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的邏輯構造(二十世紀西方哲學譯叢)
- (德)魯道夫·卡爾納普
- 7字
- 2019-08-16 18:02:32
第二章
研究計劃
第6節 預備性的討論(本書第二部分)
本書第二部分是為構造理論做準備的。因而這一部分的討論并不以構造理論關于統一的構造系統之可能性的基本觀點為前提,而只是說明構造理論當前的科學地位,或更確切地說,它的本體論的地位(1)。
第二部分的第一章將說明結構(就一種關系的純粹形式上的意義而言)這個重要的概念并試圖指出其對科學具有的基本的重要意義。我們將證明,根據純粹的結構特性(也就是說根據關系或關系結構的某種形式的邏輯的特性)來描述一切對象的特征,并從而把一切科學命題都轉換為純粹結構命題,在原則上是可能的。
在第二章中我們將按其特點、差異和相互關系簡略地討論最重要的對象種類,尤其是物理的、心理的和精神的(Geistigen)(2)對象,而且我們并不是以構造理論的觀點和語言,而是以通常的觀點和經驗科學的(實在論的)語言來進行討論的。在某種意義上,通過這種討論,我們對建立構造系統所需用的材料會得到一個概略的了解,因而這個系統在材料方面就有一個任務,即要求為所有這些被提供的材料在這個體系中安排一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