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版序所引書目(1966年)

這是我在第二版序中提及的我和其他哲學家發表的著作目錄。有關卡爾納普、維也納小組和邏輯經驗主義的書目可見于:艾耶爾的《邏輯實證主義》(66頁),巴羅內的《魯道夫·卡爾納普》(4頁),戴爾·普拉主編的《哲學史評論雜志》(17頁),費格爾的《“心理的”和“物理的”》(14頁),希爾普主編的《卡爾納普哲學》(54頁)。

艾耶爾(Ayer,Alfred J.)主編

《邏輯實證主義》(Logical Positivism,Glencoe,Illinois,1958)

巴羅內(Barone,Francesco)

《魯道夫·卡爾納普》(Rudolf Carnap),Torino,1953。根據《哲學》(Filosofia)1953年,第4期,第353—392頁翻印。

《邏輯的新實證主義》(Il neopositivismo logico)Torino,1953。

卡爾納普(Rudolf Carnap)

《語言的邏輯句法》(Logische Syntax der Sprache),Wien,1934。

“可檢驗性和意義”(Testability and Meaning)載《科學哲學》(Philosophy of Science),1936年,第3期,第419—471頁;1937年,第4期,第1—40頁。亦有單行本(New Haven,Conn.,1950)。

《意義和必然性,語義學和模態邏輯的研究》(Meaning and Necessity.A Study in Semantics and Modal Logic),Chicago(1947),增訂第2版,1956。

《符號邏輯引論,附有對其應用的特別考察》(Einführung in die symbolische Logik,mitbesonderer Berücksichtigung ihrer Anwendungen.),Wien(1954),第2次修訂版(1960)。

“科學的理論概念;一個邏輯的和方法論的研究”(Theoretische Begriffe der Wissenschaft;eine logische und methodologische Untersuchung.)載《哲學研究雜志》(Zeitschrift für philosophische Forschung),第4期(1960—61),第209—233頁和第571—596頁。A.Scheibal譯自費格爾主編的《明尼蘇達州科學哲學研究》(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第1卷(1956),第38—76頁。

“觀察語言和理論語言”(Beobachtungssprache und theoretische Sprache),載《辯證法》(Dialectica),第12期(1958),第236—248頁。重印于《邏輯:獻給貝爾內斯的研究》(Logica:Studia Paul Bernays dedicata)(科學叢書第34卷),Neuchatel,1959。

“思想自傳”(Intellectual Autobiography),載希爾普編《卡爾納普哲學》。

“回答和系統解釋”(Replies and Systematic Expositions),載希爾普編《卡爾納普哲學》。

“費格爾論物理主義”(Herhert Feigl on physicalism),“回答和系統解釋”之§7,載希爾普編《卡爾納普哲學》。

“艾耶爾論他人的心”(A. J. Ayer on other minds),“回答和系統解釋”之§8,載希爾普編《卡爾納普哲學》。

“古德曼論《世界的邏輯構造》”(Nelson Goodman on “Der logische Aufbau der Welt”),“回答和系統解釋”之§21,載希爾普編《卡爾納普哲學》。

戴爾·普拉(Del Pra,Mario)主編

《哲學史評論雜志》(Rivista Critica della Storia di Filosofia)1955年,第10期,Ⅴ—Ⅵ分冊為關于卡爾納普的合刊專號。

費格爾(Feigl,Herbert)

《明尼蘇達科學哲學研究》(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第1卷(1956),第2卷(1958)。(這兩卷是費格爾與他人合編)。

“‘心理的’和‘物理的’”(“The‘mental’and the‘Physical’”),載《明尼蘇達科學哲學研究》,第2卷。

“物理主義,科學的統一和心理學的基礎”(Physicalism,unity of Science and the foundations of Psychology),載希爾普編《卡爾納普哲學》。

古德曼(Goodman,Nelson)

《現象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Appearance),Cambridge,Mass. 1951。

“《世界的邏輯構造》的意義”(The Significance of “Der logische Aufbau der Welt”),載希爾普編《卡爾納普哲學》。重印于S. Hook編《在工作著的美國哲學家》(American Philosophers at work),New York,1956。

耶恩森(J?rgensen,J?rgen)

《邏輯經驗主義的發展》(The Development of Logical Empiricism),《統一科學百科全書》(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Unified Science),第2卷,第9冊,Chicago,1951。

克拉夫特(Kraft,Victor)

《維也納小組:新實證主義的起源》(Der Wiener Kreis. Der Ursprung des Neupositivismus),Wien,1950。

希爾普(Schilpp,Paul A.)主編

《卡爾納普哲學》(The Philosophy of Rudolf Carnap),《在世哲學家叢書》(The Library of Living Philosophers)之一,1964。

斯特格繆勒(Stegmüller,Wolfgang)

《現代哲學主要思潮》(Hauptstr?mungen der Gegenwartsphilosophie),第2版,Stuttgart 19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盖州市| 蒙山县| 许昌市| 于田县| 永兴县| 忻州市| 彝良县| 长岭县| 张家界市| 康保县| 石棉县| 汉阴县| 河东区| 永泰县| 全南县| 芒康县| 合山市| 射洪县| 盈江县| 大关县| 桂平市| 兴化市| 郓城县| 驻马店市| 凭祥市| 罗田县| 华安县| 怀柔区| 仁布县| 大埔县| 礼泉县| 邓州市| 家居| 普兰县| 庆元县| 措美县| 巴南区| 华安县| 白银市| 大渡口区| 调兵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