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沒有機會那就創造機會
- 大唐第一經紀人
- 浮光二白
- 3099字
- 2019-08-09 07:00:00
“這需要沐浴更衣焚香設案臺嗎?”林烽問道。
林監看了一眼林烽“旨意簡單,就不要弄這些繁瑣的東西了。”
崔琪兒從林烽身后出來,拜到在地:“民女崔琪兒接旨。”
林監打開一卷黃色的卷軸,開始讀到:
門下:罪民崔儉,進獻祥瑞印刷術,造福萬民,赦其罪行,家眷復為庶人,家產發還……詔書如右,請奉。詔付外施行。
中書令韓行一,中書侍郎詹長華,中書舍人管言
書令史
元和初年正月五日下。
林烽趁著這老太監在宣讀圣旨,偷偷問李知府:“這林監是個什么官啊?”
“圣上身邊的大紅人,從二品,掌管秘書監,主管全國的所有檔案,只要帶文字的都歸他管。”
“這么厲害。”林烽看著這太監,眼珠一轉,便想打他主意。
如果把記錄紙推銷給他,讓他去推廣,那整個檔案室內的資料豈不是刻到我腦子里來了?
圣旨宣讀完后,崔琪兒淚眼朦朧的接過圣旨。
林監也打算離開此地。
林烽忙叫道:“大伯遠道而來,宣旨之后,身心疲憊,何不入店休息一番?”
“你叫我什么?”林監笑瞇瞇的看著他。
“放肆,哪里來的小子,竟敢胡亂攀親?”一旁的守衛頭領怒視林烽。
“我叫林烽,就是這家書肆的主人,也是崔琪兒未來的夫君,聽聞欽差也姓林,故倍感親切,不覺便叫出大伯,還請大人原諒。”
“那我就進去討一杯水喝。”林監對一旁的統領說道:“今日中元佳節,人家新店開業,你把人都撤了。”
林烽對林大江使了個顏色,還做了一個數錢的小動作。
林大江會意,忙拿著一包碎銀出來遞給林烽。
林烽悄然遞給那統領:“我生平最佩服你們這些當兵的了,天氣冷,你們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這些銀子讓兄弟們去茶肆喝喝茶,找個姑娘捏捏肩,放松一番。”
統領顛了顛布袋,臉色才稍有緩解,對手下說道:“你們先去休息一番,我陪著林監。”
林監自己走進了書肆,林烽等人趕緊跟上。
“你們還不快給我出去,難道想行刺欽差?”那統領見書肆內還有不少顧客,怕出事,準備把人都趕出去。
那些書生們一看是個大官,嚇得手忙腳亂。
“無妨,我就喜歡看著讀書人。”林監一邊說著一邊在書肆觀看,林烽跟在后面隨時解答。
李知府、龔同知和徐縣令都排在后面。
這些書生經此一鬧,哪里還有心思買書啊,都出了門,在外面觀望。
“你這書肆布局和我秘書監相差無幾,也是這樣一排排書架,尋找起來也方便。”
林烽答道:“我這小小書肆怎能和秘書監相比,我這是小打小鬧。”
林監半瞇著眼,一副笑面虎的樣子“小子,把我叫進來,不只是想要我看著書架吧?”
林烽也笑了“果然一切都瞞不過林監,小子只是想打聽一下,這祥瑞之術,在宮里是什么反應?”
“你小子竟然這么大膽,連圣人的意思都敢打聽,就不怕殺頭嗎?”林監見他竟毫無懼意,便覺得此子有趣,干脆告訴他“圣人的評價是,此術匠工氣息濃厚,難登大雅之堂。”
林烽沒想到這么厲害的印刷術竟得到如此低的評價。
林監見他頗為沮喪,安慰他道:“在廟堂之上,書寫圣旨都是布帛,重要信息甚至用玉簡,即便是用紙,但也不會用到印刷術。所以圣人評價也很中肯,此術只能用在下乘之處。”
林監從書架拿起一本書翻了幾頁:“這就是印刷術印出的書?有點意思,特別是如此形式,把書頁裁成這般大小,節省了不少空間,或許我秘書監可以學習一二。”
林烽心想,那些高官當然用不到印刷術,便問道:“不知其他人對這印刷術是何看法?”
林監見他還糾結于這事,把書一合,沉聲說道:“你運氣好,遇到我,如果是別人,怕是你現在已經被捉拿下獄了。”他回頭看了看四周,見其他人都守在遠處,低聲說道:“盧翁極力建議,恢復崔氏女五品出身,被左右相一同反對,摁住奏折沒能呈報給圣上,所以只是恢復庶人,發還家產。”
這時,崔琪兒也端著茶杯過來了,雙手奉上熱茶。
林監沒有接茶,在林烽肩上拍了拍:“此女不錯,你好好待她!”“我還趕著回京復命。”
說完就準備出去。
林烽可是不放過任何機會的人,怎能讓他就這樣走了。
“林監請留步。”林烽讓林大江派人把后院的幾個大箱子抬了過來。
“你想向我行賄?”林監終于不再笑呵呵。
“這不是行賄,這都是書!”林烽打開一個個箱子。這些本來是準備發往各縣去批發的。
“這些書,愿以五折批發給林監,林監可去都城賣給各書肆。”
“雖然這不值幾個錢,但干凈,不臟!”
林監微微動容,這小子確實對他胃口,送禮都這么清新脫俗,這確實不是臟錢。
他把箱子一蓋,道:“你還是自己留著吧,我不缺錢。”
“林監,有些人不重視此法,但我們自己不能輕易放棄,請給自己一個機會,給印刷術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林烽說到后面,聲音都有些發顫,唾沫橫飛,顯然內心情緒噴發。
林監聽了,兩眼和他對視,良久,大笑道:“和我說如此放肆之詞的,不止你一個,但你是最年輕的一個!”然后嘆息一聲,“是啊,別人不給我們機會,難道我們不會創造機會嗎?”
林烽聽到這里,才松了一口氣,大口大口的呼吸著,剛才這一賭,他賭贏了。
這太監掌管秘書監,和書本文字打交道最多的官,就不信,他看不到印刷術的前途。
幾大箱書和白紙被搬上馬上,隨著林監朝北而去。
隨著林監的離開,書肆又恢復了往常的熱鬧。
徐縣令送走林監之后,又返回書肆,對林烽說道:“這下欽差走了,我們之間也一刀兩斷,要是再讓我知道你打著我的名號,在外面欺負人,就別怪我翻臉了。你知不知道,剛才那幾家商賈準備攔住欽差告狀,好在被我提前攔截了。”
“你這是過河拆橋。”林烽都覺得好笑,這徐縣令有點像一個小孩子啊,還特地來警告他。
“本以為獻上祥瑞能立一個大功呢,沒想到只給我們的考評評一個上上,本官很生氣!”
林烽把手搭在他肩上,在他耳邊說道:“你過河拆橋也沒關系,反正圣旨已經下了,你也不怕我亂說了。但,我已經攀上林監的大樹了。”
“你!你小子莫不是在騙我?”徐縣令也不是很確定,畢竟林監和這小子單獨待了那么久,走的時候還非常高興,難道真被這小子攀了一門高枝?
“信不信隨你!”林烽話一轉,問道:“我今天可是按照你們的意思說了,那王主簿呢?”
“王主簿嘛。操勞過度,讓他回去歇息了。”
“你可是說過把他交給我處置的。”
“我說過嗎?可能你聽錯了吧。”徐縣令也扶著林烽的肩膀,在他耳邊說道:“王主簿再怎么樣,也是個官,雖然只有九品,但能搬倒他的要么是更大的官,要么是唐律。你有本事叫那林監出面,或者在唐律的范圍內,斗垮他。”
林烽眼中閃過一絲危險桀驁的光芒“那你可得小心了,最好別和他扯上關系,就怕他把你也拉入大獄!”
眾人走后,林烽心中想著今天發生的一切。
官員怕他在欽差面前亂說,所以縱容他。今日林監傳旨之后,徐縣令的態度來了個180°大轉彎,顯然他已經失去了利用的價值,被無情拋棄了。但又怕他真和林監搭上關系,所以給他一個選擇題:你真和林監有關系,就讓林監把王主簿辦了,如果你們關系沒有那么鐵,你自己想辦法用唐律來搬倒王主簿。
‘這個徐縣令在投鼠忌器,他居中調停,享漁翁之利。’
林烽摸著下巴,笑道:“既然你想作壁上觀,那我把你也拉下來。”
“小六子,快把今日發生的事情傳播出去。”
一時間整個衡州城流言四起:
“你聽說了嗎?林家竟然是秘書監的林監是遠房親戚,我都聽見林大郎呼林監為大伯了。”
“可不是嘛,就連我們的縣太爺在送走欽差之后,特地到林家書肆討好林大郎,我親眼看見林大郎和縣太爺勾肩搭背呢。”
“看來,上次傳言的林大郎坐縣太爺的位置是真的了。你們沒瞧見嗎?林家書肆的凳子就是仿照縣太爺的位置打造的。”
“那我以后要多去林家書肆坐一坐椅子,沾點官氣,保證高中!”
“去林家書肆就對了。我告訴你們一條絕密消息,你們可不能告訴別人了。”
“那欽差走的時候,從林家書肆帶走好幾箱書,那可是秘書監啊,這已經不是暗示,這是明示了。”
“什么意思?我聽不懂啊。”
“唉,你這榆木腦袋,還是別去科考了。這都看不懂嗎?很顯然,今年科考的題目,就在這些書里,所以我們去林家書肆買書,總能押對題吧?”
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