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會計準則實務應用精解:會計科目使用+經濟業務處理+會計報表編制
- 企業會計準則編審編委會
- 2436字
- 2019-12-27 14:33:45
2.7 其他應收款
其他應收款是指除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包括各種應收的賠款和罰款、備用金、為其他方墊付的費用、出租的包裝物租金等。
2.7.1 應收的各種賠款和罰款以及收到相應款項
1.業務概述
應收的各種賠款包括因職工失職給企業造成一定損失而向該職工收取的賠款,或因企業財產等遭受意外損失而向保險公司收取的賠款等。
2.賬務處理
該科目借方登記其他應收款的增加數,貸方登記其他應收款的收回數及確認的壞賬損失數,余額一般在借方,表示尚未收回的其他應收款數額。
當企業發生應該收回的賠償以及罰款時,應根據實際金額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或“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編制會計分錄如圖2-28所示。
圖2-28 應收的各種賠款和罰款
當企業收到應收的其他應收款時,應根據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科目。
3.案例解析
【例2-25】 甲公司在采購過程中發生材料毀損,按保險合同規定,應由保險公司賠償損失30000元,賠款尚未收到,賬務處理如下:
借:其他應收款——保險公司 30000
貸:材料采購 30000
上述保險公司賠款如數收到,賬務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30000
貸:其他應收款——保險公司 30000
【例2-26】 甲公司庫存的一批存貨因自然災害被毀損,經保險公司確認,企業應向保險公司收取賠款20000元。根據有關索賠憑證,賬務處理如下:
借:其他應收款——保險公司 20000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30000
2.7.2 撥付備用金
1.業務概述
備用金是指為了滿足企業內部各部門和職工個人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而暫付給有關部門和人員使用的備用庫存現金。
為了反映和監督備用金的領用和使用情況,應在“其他應收款”科目下設置“備用金”二級科目,或設置“備用金”一級科目。
根據備用金的管理制度,備用金的核算分為定額備用金和非定額備用金兩種情況。定額備用金是指根據使用部門和人員工作的實際需要,先核定其備用金定額并依次撥付備用金,使用后再撥付庫存現金,補足其定額的制度。非定額備用金,也稱一次性備用金,它是指為了滿足臨時性需要暫付給有關部門和個人的庫存現金,使用后實報實銷的備用金制度。
2.賬務處理
領用備用金時,借記“其他應收款——備用金”科目,貸記“庫存現金”科目。編制會計分錄如圖2-29所示。
圖2-29 領用備用金
3.案例解析
【例2-27】 甲企業某生產車間核定的備用金定額為5000元,以庫存現金撥付。賬務處理如下:
借:其他應收款——備用金 5000
貸:庫存現金 5000
2.7.3 為員工墊付各種費用
1.業務概述
在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中常常會為職工墊付水電費、應由職工負擔的醫藥費、房租費等,產生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的款項。
2.賬務處理
當發生應向員工收取的代墊款項時,應該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編制會計分錄如圖2-30所示。
圖2-30 發生應向員工收取的代墊款項
3.案例解析
【例2-28】 甲公司以銀行存款替副總經理張某墊付應由其個人負擔的醫療費5000元,擬從其工資中扣回,賬務處理如下:
(1)墊付時。
借:其他應收款——張某 5000
貸:銀行存款 5000
(2)扣款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 5000
貸:其他應收款——張某 5000
2.7.4 應收的出租包裝物租金
1.業務概述
企業對于能夠長期周轉使用的包裝物,一般要求使用單位在用完后歸還企業。其中有的包裝物采用出租方式,有的包裝物采用出借方式,出租包裝物收取的租金,作為企業的一項其他業務收入。
2.賬務處理
企業將包裝物出租給承租方時,根據應收取的租金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科目。編制會計分錄如圖2-31所示。
圖2-31 企業將包裝物出租給購買方
3.案例解析
【例2-29】 甲公司租入包裝物一批,以銀行存款向出租方支付押金10000元,賬務處理如下:
借:其他應收款——存出保證金 1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
租入包裝物按期如數退回,甲公司收到出租方退還的押金10000元,已存入銀行,賬務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10000
貸:其他應收款——存出保證金 10000
2.7.5 出租人有關經營租賃的會計處理
1.業務概述
租賃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經營租賃;另一種是融資租賃。在經營租賃下,與租賃資產所有權有關的風險和報酬并沒有實質上轉移給承租人,租賃資產的所有權始終歸出租人所有,因此出租人仍應該按自有資產的處理方法,將出租資產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上。
2.賬務處理
一般情況下,出租人應采用直線法將收到的租金在租賃期內確認為收益,或者采用其他更加合理的方法。應該注意出租人可能會對經營租賃提供激勵措施,如果出租人提供了免租期,企業應將租金總額在不扣除免租期的整個租賃期內按合適的方法進行分配,即免租期內應該確認租賃收入;如果出租人承擔了承租人的某些費用,出租人應將該費用從租金收入總額中扣除,將剩余租金收入在租賃期內進行分配。企業在確認各期租金收入時借記“應收賬款”或“其他應收款”等科目,貸記“租賃收入”科目。
企業應該編制會計分錄如圖2-32所示。
圖2-32 出租人確認租金
實際收到租金時,企業應該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賬款”或“其他應收款”等科目。企業應該編制的會計分錄如圖2-33所示。
圖2-33 實際收到租金
經營租賃中出租人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是指在租賃談判和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可歸屬于租賃項目的手續費、律師費、差旅費、印花稅等,應當記入當期損益。金額較大的應該資本化,在整個經營租賃期間內按照與確認租金收入相同的基礎分期記入當期損益。
企業應該編制的會計分錄如圖2-34所示。
圖2-34 出租人發生初始直接費用
出租人要定期對經營租賃固定資產按照類似應計提折舊資產采用的折舊政策計提折舊。如果存在或有租金,則在實際發生時記入當期收益。
3.案例解析
【例2-30】 2×18年1月1日,甲公司將一套大型閑置的生產設備租給乙公司。租賃合同規定:租賃期為5年,第1年免租金;第2年和第3年各支付租金20萬元;第4年和第5年各支付租金40萬元;租金總額共計120萬元。甲公司在租賃期的第1年和第2年應確認的租金收分別為()萬元和()萬元。
A.0、20
B.0、30
C.24、20
D.24、24
解析:D,在出租人提供了免租期的情況下,應將租金總額在整個租賃期內進行分攤,而不是在租賃期扣除免租期后的期內進行分攤。所以出租人應該將租金總額120萬元平均分攤到5年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