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維導圖攻略:快速上手與落地實踐
- 王健文
- 1550字
- 2019-12-20 19:12:29
第二節 導圖哲學:提升思維能力的超級武器
上一節說到,我們要養成符合大腦認知特點的高效思維習慣。而我們平時形容一個人思維能力很強,就是說這個人具有高效思維習慣。對待一個問題,有人會從A開始考慮,有人會從B開始考慮,有人則不知道從何入手,這就是思維習慣不同而導致做事方法不一樣的原因。
如果這個事件從A開始考慮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那么我們就認為這種思維習慣比較高效,或者說這類人的思維能力比較強。
為什么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思維習慣,我們要怎樣去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思維能力又要如何去提升呢?
精英人士快人一步的思維習慣
我們常常會對著職場精英舉起拇指,驚嘆道:“你是怎么想到的?”他們可能會說“我也不知道,想法突然就冒出來了,也許是經驗吧”。
的確如此,職場上的精英人士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經驗,他們的大腦已經形成了高效思維的習慣。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候,這些思維習慣就能讓他們如魚得水、輕松應對,而不必再花費時間去思考。
然而,對于很多職場新人來說,由于種種原因并沒有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導致表達不清晰、聽不明白、邏輯混亂等,給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舉個例子,一個經驗豐富、具有良好思維習慣的職場精英是怎樣看一本書的。打開一本書后,先看前言和目錄,從整體上把握這本書的結構,之后再進行相應內容的閱讀。
而大多數人拿到一本書后,習慣從頭看到尾,實際上這是非常低效的閱讀方式,精英人士絕不會這樣浪費時間,他們的思維習慣更加科學高效。
如果要養成職場精英高效閱讀的習慣,我們要怎么做呢?有人說模仿就行了。實際上沒這么簡單,職場精英看書的方式展現了他們的高效思維,簡單模仿并不會讓你得到快速提升,因為這是高效思維習慣產生的結果。這些精英人士往往具備很強的整體框架思維,不是我們把看書流程模仿一遍就可以了,關鍵在于學習他們的這種思維方式。當思維方式學會了之后,不僅是閱讀,我們的很多思考方式都會改變,做事方式也會改變。只有改變了底層的思維習慣,才能真正地改變我們自己,讓自己變得高效起來。
思維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思維養成比起某一個行為的學習和培養要難得多。然而不用擔心,通過科學系統的方式,每個人都可以養成高效的思維習慣。
思維導圖工具“逼”出好思維
我們在使用思維導圖的同時,會“被迫”養成高效的思維習慣。通過不斷使用思維導圖,你的思維能力就會得到培養和提升。一旦思維習慣養成,即使不用思維導圖,也能進行高效思考。
繼續以看書舉例,看一下思維導圖是如何不知不覺“逼迫”我們養成高效思維習慣的。
我們先來簡單認識一下導圖,下面是導圖的主干和分支。主干和分支上的內容之間是一種總分關系。
越靠近主干的分支概括性越強
思維導圖在閱讀分析的時候,必須先把主干的內容找出來。繪制思維導圖,必須先寫出主干位置的內容。
導圖繪制框架思維:先總再分
我們可以看到,其實這7個主干位置便是框架。為了按要求完成這種思維導圖,必須先把文章的框架找出來,這個過程就是在使用和培養整體框架思維了。
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中,還蘊含了很多其他高效的思維模式,在后面的章節中會逐一介紹。
經常使用思維導圖,也就是在訓練、提升你的思維能力。將來的某一天,你的思維能力提升了,能夠習慣性地使用思維導圖里面蘊含的思考方法,就相當于已經養成了高效思維的習慣,這個時候不再用思維導圖這個工具也沒問題了。現在有很多人,覺得思維導圖就是一個偽工具,沒有任何作用。不是沒作用,而是你不知道什么時候使用思維導圖,是你為了使用思維導圖而使用思維導圖。如果思維導圖的使用變成形式,變得刻板,你便很難用這個工具不斷改變和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關于思維導圖的使用和原理,在后面的章節會給大家詳細介紹。
思考與練習
你覺得你哪方面的思維能力較弱?你希望用思維導圖提升你什么樣的思維能力?把你期待的改變寫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