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擺脫內心的負能量
- 正能量:寫給年輕人的99條幸福法則
- (美)小福勒
- 10294字
- 2019-08-08 16:49:12
如果用惡,我們最終給自己創造地獄。
——王爾德
舉止有禮,言談有善
言行舉止是人類的第二語言,通過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可以很好地判斷出其素質高低、受教育程度,以及是否值得別人信任。禮貌的舉止行為是一種教養,更是無形的財富,舉止行為的好壞,除了對人身體健康有很大影響外,對人的心理狀況也有著一定的折射。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們的行為舉止也是一種語言,它是無聲的,但是,有時比有聲的言語更富有表現力,是許多有聲語言無法比擬的。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我們的言行舉止會反映出我們自身的道德修養、文化水平,以及是不是真誠地與人交往,更是塑造我們自身形象的重要過程。如果一個人表情冰冷、行為懈怠、矯揉造作,那么他一定不會給別人留下好印象,因此也就無從得到別人的幫助。而如果一個人神態從容、動作瀟灑、說話明快,那么他會給別人帶來愉悅的感覺,人們樂于與之相處和合作。這樣一來,他的人生之路就會越走越寬。所以,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往往可以影響他的事業、生活,乃至人生。
一批耶魯大學的應屆畢業生被導師帶到華盛頓的國家實驗室參觀。坐在會議室里,學生們等待著實驗室主任胡里奧到來。這時,一位秘書給大家倒水,同學們表情木然地看著她,其中一個甚至問道:“有黑咖啡嗎?天太熱了。”秘書說:“真抱歉,剛剛用完。”輪到一個叫比爾的學生,他輕聲地說:“謝謝,大熱天的,你辛苦了。”秘書抬頭看了他一眼,雖然這是客氣話,卻讓她感到溫暖,因為這是她當時聽到的唯一的感謝話。門開了,胡里奧主任走進來,打著招呼,不知為什么,會議室里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回應。比爾左右看看,猶豫地鼓了幾下掌,同學們這才稀稀落落地跟著拍起手來,由于掌聲不齊,顯得有些凌亂。胡里奧主任揮了揮手,說:“歡迎同學們到這里參觀。而我和你們的導師是老同學,這次,由我親自給大家講一些有關的情況。同學們好像都沒有帶筆記本,秘書,請你拿一些實驗室印的紀念手冊,送給同學們作個紀念。”
接下來,更尷尬的事情發生了,大家都坐在那里,一個個很隨意地用一只手接過胡里奧主任雙手遞過來的紀念手冊。胡里奧主任的臉色越來越難看,走到比爾面前時,已經快要沒有耐心了。就在這時,比爾禮貌地站起來,身體微傾,雙手接過紀念手冊,恭恭敬敬地說了一聲:“謝謝您!”胡里奧聞聽此言,不覺眼前一亮,用手拍了拍比爾的肩膀:“你叫什么名字?”比爾照實作答,胡里奧點頭微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早已汗顏的導師看到此情景,才微微松了一口氣。
兩個月后,在畢業生的去向表上,比爾的去向欄里赫然寫著某軍事實驗室。有幾位頗感不滿的同學找到導師問:“比爾的成績最多算是中等,憑什么選他而沒選我們?”導師看了看這幾張尚屬稚嫩的臉,笑道:“比爾是國家實驗室點名來要的。其實,你們的機會是完全一樣的,而且你們的成績還比比爾好,但是除了學習之外,你們需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禮貌便是重要的一課。”
后來,導師給全班同學留下了這樣的臨別贈言:“禮貌是很容易做的事情,也是很珍貴的事情。禮貌是良好修養中的美麗花朵,是通行四方的推薦書。禮貌無須花費一文,卻能贏得許多。”
杰克是一名貧窮的鐵路工人,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只身來到了繁華的芝加哥。他想,也許靠他那點能力,并不能讓他馬上擁有富足的生活,而眼下最迫切的是找一份能夠養活自己的工作。
幾經周折,杰克終于接受了一家牛奶銷售公司的雇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向周圍的居民送牛奶。同其他送牛奶的小伙子一樣,杰克并沒有什么突出的地方。但是令人驚奇的是,一個月下來杰克的銷售成績居然居公司第一。他取得的這一成績馬上引起了老板的注意。后來經過耐心仔細的觀察,老板發現,杰克雖然并無其他突出之處,但是他卻穿衣得體,有著良好的言行舉止。在送貨時,他并不像其他的送奶員一樣,用力敲打顧客的房門并大聲叫嚷,反而他更像一名優雅的紳士,不僅輕輕敲門和耐心等待,而且和顧客們開心地交談。
正是依靠這一點,杰克取得的成就越來越大,到后來他也有了自己的公司,而且他同樣以良好舉止為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員工。不用提,他的命運因為良好的言行發生了改變。
得體的衣著再配上良好的言行舉止是人們獲得成功的必備條件。對我們很多人來說,也許良好的穿著具有神奇的力量,當你打扮得體的時候你就會多考慮下自己,和別人交流時也會變得愈發自信。與此同時,良好的言行舉止也同樣重要,我們知道,一個人可以大公無私,也可以一毛不拔,但是如果他舉止粗魯,為人刻薄,那么周圍沒有人會喜歡他,大家都會躲避他。人們向來喜歡陽光,注重視聽享受,自動規避那些引人惱怒和品位低下的事物。正因為這一點,我們也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衣著和言行舉止。
軍校以嚴格著稱于世,他們對服裝的要求同樣嚴格。普通院校的學生一貫對衣著漫不經心,而軍校則要求學生必須嚴格遵守著裝規則,時時保持衣著整潔,而且要每一個人養成習慣。薩拉·格拉德認為,由于軍校的嚴格要求,從軍校畢業的學生比一般的畢業生要更加彬彬有禮,更加舉止溫和,更加受人歡迎。
經商的年輕人應該學習良好的言行舉止,培養整潔的習慣,這樣他的言行舉止會是他內在的優雅和榮耀的靈魂的真實顯現。
利沃摩爾太太是一位著名的演說家,在巡回演講時,她有一個小癖好——喜歡觀察旅途中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她認真地觀察著他們的言行,努力了解他們的性格,然而她碰到最多并且讓她印象深刻的卻是那些商務人士。她說:“我清楚地記得那些出差公干的商務人士,因為他們說話的方式與一般人不同。他們動作非常粗魯,喜歡旁若無人地大聲說話,缺乏最基本的禮貌,坐車時他們爭相搶占好的座位,吃飯時要占據餐桌上的最佳位置,并且嚼東西時也會大聲和同行的人講個不停,這一切都讓人感到厭煩。除此之外,他們還經常在旅館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借酒滋事。雖然某種程度上說,這種情況在近幾年有很大改觀,現在的情況是:如果你不了解這個人的底細,你就很難將這個身為商務人員的人與其他有著良好教養的游客區分開來。”
一家大公司的老板曾這樣對我說:“我寧愿派一位對工作一無所知的人出差也不愿選擇那些沒教養、粗魯無禮、不懂禮貌的人去。”
衣著得體不是虛榮
外表到底重要不重要,這是大家經常討論的問題之一,在這里,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在初次見面的時候,在我們對一個人的內在不太了解的時候,外表是留給人的第一印象,能夠決定一個人是否馬上被接受。
如果一個人不注重外表,那么他就不可能在舉止優雅的人群中獲得立足之地。人類在很大程度上屬于感官動物,人們在初次接觸的時候,很難運用理性知識對別人作出判斷。這種時候人們會傾向于將決定權交給眼睛和耳朵。通過對他人的外表進行打量,以及傾聽他人的談吐,來對對方進行評價。
這一點都不難理解,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會傾向于坐在穿著得體、談吐禮貌的男士身邊,而有意遠離那些衣衫不整、污言穢語的人。雖然這兩種人對我們來說都是陌生人,但是我們的感官在無意識的時候已經下了結論——注重外表的人更為可靠。
關于一個人的外表到底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力這個問題,曾經有心理學家就此做過一個測試。他們讓兩位男士分別打扮成不同的樣子,其中一位西裝革履,干凈整潔;另外一位卻滿身油漬,衣服破舊。心理學家讓這兩個男人分別站到人行橫道上,在紅燈亮起并且路面空曠的時候橫穿馬路。測試結果顯示,跟在西裝革履的男人身后橫穿馬路的人,要比跟在滿身油漬男人身后的人多得多。可見得體的外表可以幫人們贏得更多的信任和好感。
我們都知道產品講究包裝精美,那樣才可以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同理,我們人類也要懂得“包裝”,講究外表,這樣你才能吸引別人的注意,贏得別人的好感。一身得體的西裝會讓一個男人看起來更加穩重可靠;而一襲裊裊長裙會讓一個女人看起來更加亮麗迷人。所以得體整潔的外表會贏得他人的好感和贊美,會讓人們的精神面貌更上一層樓,從而使自己更加自信和樂觀。所以,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我們要注意自己的外表。
歌德曾說過:“一個人應當有良好的衣著來突出他特有的天性。人人都喜歡出人頭地,但這不應當引起別人的討厭。”
英國小說家薩克雷說:“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一個標志著信譽的字母。”我們的外表就是自己最好的廣告,如果衣冠不整,愁眉苦臉,在別人的眼中,我們的聲譽就會大大降低。別人根據自己看見的一切,對我們作出相應的評價。他們認為,我們的外表就是內在的表示,可以從中知道我們的能力。如果衣著得體、舉止優雅,就能看出這個人工作與生活的態度,這種觀點完全正確。也許頭發凌亂,衣服松松垮垮,其本身并不代表什么,但是它卻會在我們的工作、舉止上表現出來。
注重外表并不是鼓勵人們去追求奢侈的衣著和華麗的首飾,而是提醒人們要穿著得體干凈。在穿衣打扮方面,干凈整潔是第一位的,在任何場合都不要讓自己的整體容貌被貼上不整潔的標簽。個人衛生的每一個小的細節都很重要,包括牙齒、頭發、指甲、領結等。花費時間來使自己看起來體面端莊是值得的。
一個人如果干凈整潔,穿著得體,會讓他的自信和氣質更加出眾,還會給他人帶來視覺愉悅,從而成為受歡迎的人。在外交、商業、社交生活中,沒有比“不受歡迎的人”更糟糕的字眼了。出門前要使自己衣著得體。人不可能總是想著自己的衣著打扮,但是,他應該養成衣著得體的習慣。衣著整潔,充滿自信和自尊,必然對成功有所助益。如果你不注意穿著、灰頭土臉,在與人交往時,就會有一種不適的感覺,自信不足,就會引起內心的不安,同樣會耗費精力,傷害自信心。
我們在前面說了,得體的衣著會對我們的將來產生重大的影響。而且人們常說,得體的衣著不會改變一個人的本質,卻可以比不修邊幅的人更容易給人,尤其是陌生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人認為衣著得體是沒有必要的,但實則不然。穿著得體可以使一個人充滿自信,可以讓一個人顯得很有活力,而他的談吐也會因此更加從容、大度和優雅,他的身上也會由此而散發出更加迷人的魅力,這樣,他也更容易和人建立信任、依賴和融洽的關系。
很多人雖然認識到了衣著氣質的重要性,卻不知道如何才能讓自己衣著得體。其實讓自己衣著得體的最好方法就是堅持不斷地提高自己穿衣打扮的品位。千萬不要小看這一點,難道你沒有感受到最微不足道的細枝末節也會給你帶來自我提高嗎?那就更不用提如此重要的提升帶給你的益處了。舊褲子上膝蓋處的褶皺與新做的燈籠褲上的褶痕的不同之處在于,后者讓人更加自信、出色地完成任務,讓人意識到自己跟成功者一樣打扮得體,能夠讓你在交際圈中占有一席之地。有人聽說過年輕的女士因過分注重外貌和穿衣打扮以致一無所有的嗎?哪個男人愿意娶一個穿著邋遢、發型土氣的女人為妻呢?哪個男人會對衣著光鮮并配有精致發型,打扮得體的女子視而不見呢?
而且我們還可以發現,打扮得體的演說家比打扮失宜者更能感染觀眾,比如純白色的衣物比亞麻色服裝更能打動觀眾。同理,得體的打扮使女性舉止更加自然、從容、優雅。女人的衣服在于精而不是貴,要適合自己,適合不同的場合,更要注重每一個小的細節。
一家大公司的老板說:“如果我失業的話,即使只剩下一塊錢,我也會把它用于打扮自己,以便以得體的面貌示人。”
愛默生曾說過:“如果一個小伙子懂得穿衣打扮,那么他也就抓住了掌握名利的機會。名利會主動向他招手,他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獲得名利。”
衣著得體并不僅僅是讓你看起來更加精神帥氣,而最重要的是它能體現對別人的尊重,這點在工作中尤其重要。我們難以想象一個穿著邋遢的人可以輕易地和別人談成生意。
良好的氣質、儒雅的風度,會對年輕人的未來產生非常有利的影響。一個有良好風度的年輕人,誰不愿意與他交往呢?一個態度端正、衣著得體、行為規矩的人,即使長相平平,甚至身有殘疾,仍然會交上好運。
著名金融家喬治·皮博迪,年輕時在一家商店當售貨員。一天,他接待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要的東西,皮博迪在商店里沒有找到。
他和顏悅色地向老太太道歉,又領著她到別的店去找,最后幫她買到了東西。這件事竟讓那老太太感激了一生。臨死前,老太太在遺囑中列出了一個條款,對皮博迪先生這種以禮待人的行為給予相應的報答。
我的一個朋友,年輕時很窮,他勉強籌集了一小筆錢,在農村開了一家雜貨店。商店開業后,他對所有顧客彬彬有禮、和藹可親,處處與人方便。后來他的商店名聲鵲起,連遠處的人也上門光顧。他的經營規模迅速擴大,如今他已經開了許多連鎖店。
頗有成功經驗的人說:“我相信,事物擺放整齊、服裝整潔、手指潔凈可以為一個人的投資帶來一半收益。”如果再加上彬彬有禮的舉止、及時的關注、竭力為顧客服務的精神,即使顧客要買的只是一件廉價的物品,他也不惜為顧客跑前跑后,那么他的投資必定會收獲頗豐。
打扮是一門藝術。在生活中我們發現,有些人很會打扮,他們的穿戴,既入時又入世,恰到好處,既有風度又有氣質,給人的感覺非常舒服,但是有些人卻從不注意打扮自我,這樣不僅讓自己看上去不美觀大方,反而有時還會鬧出意想不到的笑話來。打扮和年齡、職業、場合、時令、體態等都有關系,這些需要我們平時努力找準自己的角色,方能根據不同的場合時令,做出最得體的打扮。
世界不與和善的人為敵
世界上最高檔的化妝品也不能同真誠的微笑相提并論。真誠的微笑向人們表示的是真誠的友好,是熱忱的歡迎,真誠的微笑也是建立人與人之間相互溝通的最美好的橋梁。
那些面容上經常流露出真誠微笑的紳士和淑女必然是一些非常有禮貌的人。
有一首詩叫做“微笑”,它其中包含著這樣的詩句:“微笑是行為上無聲的問好,微笑是淡雅而有愛的花朵……”
這首詩真正說出了微笑的內涵。真誠的微笑能讓人變得豁達、開朗,能給他人帶來快樂。讓自己經常保持一個微笑的表情,一個謙遜的面容,是顯示自己真誠、遵守禮貌的重要方法。不管你是在哪個階層,在哪個場合,處于什么樣的地位,也不管你們是初次見面,還是相識很久,一個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微笑,是能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千百倍的。
讓我們用微笑來面對身邊的人,讓我們用微笑來回饋其他人給你的一個動作,一句話語,一個表情,這些是對他人的尊重,同時也是一種禮貌的行為。微笑是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語言。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著名的畫家達·芬奇因為《蒙娜麗莎的微笑》而聞名世界。畫中端莊而美麗的蒙娜麗莎臉上那種神秘的微笑讓全世界的人都沉醉其中。
真摯和仁慈,是微笑當中最為芬芳的花朵。微笑中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涵,而它是一種激發想象力和開啟智慧的重要力量。
著名的蘇格蘭社會心理學家麥獨孤曾說過:“微笑是人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是動物進化過程中的一種自然選擇。一個人的面部表情就是一個人的門面。時刻面帶微笑的人,會讓他人感覺到輕松,此外,還不會給他人帶來心理負擔。”面部帶有微笑的人非常容易讓人親近,然而,那些板著臉,一臉嚴肅或擺著一張“苦瓜臉”的人,會給他人帶來距離感,這就會讓他人敬而遠之,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已經被證實,心理學家將之稱作親和效應。
行動比語音更具有力量,而微笑所表示的是:“我多么喜愛你,你帶給我快樂,我很高興能夠見到你。”
查爾斯·史考伯對我說過,他的微笑價值100萬美元。他可能只是輕描淡寫罷了,因為史考伯的性格,他的能力,他那使別人喜歡他的才能,幾乎全是他卓越成功的原因。他的性格中,令人喜歡的一項因素就是他那動人的微笑。
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微笑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發自內心,一定要是一種真誠的微笑。如果我們的臉上是一種尷尬的哭笑不得的表情,不僅不會顯示出我們內心的真誠,反而會將氣氛弄得十分尷尬。
很難說清楚微笑與親和力之間的是誰決定了誰,可能微笑是親和力的一種表現,而堅持常常微笑的人,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的親和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管怎樣,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親和力與微笑一樣受人歡迎。
法利是一個行為舉止瀟灑大方的人,因此處處受到人們的歡迎。有一次,費拉德菲爾城舉辦“讀書和讀者”聯誼會,當法利先生和其他黨演講者到賓館去吃午飯的時候,在走廊遇到了推著餐車的女服務員。那些演講者對這個服務員視若無睹,紛紛繞過餐車走了進去,而這位女服務員也沒有任何表示,仍舊推著餐車向前走。這時,法利先生卻向她走了過去,微笑著對她說:“嗨,你好,我是詹姆士·法利,能告訴我你的名字嗎?很高興認識你。”說著,還把手伸了過去。
顯然,這位女服務員沒有料到法利先生會跟她打招呼,她很驚訝,嘴巴張得很大,隨即,她意識到法利先生是在跟自己說話,于是,臉上綻開了甜美的微笑,雙手緊緊地握住了法利先生伸過去的手,愉快地回答了法利先生的提問。
當他們吃完飯再出來的時候,馬上有不少人圍了上去,紛紛向法利先生問候,大廳里頓時充滿了歡樂的氣氛。不用問,一定是那個女服務員把自己的經歷向伙伴們說了,所以才有這么多人問候法利先生。
這是一個成功人士在社交場合中平易近人,關于營造舒適、自然、輕松的氣氛,從而擁有良好人際關系的絕妙例子。
培根曾經這樣說過:“和藹可親是最好的介紹信。”他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和藹可親是你內心深處發出的一種涵養,同時也是你良好生活態度的流露,而這些都會讓你交到更多的朋友,讓人們更愿意和你親近。與此相反,那些粗魯野蠻的態度,最后只會讓自己深陷困境之中。
“誰是這里的美國領事?”歐拉特船長指揮著載滿槍支的戰船在波多黎各的圣胡安港口問道。
“菲利普·漢納。”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去其他地方拋錨停泊好了。”歐拉特說,然后“比斯卡亞號”掉轉航向,去了其他港口停泊。歐拉特對此唯一的解釋就是,“我不會恐嚇我那位彬彬有禮、和藹可親的朋友”。早在美西戰爭之前,菲利普·漢納就已憑借良好的修養贏得了英勇的西班牙人的尊重。
在阿倫佐·康奈爾擔任紐約州長的時候,手下有一個辦事員非常沒有禮貌。有人來訪時,他很少會站起來,總是坐著與來訪者就一些事情交談。有一天,一個來自美國西部城市的代表團來替一位死囚求情。大家都清楚州長很少會同意赦免的,但是代表團的成員還是希望州長至少應該適當地聽取一些他們的看法。這位辦事員態度非常的傲慢,他拒絕通知州長。他讓這個代表團在外面的走廊上等了兩小時,直到后來才告訴他們可以進去向州長陳述案情了。在這個代表團在等候的時候,全部都是站著的。
當時格羅弗·克利夫蘭是這個小代表團的代言人,后來他成了水牛城的一名律師。在一年內,克利夫蘭就當選為了該州的州長。他參觀執行室幾天后,前州長康奈爾帶領他熟悉了幾個部門,并詢問克利夫蘭在他就職前,自己可以為他做些什么事情。
克利夫蘭先生說:“如果你不介意,那你為我做一件事就可以了。辭退那個上次讓我在這里等了很長時間的職員。我想他或許會通過這件事知道什么叫禮貌。”
多少政治家在當選職位后,對下屬、記者和選民粗魯無禮,因而導致失敗。相反,多少政治家因為其良好的言行舉止而威望通顯。他們不做絲毫有損自身修養的事情。一位政治家忘記自己的權力來自民眾,無禮地對待地位卑微的民眾時,他給自己就安裝上了摧毀事業和前途的發動機。一位官員具備良好的行為舉止,真心地關注民眾的利益,那么陌生人會對他大加贊賞。一位候選人的個人行為會和他代表的原則一樣,決定他的受歡迎度。
威廉姆·艾伐茲擔任國務卿的時候,一直都盡力約見每一位拜訪者。他說:“我從來沒有預約過任何人。如果有人來拜訪,要求找時間與我談半小時,我總是說:‘哦,現在就可以。’”
托馬斯·貝阿德在圣詹姆斯法院擔任部長的時候,就以其優雅而親切的紳士風度贏得了英國人的尊敬。正是這種親切的作風,誠實正直的品質加上卓越的能力,讓他成為民族中一個有趣的人物。他真正懂得那些紳士必備的品質——良好的個人修養,高貴的品質,勇于奉獻的精神和迷人的行為舉止。
里根任美國總統的時候,有一次在記者會上被一位記者夸贊身上的新西服得體美觀。里根對這位記者說:“這身西服并不是新的,而是已經穿了4年的舊西服。”記者會結束之后,里根總統又在電話中對那位記者說:“有個問題我需要更正一下,那身西服不是穿了4年,實際上我已經穿了它5年。”里根的這種舉動讓那位記者印象深刻,他用一通平易近人的電話贏得了一位公民的認同和欽佩。在里根看來,平易近人是贏得人心最有效的辦法。
讓人們更愛自己
心胸狹窄、一毛不拔的人一向舉止粗魯,一個人要想取得別人的信任和認同,須打開心扉,變得心胸開闊,親和有禮,富有同情心。一般來說,善妒之人的內心并不存在禮貌的“黃金法則”——謙恭有禮、善良虔誠、樂于助人。
在很大程度上,良好的社會風氣指的不僅僅是穿衣打扮和功成名就,也不僅僅是謹慎地遵守禮節,而是指人們心存禮儀之心,信仰“黃金法則”,并且依此行事。如果不是這樣,就會造成不良社會風氣,導致勢利小人泛濫。這個基本法則可由母親教授給子女,即使她們從沒有讀過如何培養子女良好舉止的書籍,只要孩子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遵循“黃金法則”,那么他們就會在將來擁有良好的修養,成為紳士、淑女,而且在少年時期學習這項基本法則可以讓年輕人在上流文化圈中如魚得水。
事實上,舉止自然、為人坦蕩、毫不矯揉造作是人類性格中一種極佳的品質。我們每個人,只要學會了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粗魯之人在平常或緊急場合下的矯揉造作與良好教養之人的極度自然的舉止之間的區別。優雅之人脫帽時的動作表明他多年來一直恪守舉止得體的法則。有的人試圖做出同樣的動作,但那只能泄露他昨天剛剛因為不懂得日常素養規則而受到了殘酷教訓。此理同樣適用于女性。良好的家庭熏陶造就良好的言行舉止。人們必須每天保持良好的言行舉止,如若不然,從容、優雅就不會在不經意間流露。這種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優雅不僅能給人一種視覺上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來自靈魂的美,高尚的心靈正是通過這些得體的舉止而被世人所感知。
拋開上面這些形而上的哲學命題,大多數更加關心的是: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具體怎樣做才能讓別人更喜歡自己呢?首先我們應該讓自己有一個良好的形象,在平時交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最好不要在公共場合做出太過分的舉動。而且自己的衣裝打扮也最好不要太過于華麗,更不要粗俗得與自己的身份不符。
另外,要善于傾聽別人的談話,最好不要打斷別人的談話或在中間插話,這樣是很不禮貌的行為。還有就是當自己的意見和別人不太一致時,最好坦率地說出來,而不是當面不講,而在背后胡亂說別人的壞話,這樣的行為舉止不但會使別人反感,還會降低自己的品格。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對誰都要以禮相待,同時還要設身處地多為別人著想,這樣才能讓別人更加喜歡自己。
塞繆爾·約翰遜說:“有教養的人和沒教養的人之間的差別就是,看到有教養的人你會馬上喜歡上他,而看到沒教養的人你會立刻產生厭惡感。你找到理由恨一個人的時候才不會去愛他,你找到理由愛一個人的時候才不會去恨他。”
安德魯·霍納夢想著有一天能擁有一家屬于自己的公司。然而在19世紀20年代的達拉斯,他卻難以找到一份工作。作為家中13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霍納出生在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他與妻子瓊近來剛從加拿大移民到了美國。在經過幾次不成功的求職面試后,霍納無意中聽到有人說起,約翰遜父子公司想招一個人。唯一的問題是該崗位要求有大學學歷,而霍納在16歲時就從高中輟學了。
霍納毫不畏懼,驅車到約翰遜公司,拜訪了地區經理蘭斯福德先生。后者說他正在考慮一個具有大學學歷的求職者,不過霍納還可以保持聯系。“我知道我能勝任這份工作”,霍納寫道,“在我離開大樓時,我向辦公室里所有的女士作了自我介紹。每天我都去看一看蘭斯福德先生是否已經雇用了別人。在那里,我會停下來與女士們交談,了解她們的家庭,與她們逐漸熟悉起來。這樣做了一周之后,蘭斯福德先生下定了決心,要讓辦公室的女士們決定誰來做她們的老板。女士們異口同聲地說,就是那個從加拿大來的可愛的小伙子。就這樣,我被雇用了。”
霍納說他之所以喜歡講這個故事,是因為這個故事表現了構建人際關系的力量。他雖不具備公司要求的經歷和學歷,但他關注人,關心她們的生活,而且對她們彬彬有禮。
霍納構建人際關系的努力,成為他擁有的每份工作的一部分。1985年,他和妻子在德克薩斯州歐文市創建了Premier設計公司。該公司的經營之道,即建立在霍納早在1951年就踐行過的同一原則上:人人都有自己的價值。今天,這家全國性的珠寶銷售公司擁有超過250名的雇員,每年的銷售收入超過2億美元。而且,如果沒有禮貌的態度,這家公司可能壓根就不存在。
美國心理學家諾爾曼·安德林在1868年曾設計過一張表,列出了555個描寫人的形容詞,讓人們指出其中哪些人品最為人喜愛。結果表明,被人喜歡的選項中,位居前幾位的竟有6個是與“真誠”有關的;而在評價最低的人品中,“虛偽”居于首位。這說明真誠的人能讓人產生一種安全感,從而受人歡迎;虛偽的人為人討厭,難結良友。
真誠的關懷,溫馨芳香;真誠的贊揚,催人向上;真誠的交流,獲取信任;真誠的合作,贏得成功。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靠心靈的溝通和慰藉,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偽善,我想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更加愉快。生活就像山谷回聲,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你耕種什么,就收獲什么。你真誠地對待別人,同樣你也會收獲別人的真誠。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你伸出了援助之手,別人得到的并非是你失去的。在一些人固有的思維模式中,認為要幫助別人自己就要有所犧牲,別人得到了自己就一定會失去。
大家也許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生氣的男孩想向他媽媽大喊他恨她,又害怕受到懲罰,就跑出家,來到山腰上對著山谷大喊:“我恨你!我恨你!”山谷傳來回應:“我恨你!我恨你!”男孩吃了一驚,跑回家去告訴他媽媽說,在山谷里有個可惡的小男孩對他說恨他。于是,他媽媽就把他帶回山腰上并讓他喊:“我愛你!我愛你!”男孩按媽媽說的做了,這回他發現有個可愛的小男孩在山谷里對他喊:“我愛你!我愛你!”
如果你用真誠對待身邊的人,別人也會用真誠對待你,你將會贏得更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