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的邏輯構造(二十世紀西方哲學譯叢)
- (德)魯道夫·卡爾納普
- 620字
- 2019-08-16 18:02:35
第二章
對象種類及其關系概述
第17節 對象種類對于構造理論的意義
在本章中我們不做新的研究,只是按其為人們所熟知的有代表性的特性對各種不同的獨立的對象種類作一概述,并對這些對象種類之間的一些關系作一討論,這些關系或者曾經引起了形而上學的問題(如心理物理的關系),或者對于對象種類之間邏輯的認識的關系,從而對于構造理論的問題(如表達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構造理論的目的在于建立一個對象系統,因而對象種類及其相互關系問題對于它是非常重要的。這里要指出的各種區別和關系,特別是各種“對象領域”的區別,最終必然表現在我們要構造起來的那個系統中。關于對象種類問題的考察對于我們的構造理論的形式特別重要,因為正是在這里我們提出了這個論點:一切對象概念都可能從一個唯一的共同的基礎推導出來。
我們在后面所要敘述的構造理論不是從本章所談的事實和問題出發,而是完全以這種構造為開端的。只是在這個構造系統的某些階段上,我們才考慮某些這類的事實情況,把它們作為判斷構造系統最終結果的最重要的檢驗標準。但是,另一方面,這種構造理論將導致這樣一個結果,即:此處所述的問題在這個新構造的對象系統中根本不出現,因為問題被弄復雜了,搞混亂了,并非由于事實本身是錯綜復雜的,而是由于某些傳統的概念混亂造成的。(因此對本章論斷的異議最好放到后面這些論斷用于構造系統時再談。)
本章較前一章更帶有純粹預備的性質,因此可以略過而不致影響后面幾章所論述的構造理論的聯系,不過,第20、22、25節中一些帶有根本性的討論則是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