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案類聚(下冊)
- 盛增秀 陳勇毅 竹劍平 王英主編
- 1845字
- 2019-08-09 14:17:36
燙傷案
正體類要
一男子孟冬火傷臂作痛,喘嗽發熱。此火毒刑肺金之癥,用人參平肺散治之,喘嗽乃止。因勞又惡寒發熱,此氣血虛也,以八珍湯加桔梗、白芷,治之而退。再加薄桂三分以助藥熱、溫氣血,壞肉潰之而愈。若初起焮赤作痛,用神效當歸膏敷之,輕者自愈,重者自腐,生肌神效。或用側柏葉末,蠟油調敷亦效。若發熱作渴,小便赤色,其脈洪數而實者,用四物、茯苓、木通、生甘草、炒黃連。脈雖洪數而虛者,用八珍。若患處不潰而色黯者,四君、芎、歸、黃芪之類。若肉死已潰而不生肌者,用四君、黃芪、當歸、炮姜。若愈后而惡寒,陽氣未復也,急用十全大補。切不可用寒涼,反傷脾胃。(湯火所傷治驗)
一男子因醉被湯傷腿,潰爛發熱,作渴飲水,脈洪數而有力。此火毒為患,用生地、當歸、芩、連、木通、葛根、甘草,十余劑諸癥漸退;卻用參、芪、白術、芎、歸、炙草、芍藥、白芷、木瓜,新肉將完。因勞忽寒熱,此氣血虛而然也,仍用參、芪之藥加五味子、酸棗仁而安,又月余而瘡痊。(湯火所傷治驗)
一男子火傷兩臂焮痛,大小便不利。此火毒傳于下焦,用生地黃、當歸、芍藥、黃連、木通、山梔、赤茯苓、甘草,一劑二便清利,其痛亦止。乃以四物、參、芪、白芷、甘草,而壞肉去。又數劑而新肉生。(湯火所傷治驗)
一婦為湯傷胸大潰,兩月不斂,脈洪大而無力,口干發熱,日晡益甚。此陰血虛火,毒乘之而為患耳。用四物湯加柴胡、丹皮,熱退身涼。更用逍遙散加陳皮,以養陰血、壯脾胃,腐肉去而新肉生。(湯火所傷治驗)
名醫類案
孫光憲家人作煎餅,一婢抱孩子擁爐,不覺落火爐上,遽以醋泥涂之,至曉不痛,亦無瘢痕。定知俗說,亦不厭多聞。 《北夢瑣言》(湯火金瘡)
保嬰撮要
一小兒火傷,兩臂焮痛,大便不利,小便赤澀。此火毒蓄于下焦也,用生地黃、當歸、芍藥、木通、山梔、赤茯苓、生甘草,一劑二便調和而痛止。更以四物加山梔、參、芪、白芷、甘草,而壞肉腐,又數劑而新肉生。
一小兒火傷足脛,專用敗毒之劑,膿水淋漓,日晡腫脹。此脾虛下陷也,用補中益氣湯及八珍湯而愈。
一女子沸湯傷胸,兩月不斂,脈洪大而虛,發熱作渴。此陰虛火毒所乘,用四物加柴胡、丹皮,熱渴頓止;用加味逍遙散,腐肉去而新肉生。
一女子被煙熏,痰氣上壅,不省人事,用蘿卜汁灌之而蘇。但體倦欲睡,仍令噙蘿卜汁,乃服六君子湯加桔梗、山梔而安。傷輕者蘿卜搗汁,飲之亦可。
一小兒火傷臀間,誤用生肌散,陰囊潰脫,久而不愈,此助其藥毒而然也。余用當歸膏及四君子加芎、歸,旬余肉生而痊。
一小兒火傷其足,用冷水浸之,腫痛益甚。服敗毒藥,肉死不潰。此脾胃氣傷而血滯也,用六君子加芎、歸而愈。后因勞役寒熱,以八珍散加升麻、柴胡、白芷而痊。
一小兒火傷腿,用寒涼之藥,久不愈,腿細筋攣,食少晡熱。此因生肌藥助其邪,寒涼損其胃也,用益氣湯、當歸膏,不月而斂。
一小兒熱湯傷足,久不愈,膿水清稀,口干足熱,患處腫黯,晡熱盜汗,肢體骨立。此稟腎氣虛弱,寒藥傷脾而然。用益氣湯、地黃丸三月余,佐以托里散、如圣餅而愈。
一小兒沸湯傷腿,搽藥結痂,難于屈伸,痛不可忍,用四物加白術、茯苓,及當歸膏而愈。
一小兒沸湯所傷,胸腹皆潰,久而不愈,喜脈弱按之而有力。蓋脾主肌肉,當調補脾胃為主,外敷之藥當緩。不信,恪用敷貼之而歿。
一小兒湯傷,脛潰而色赤如赭,日晡熱甚,右關脈浮而數,按之則弦,此肝木乘脾土血虛而然耳。乃外敷內服,皆于攻毒,后果歿。(湯火瘡)
續名醫類案
錢國賓曰:余欲之遂昌,宿旅次,聞隔房人呼痛,夜不安枕。次日問店主,對曰:小價提滾水一桶上樓與客洗面,其子拿盆后上,舊桶底脫,滾水灌子之頭,今腫如斗,面目皆平,七日不食矣。余即往視,滿室皆臭,用夏枯草一斤為末,以香油調腫處,厚厚敷上,即時止痛止臭,三日消腫,八日痂落,切忌食醬料。面有黑斑,店主如言藥治而愈。后余回,其子叩謝。(卷三十六·湯火傷)
曹滄洲醫案
顧 火燙背腐,借因起天泡瘡,當清化主之。
鮮生地 一兩打 滑石 三錢 生米仁 四錢 銀花 三錢 川通草 一錢 白茅根 一兩 甘中黃 三錢五分,包 茯苓 四錢 扁豆衣 三錢(外瘍總門科)
叢桂草堂醫案
安雷川君令嬡,兩歲,冬月間因傭婦不慎,將沸水潑于其腿,潰爛如手掌大,啼哭不休,初延西醫治之,不能定痛,乃邀予診。予用藤黃膏涂之,旋即止痛,未及兩星期,而長肉收口矣。
附藤黃膏方
藤黃(一兩) 黃蠟(一兩) 麻油(八兩)
先將藤黃敲碎,置入麻油內,慢火煎之,俟藤黃枯焦,其汁盡出,即離火,濾去渣,將黃蠟置油中熔化,和勻成膏,置冷地出火毒,專治湯火傷,止痛生肌,效驗無匹,用時將膏涂患處,以油紙蓋之,外加布包扎,每日換一二次。(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