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的邏輯構造(二十世紀西方哲學譯叢)
- (德)魯道夫·卡爾納普
- 517字
- 2019-08-16 18:02:33
第9節 對若干哲學問題的澄清(本書第五部分)
在第五部分中,我們將對若干傳統的哲學問題指出,就這些問題屬于(理性的)科學范圍之內而言,如何可能利用構造理論予以闡明。不過這里討論的問題只是作為說明方法的例子,而不作詳論。
我們首先(第一章)討論關于本質的一些問題,尤其是關于同一性、心物二元論、意向性和因果性的問題。
第二章試圖闡明心身平行論問題。
然后(第三、四章)我們討論實在問題。我們將指出,構造理論是想回答這個問題的各種哲學派別(實在論、唯心論和現象論)的共同基礎,只有超出了構造理論的范圍而進入形而上學的領域,這些派別才有分歧。
最后一章(第五章)討論科學的任務和限度,并要求把科學和形而上學明確地劃分開來。
(1) gegenstands theoretisch按字面應譯為“對象理論的”,現據英譯本譯為“本體論的”(ontological)。——譯者
(2) Geistigen,我們在這里譯為“精神的”,但卡爾納普所謂Geistigen與個人心理的東西不同,包括社會群體、國家組織、典章制度、倫理風俗等等,英譯本譯為“文化的”(cultural),中文譯為“人文的”或許更切近原義。德文中Geisteswissenschaft實指人文科學,此處Geist乃包括社會人文的各個領域。因此可將Geistigen譯為“人文的對象”。但為了保持Geistig在德國哲學中與個人心理有別的特有的精神的含義,我們仍直譯為“精神的”。——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