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愛的四十條法則作者名: (土耳其)艾麗芙·沙法克本章字數: 2455字更新時間: 2019-08-12 10:03:30
夏慕士
1242年3月,撒馬爾罕城外的客棧
十幾位疲乏的旅人,在客棧二樓睡熟了;所有的人都在各自不同的夢中,背負著自己的孤寂。我跨過赤裸的手腳,走到我的空鋪蓋,躺在散發出汗臭與霉味的鋪蓋上,在黑暗中想著今天發生的事,審視任何我可能親眼看見,但是卻因為當時的倉促或無知,而一時沒能體會到的神明指引。
我從小就能看到異象、聽到聲音;我總是跟真主說話,而他也總是會有回應。有時候,我會像一聲口哨般輕盈地飛上七重天,然后又降到地底下最深的坑洞,那里充滿了泥土的氣味,就像埋在巨大橡木與甜美栗樹底下的巨巖,始終沒有人發現。我也會不時地失去胃口,然后好幾天不吃飯。這些事情都不會讓我感到害怕,不過到后來,我也學會了不要跟別人提起這些事;凡人對于自己無法理解的事情,總是會百般詆毀。這是我的親身體會。
第一個輕視我所看到的異象之人,就是我的父親。我在十歲左右開始,每天都會看到我的守護天使;當時我還天真地以為每個人都看得到。有一天,我父親在教我如何做杉木衣柜時——他希望我長大之后也跟他一樣成為木匠——我向他提起了守護天使的事情。
“兒子啊,你的想象力非常豐富,”他冷冷地說?!暗阕詈貌灰嬖V別人,我們不希望讓整個村子里的人都感到不安?!?/p>
幾天前,鄰居跑來向我父母投訴,說我的舉止怪異,嚇壞了其他孩子。
“兒子啊,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回事。為什么你不能接受自己跟父母一樣呢?”我父親問?!懊總€孩子都會像他們的父親和母親,你也不例外。”
這時候我才領悟:雖然我愛我的父親,也渴望父母的愛,但是他們對我來說,仍然像是陌生人。
“父親,我跟你其他的孩子不一樣。就把我當成是被母雞撫養長大的小鴨吧,我注定不是一輩子生活在雞舍里的家禽;你們害怕的水,但水是我的生命泉源,因為我不像你們,我會游泳,所以我也要去游泳。海洋才是我的故鄉,如果你愿意跟我同行,那么就到海洋來;如果不愿意,那就不必阻攔我,回到你的雞舍吧?!?/p>
我父親瞪大了眼睛,然后又瞇起來,眼神變得疏離。“如果你現在就用這種口氣跟你父親說話,”他鄭重地說?!澳敲次也恢赖饶汩L大之后,要用什么口氣跟敵人說話?!?/p>
讓我父母親倍感苦惱的是:我的年紀漸長,看到的異象非但沒有消失,反而頻率變得更密集,內容也更引人入勝。我知道這讓父母深感不安,我也覺得很內疚,但是擺在眼前的事實是:我不知道要如何停止這些異象;并且就算我知道,我想我也不愿意停止。不久,我就離家出走,此后就再也沒有回去過了;大不里士從此成了一個悅耳甜美的字眼,如此的精純、如此的細致,才到舌尖,就已經融化了。在我的記憶中,這個地方始終都伴隨著三種氣味:伐木、罌粟籽面包和白雪那柔軟清新的味道。
此后,我成了云游四方的苦行僧,從未在同一個地方睡過兩晚,從未連續自同一只碗里吃過兩頓飯,每天都看到不同的臉孔在我四周環繞;肚子餓了,就為人解夢,賺幾文錢。如此,我走遍西東,上窮碧落下黃泉地尋找真主;我到處尋找值得過的生活,值得讓人擁有的知識。我既未在任何地方扎根,也就無處不得行。
在旅途中,我走過各式各樣的道路:從熱門的商隊路線到埋沒在人們記憶中可能走上好幾天都不會碰到任何人的小徑,從黑海海岸到波斯城鎮,從中亞的大草原到阿拉伯的沙丘——我曾經走過濃密的森林、平坦的草原和沙漠,曾經住過不同的旅店與驛站,曾經在擁有幾百年歷史的古老圖書館里請教學識淵博的學者,曾經在小學里聽老師講課,曾經在伊斯蘭學校跟學生議論《古蘭經》的經文注釋與邏輯,曾經去過廟宇、僧院與神殿,曾經與隱士在他們的洞穴里冥想,曾經跟苦行僧一起贊念,曾經同圣賢一起禁食,也曾經跟異教徒同桌用餐,曾經跟薩滿教的巫師一起在圓月底下舞蹈,曾經結識信仰各種宗教、各個年齡層和各種職業的人,曾經目睹不幸的慘劇,也見識過奇跡。
我曾經看過貧困窮苦的村落,大火肆虐后焦黑的田野,遭到打家劫舍的城鎮,沒有一個十歲以上的男人幸存,連河水都染成鮮紅色。我曾經目睹過人性最惡與最善的一面,再也沒有什么會讓我感到意外。
我親身體驗過這些經歷,于是開始集結、整理過去從未有任何書籍寫過、只存在我的靈魂內的一張表列;這份純屬個人的表列,我稱之為“伊斯蘭云游神秘主義教派的基本原則”。對我來說,這跟大自然的法則一樣,是恒定可靠、一成不變并且放諸四海皆準的原則,總結起來就是“愛的四十條法則”,可以也只能通過愛來達成。其中一條法則說:通往真理的路必須用心,而非用腦。不要讓你的腦引領你的腳步!讓你的心做你最主要的向導吧!正面迎擊你心靈的自我,挑戰它、最后戰勝它!了解你的自我,才能讓你了解真主。
我花了好多年的時間才完成這整整四十條法則;現在完成了,我知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所剩的時日不多了。最近,我也經??吹皆S多死亡的異象。我擔心的并非死亡,因為我認為那并不是結束;我擔心的是死后傳承無法沿續。我胸壑中還有許多文字堆積,還有許多故事有待說出;我希望將這些知識傳遞給另外一個人,不是什么教師,也不是什么門徒——我在尋找的是一個可以跟我平起平坐的伴侶。
“真主啊,”我在陰暗潮濕的房里低聲禱告,“我終其一生云游四海,追隨禰的路徑。我看待每一個人都像是一本翻開的書,都像是會走路的《古蘭經》;我刻意避開學者的象牙塔,寧可跟遭到遺棄、放逐或是流亡海外的人相處;如今,我的胸膛脹滿了知識,請協助我將禰的智慧傳給合適的人,然后您就可以隨意處置我了?!?/p>
就在我眼前,這個陰暗的房間突然充滿了光線,如此明亮照人,讓躺在床上的旅人臉上都蒙上了一層朦朧的藍光;房間的空氣也變得如此清新,充滿了生命力,仿佛每一扇窗都已推開,迎進了一股勁風,從遠處花園帶來百合與茉莉的清香。
“到巴格達去,”我的守護天使像唱歌似地說。
“有什么在巴格達等著我?”我問。
“你祈求一位伴侶,就會得到一位伴侶。到巴格達去,那里有一位修行的師父會指點你往正確的方向去?!?/p>
我的眼中盈滿了感恩的淚水。現在我終于知道:我在異象中看到的人,正是我的精神伴侶,命中注定,我們遲早都會相遇;到那個時候,我就會知道他那淺褐色的眼睛為什么永遠都帶著一絲淡淡的哀愁,還有我為什么會在初春的夜里遭到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