方凡有刀傷,無論重輕,皆可療治,屢試屢效。用藥之多寡,視傷之輕重而施之可耳。傷重者分量不可減。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莲花县| 海原县| 台安县| 库伦旗| 裕民县| 盐源县| 威信县| 陇南市| 江油市| 浏阳市| 瓦房店市| 双城市| 广元市| 营口市| 天镇县| 新龙县| 大化| 同仁县| 宣汉县| 鹤峰县| 拉孜县| 酒泉市| 天气| 盖州市| 云霄县| 铜陵市| 台前县| 郴州市| 廉江市| 永定县| 霍州市| 通化县| 定边县| 辽宁省| 建昌县| 奎屯市| 珲春市| 报价| 莱芜市| 丰都县| 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