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靈魂 沒有靈魂的人永遠不會懺悔

當一個人成功地滿足了本我和自我的需要以后,如果還沒有對美、真理、正義進行探索的話,他就可能變得很空虛很無聊。因此,一個人是需要靈魂的,是需要超我的,是需要精神的。但人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性中有很多原惡,最寶貴的精神是自省和懺悔。

靈魂的象征性動物是綿羊

靈魂究竟是什么,古往今來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可是要想給靈魂下一個定義還真是不容易。

我這樣理解,靈魂就像一架鋼琴。

鋼琴的靈魂是什么?鋼琴的靈魂是音樂。

靈魂是什么?我再打一個比方,一個沒有靈魂的人就只是一個肉體,就像一個沒卡的手機一樣不能通話。同樣道理,一個沒有靈魂的肉體是不能跟世界通話的,手機有了卡就能跟外界通話了,卡就是手機的靈魂。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靈魂是有的,但看不見摸不著,只能形容。

我認為靈魂的標志性動物或者象征性動物是綿羊。

為什么這么說呢?

《塔木德》里有這樣一則故事,故事說人類的始祖雅各在種葡萄樹,魔鬼撒旦很奇怪,就問他:“你種樹干什么呀?”他說:“我種樹是想等樹結出果實,好釀造一種液體能夠給人類帶來快樂。”然后魔鬼撒旦說:“我也加入吧!”于是,魔鬼撒旦殺了四種動物,用血來澆灌葡萄樹。魔鬼撒旦殺的是哪四種動物呢?第一種是綿羊,第二種是獅子,第三種是猴子,第四種是豬。從此以后,葡萄酒就誕生了。但是,由于葡萄樹是用四種動物的血澆灌的,所以人們在喝酒的時候,最初喝上酒就像綿羊一樣溫馴,再喝的時候就像獅子一樣開始吹牛,再繼續喝就像猴子一樣上躥下跳,喝到最后就像豬一樣骯臟,這就是人類酒的起源。

所以在中國,家人叮囑你喝酒或者不喝酒都沒有意義。因為人是活的,應場合的變化而定,該喝還是要喝,只是在喝的時候大家應該想到喝酒過程中的四個境界。第一就是綿羊,很溫馴,很有禮貌,接著就成了獅子,最后就到猴子和豬境界了。所以大家要記住喝酒的時候,你喝到獅子的境界就不能再往下喝了,否則就變成猴子和豬了,獅子境界是最好的感覺。

所以,我認為靈魂的象征性動物是綿羊,因為它溫馴,而且有自省能力。

中國人心目中的靈魂就是鬼魂

老實說,我認為大多數中國人沒有靈魂的概念。按照中國儒家文化的傳統,子不語怪力亂神,中國人心目中所講的靈魂就是鬼魂。

那么,究竟什么是靈魂呢?我給靈魂下了一個定義:靈魂,就是一個人情感、良知、意志和精神的隱性體現,用英語說就是Spirit(精神)。《圣經》上說,神用地上的塵土造成人型,把氣吹進它的鼻孔里,那人就成了有生命的活人,名叫亞當。因此從宗教的角度講,靈魂就是附著在人的肉身上的來自上帝的氣息。

我們可以想象,比如說人們常說的寫作中的靈感,這靈感來源于哪兒?他必須要有一種上帝的氣息,有一種神圣的氣息,這個人才是真正有靈魂的人。“靈”的希伯來語原意叫ruach,就是可以升降的氣和風,后來引申為“血”,意味著生命或人的氣質,指人的肉體死亡后仍然存留的東西,就是氣質。

大家試想一下,再過幾十年,可能我們都不活著了,如果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可能死后誰也不會記下他的名字,但是有一個人,他留下了他的智慧和思想,那么他就留下了靈魂,他的靈魂還活著。就像馬克思,就像弗洛伊德、愛因斯坦,這些人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比如我們平常說的,這個女子為什么那么有氣質呢?就是她有某種精神,這種精神既可以描述又無法描述。那么我們又說了,這個女子長得特別漂亮,但是沒有氣質,那就是說沒有精神,就是沒有靈魂。沒有靈魂可以讓一個活物看起來就像死的東西,所以說靈魂這個東西是很重要的。

沒有靈魂的人是可怕的

猶太人的教育智慧,首先就是引導人們靈魂和心靈的升華。因為猶太教中所有的律法都是情感的產物,引導人趨向善良、正義和上帝。

我們目前的教育體系中可能沒有任何一門課是培養靈魂的教育。這個問題比較復雜。哲人亞里士多德也談到過靈魂和肉體的關系,肉體的生存即靈魂的生存,靈魂是生命的委托者和主人。

當然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那么,靈魂的本質是什么?靈魂的本質就是利己、良心和自省,因為只有有自省能力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本我就像弗洛伊德說的那樣,人的本我就是指人的本能。自我就是人格的積極控制、觀察以及學習的功能和人的社會屬性。超我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所習得的道德理想、社會戒律和規范。每個人都應具備本我、自我和超我。

按照馬斯洛的理論來說,人存在的核心是充分發揮人的潛能,對于食物、水果這樣的物質需求是人的本我,然后對生活和安全、榮譽的需求是自我,對社會的價值和意義的需求是超我。明白了每個人都具有這三種東西,研究一個人應該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就簡單了。

當一個人成功地滿足了本我和自我的需要以后,如果還沒有對美、真理、正義進行探索的話,他就很可能變得很空虛、很無聊。因此,一個人是需要靈魂的,是需要超我的,是需要精神的。但人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性中有很多原惡,最寶貴的精神是自省和懺悔。自省是對社會和他人,懺悔是對上帝和造物主。一個人一旦有了自省的精神以后,他就會對現實具有更強的洞察力和審視能力,思想情感以及行為就具有更大的社會性,并且能夠以問題為中心,對社會產生更多的神秘體驗,從而上升至寬厚的人文情感,并產生民主的性格以及強烈的道德感。

所以,沒有靈魂的人是可怕的。

金貝克:我錯了

前段時間,我看了一本書名叫《我錯了》。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一個牧師叫金貝克。20世紀80年代末,他辦了個福音教會,這個教會最輝煌的時候每年得到的捐款就在1.6億美元以上,當時下設很多五星級賓館,每家賓館光客房就500多間。金貝克的夫人叫黛咪,長得非常漂亮,他們共同主持一個電視脫口秀節目,非常火爆,深受歡迎。當時美國的各大電視臺每天都放他們這個節目。在他們事業最輝煌的時候,據說美國的幾個總統,比如卡特,在競選的時候都去找他,目的就是希望得到金貝克的支持,可見金貝克當時的社會影響力有多么大。那些總統和基督教人士對他都非常尊重。

就在這個時候,他的夫人出了軌,跟另外一個男主持人有一點曖昧關系。雖然是牧師,金貝克還是不能接受這個現實,這件事情導致他們夫妻關系不和。為了報復妻子,有一天他接受了一個女演員的約會,他們一起吃了飯,兩人聊得特別開心,之后就去開了房。

據金貝克后來說,當時他和這個女演員在房間里只發生了15分鐘的故事,而且也是這個女演員自愿的。誰也想不到,就是這15分鐘的故事導致后來發生了一系列的后遺癥。

在發生了這個事情之后金貝克內心很痛苦,因為他要面對那么多觀眾,去給人布道。每當他站在上面跟人們講人的道德和責任的時候,他就想到了這個事,他就想:我自己現在仍然自私、撒謊、懶惰,我有什么資格給大家講課?我天天跟人家講: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這是普通人;我的是你的,你的是我的,這是愚蠢人;你的是你的,我的也是你的,這是圣人;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這是壞人。結果我老想把你的當成我的,這個時候我還有什么資格去給大家布道,去講課呀?

看到這里我在想,我們有的學者、老師、教授,天天給別人講《論語》,講《圣經》,講這個講那個,自己在品德上都應該接近或追求完美。因為這是一種布道,不僅僅是一門課程,不是你是專家學者你懂這門課你就有資格講。而是你本身就應該是一個踐行者,你在講你的理論的時候必須跟實踐相結合,所講應該是你自己能夠奉行的。如果連你自己都不奉行或做不到,你給人家講你就等于是在撒謊。

正如金貝克在這本書里講到的那樣:“我可以欺騙別人,認為別人不知道我的行為。但是每當夜晚我躺在自己的床上,面對上帝和自己的良心和靈魂的時候,我還能騙我自己嗎?我能告訴自己,我跟這個女人沒有上床嗎?我能告訴自己,我沒有犯罪嗎?”他很痛苦。所以他后來找其他牧師給他進行心理治療,但心理治療也解決不了問題。一個偉大的牧師竟然做出這樣的事,這是不能被上帝原諒的。

兩個月以后,那個女的去揭發他,說金貝克強奸了她。這個時候,他們教會的財產還很多,教會里有另外一個牧師,是個很不地道的人。就是這個牧師,一直想搶奪金貝克在教會里的位置,于是就借機把這個事給炒大了。結果大家可想而知,金貝克因此一夜之間身敗名裂。

接著他內部的人搞他,對他進行法律起訴,除了強奸以外還起訴他貪污公款1.6億美元,于是法院就把他抓起來,一紙判決判了他45年有期徒刑。就這樣,一個曾經跟總統稱兄道弟非常受人尊重的偉大牧師,一夜之間就成了階下囚。

進了監獄的金貝克在最初的時間里,幾乎每天都是以淚洗面。他想,人人都說我是上帝的仆人,我為上帝服務,為什么我現在進了監獄上帝卻不關照我呢?

他非常痛苦,同時開始反省自己,并主動要求去打掃廁所。因為在監獄里,犯人如果每天干別的活的話就要勞動一整天,但是打掃廁所只需要每天上午工作4個小時,打掃完下午就不用勞動了。他為了能有時間看書,愿意每天上午打掃4個小時廁所。想想看,一個曾經顯赫一時的偉大牧師在監獄里打掃廁所,而且整整打掃了4年,那是一種什么感覺?

所以金貝克說了這樣一句話,他說,以前我雖然是牧師,但是我并沒有真正認識上帝,只有在監獄里進行靈魂反省的這些日子里,我才真正認識了上帝,但是上帝可能再也不會理我了,他已經拋棄我了,因為我曾經拋棄過他。

他很痛苦。美國的監獄跟中國的監獄不同,雖然生活條件還不錯,但是同性戀特別多。有一部美國大片叫《肖申克的救贖》,里面安迪就被同性戀強奸了兩回。金貝克也是,常常受到同性戀的騷擾,想到這個事他就恐懼得受不了,一度想到過割腕自殺。這時候,美國的一些牧師就來看他,安慰他,還有好多人給他寫信安慰他。

這還不算,比這更讓他痛苦的還有另外兩件事。

第一件事情,他13歲的兒子由于受不了父親坐牢這個打擊就出去流浪了,而且這么小就跟一個女孩同居;還有他19歲的女兒也跟別人私奔,結婚生孩子去了。第二件事情,他的夫人黛咪,在他剛進去的時候每天還跟他通話(美國的監獄跟中國不一樣,犯人每天都可以跟家人通話),他還有點安慰,但是過一兩年以后發現話越來越少。那時,他最好的朋友陪著他夫人一起幫他上訴,想翻案說他是被冤枉的。后來有一天他的夫人跟他說,要跟他這個所謂的最好的朋友結婚了。

事情至此,一個曾經非常幸福的家徹底破裂了。在這種情況下,金貝克該怎么辦呢?他每天在反省,每天都讀《圣經》懺悔,問上帝會不會拋棄他。

上帝沒有拋棄他。他的這個案件在美國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后來有幾位律師出面為他申冤,甚至連哈佛大學的法學教授也站出來研究他這個案例,覺得這樣對待這個牧師是不對的。美國這么完善的法律對這樣一個還不能確定罪名的“犯罪”,怎么能判45年呢?于是發生了后來的兩次開庭。

第一次開庭原以為他可以被釋放了,結果改判為18年;第二次開庭哈佛大學的教授為他辯護又改為8年,8年他已經坐了4年,再坐1年牢就可以被保釋出去了。就是說金貝克因為一場“一刻情”導致妻離子散,還無端坐了5年監獄。

這中間又發生了幾件事。金貝克的女兒來看金貝克,女兒很好,為他生了一個小外孫。兒子跟那個女孩同居了幾年后也覺得很無聊,便回來了,這時候兒子已經十六七歲了。兒子來看他,跟他整整待了一天,他覺得特別溫暖。兒子說是在他最忙的時候他幾乎每天都沒有時間陪兒子,現在兒子跟他說:“爸爸,我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能夠就像今天這樣,我依偎在你的懷抱里,膩著你體會一下真正的父愛。”

在座的各位,試問天下的父親,聽自己的兒子講出這樣的話的時候,多少父親還不得趕快回家陪兒子啊。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太快了,我們有多少人就是沒有時間陪家人,一個月連一天的時間都抽不出來陪自己的孩子!孩子是需要愛的,是需要父母的愛的。

當父子再次相見,兒子問他爸說:“聽別人說我媽媽跟別的叔叔好上了,要跟你離婚是真的嗎?”金貝克說:“不是,她沒有說,我不知道。”最后兒子問他媽了,他媽告訴兒子說是真的,然后兒子說要跟媽媽斷絕關系。他恨媽媽,恨媽媽不該在爸爸最痛苦的時候拋棄了他。對兒子的責怪,媽媽解釋說:“你還小,我不作解釋。”

就在這個時候,金貝克的敵人——就是之前陷害他想要取代他位置的那個牧師也開始懺悔了,他很痛苦,提出要來看金貝克。他就跟兒子說了這個事,他問兒子見還是不見,兒子堅決不同意見那個牧師。然后他跟兒子說:“這樣吧,要不你替我去見這個叔叔,在見到這個牧師叔叔以后,你認為爸爸值得和他見面的話,那么爸爸就再見面;如果你認為不值得的話,爸爸就不跟他再見面。”兒子同意了,于是就代替金貝克跟這個牧師去見面,見面后他的兒子對這個牧師進行討伐。他說:“是你破壞了我們的家庭,讓我爸坐牢,從小讓我失去了父愛,讓我爸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兒子指責了整整兩個半小時,這個牧師一句話也沒有說。罵完了,他的兒子對牧師說:“叔叔,謝謝你,讓我能夠寬恕你。”因為他罵完以后發現自己的內心特別地舒坦,他把積壓已久的憤怒發泄完了,然后告訴那個牧師:“我已經原諒你了,我已經寬恕你了。這是因為我爸爸在我臨來的時候告訴過我一句話,他說我們如果不寬恕我們的仇敵的話,將來上天堂的時候,上帝就不會寬恕我們。”

這就是寬容的本義。如果沒有信仰,讓你去原諒你的仇人你行不行?有沒有這種可能?什么時候我們才能寬容仇人?但是因為有了信仰的存在,他的思想發生了變化。他想啊,我現在不寬容我的仇人的話,將來走向天堂的時候上帝也不寬容我。他兒子也因此得到了成長。

這就是金貝克的故事。后來金貝克又出來布道了,有感于他自身的這些經歷,他寫了一本書叫《我錯了》。他在書中說,第一,錯了的是我,是我忘記了自我的反省和懺悔;第二,上帝原諒我了,我原來以為上帝拋棄我了,其實上帝沒有拋棄我,而是成全了我,中間發生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上帝在考驗我。金貝克的證道是非常有震撼力的。

因此,反省和寬容的品質對于一個人是很重要的,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品質。為什么我們一再提倡社會和諧呢,就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缺乏理解和寬容,社會才變得不和諧。

最近呼和浩特在修路,經常堵車,很多人沒有耐心,對此很是憤怒,不停地抱怨。我也遇到了堵車,甚至差點都誤了飛機,我就一直沒動怒,因為這個時候我就在想,要寬容啊,這是需要相互理解的,同樣是堵車,我心情就很平靜,不會因此抱怨和煩惱,因為我寬容這個世界。

再舉個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和美國都在制造原子彈,如果當時是德國首先研制成功的話,那么今天的世界格局肯定不是這樣。當時德國有一批偉大的物理學家,像盧瑟福、海森堡、愛因斯坦等,一個個都是重量級的物理學家,但是德國為什么就沒有研究出原子彈呢?其重要原因,就是他們對原子彈研究的投入不夠,德國投入了幾十萬塊錢,投入幾十個人;而美國呢,羅斯福總統投入幾百萬美元,在愛因斯坦的建議下成立了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動用了幾十萬人,投入20億美元的資金去研究。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33名科學家里有27個是猶太人,像奧本海默、特勒這些人都是天才,當時被德國趕走了,所以希特勒才失敗了。因為希特勒反猶,至少有2600名猶太教授先后逃到美國,后來這些人當中有27人先后獲得諾貝爾獎,而且成為美國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名校物理、化學、數學等學科最牛的教授。猶太人在這些領域里都是頂級的。

還有就是當時發明原子彈“鈾235”制造炸彈的時候,需要用到減速劑:一種是石墨,石墨用得很少;一種是重水,用量很大。德國人用的是重水,結果讓英國間諜給炸了。他們又在挪威建重水廠,又被英國間諜給炸了。所以,最后德國就沒有成功。如果德國當時也造出原子彈,后果不堪設想。

關于原子彈研制之謎,也有傳說就是德國物理大師海森堡等人,為了反對納粹故意消極怠工。1945年美國人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了兩顆原子彈,一顆叫小胖子,一顆叫小男孩,當原子彈爆炸后蘑菇云升起的時候,愛因斯坦倒在沙發上痛苦地大叫一聲,他覺得他對人類犯了罪。愛因斯坦這個人非常了不起,他絕對是天才,他不僅是物理學家,還是教育家,也是思想家,而且小提琴拉得非常好,值得稱贊的是他的自我反省意識。愛因斯坦說:“我每天成百上千次地提醒自己,我是不是過多地占用了別人的勞動成果?自從出名以來我變得越來越笨。”

當然這是一種社會現象,很多人一成名就變得離自己越來越遠,變得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哈佛大學教授抄襲事件

近期又發生一個抄襲事件,就是汪暉抄襲事件。南京大學王彬彬教授批評清華大學教授汪暉,說他的著作有抄襲現象,汪暉基本上沒說話,后來聽說他要起訴王彬彬。我們的大學其實還是沒有慎重對待這個問題,也缺乏這方面的經驗。汪暉抄襲事件里有一個引申出來的重要問題,就在于什么是抄襲,什么情況下我們才可以引用別人的思想。我自己也寫書,我引用別人多少材料才不算抄襲,這個必須要規范化,否則汪暉抄襲這個事件就白白發生了,因為對這個事件的處理沒有帶來多少社會教育意義。

美國哈佛大學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哈佛大學法學院有一個教授叫卻伯,這個人是一個猶太人。哈佛大學總共有19個終身榮譽教授,卻伯就是其中之一。他是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的老師,奧巴馬是他的得意門徒。另外,他還是美國哈佛大學排名第一的著名憲法學教授。卻伯與中國有一個淵源,那就是1941年出生于上海。但是,2004年10月風云突變,美國保守派喉舌《旗幟》周刊指控卻伯教授抄襲別人19個單詞,而且是板上釘釘無可辯駁。這個時候,第一,這位卻伯教授站出來真誠向學術界致歉。第二,哈佛大學的第27任校長薩默斯及法學院院長卡根教授,他們也都是猶太人,宣布成立由哈佛前校長博克牽頭的三人委員會,對此事進行了半年的調查,最后認為他是學術違規,不構成抄襲。雖非有意為之,引用了別人19個單詞,只是沒有注明出處,不予處罰。但是這個事件對卻伯教授有很大的影響,那就是他永遠無緣成為美國的終身大法官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善县| 满洲里市| 邵武市| 苍山县| 迁安市| 花莲县| 册亨县| 彭泽县| 曲松县| 玉树县| 盐城市| 象山县| 岑溪市| 荥经县| 同德县| 安国市| 五常市| 济宁市| 泸定县| 左云县| 扎赉特旗| 启东市| 芮城县| 长春市| 长寿区| 马山县| 江门市| 西林县| 桃源县| 汉川市| 宜春市| 肥西县| 宜兴市| 北京市| 宣威市| 安远县| 大同县| 精河县| 石门县| 安宁市|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