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研所主任醫師教你孩子生病、受傷怎么辦
- 吳光馳
- 622字
- 2020-06-18 16:16:53
腸道好不好,看“便便”就知道
大便,雖然“不雅”,是沒什么價值的廢物,但卻能反映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況,孩子的大便更是消化情況的晴雨表,而且不僅可以反應孩子消化吸收的功能,還可以提供孩子一些疾病方面的重要信息。爸爸媽媽只要留心觀察孩子的大便狀況,就能對孩子的健康狀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孩子處于發育時期,各階段的飲食結構和喂養方法都有所不同,而且會受許多因素影響,因此,孩子的大便性狀也是不盡相同。
母乳喂養的孩子
母乳喂養的孩子,正常大便的外觀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膏狀,有一股甜酸氣味,但不臭,無明顯的黏液,偶有顆粒樣奶瓣或微帶綠色。
大便每天3~5次,有時會有6~7次,但只要每次的量不太多,性狀沒什么異常,體重照常增加,就不屬于病態,不需要任何處理。
但要注意,如果原來每天大便1~2次,突然變成5~6次或者更多,并且水分較多或含有不消化食物殘渣,就要到醫院去檢查一下。
人工喂養的孩子
人工喂養(吃配方奶)的孩子,大便一般呈淡黃色或土黃色,較硬,干燥成形,不粘污尿布。
如果配方奶中糖分較多則會變軟,并略帶腐敗樣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較多。正常情況下每天排便1~2次或隔1~2天一次。
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以及各種食物的增加,大便就逐漸與成人相同了。
添加輔食的孩子
如果孩子除吃奶外,還添加了蔬菜等輔食,大便中可含有未消化的菜葉等,待孩子的胃腸功能逐漸適應了以后,該現象就會消失。如果輔食中有米粉、米湯等淀粉類食物,則大便量會較多,味較臭。
這樣的便便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