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企業生命的蛻變——股權激勵的策略

股權激勵與企業的生命周期

在我的課堂上聽我講股權激勵的學員,大部分是企業家,他們創辦企業或公司已經很多年了。

好多次,我在課堂上提問:“你們為什么來學股權激勵?”

很多企業家反饋:“公司經營前景不是太好,公司人才紛紛離職,聽說股權激勵能鎖定人才,所以就來了……”

其實,在我看來,進行股權激勵要根據自己的企業的實際情況。一般來說,企業的生命周期分為4個階段:初創期、成長期、穩定期和衰退期。

企業的生命周期始終左右著企業發展的軌跡,雖然不同企業的壽命有長有短,但各家企業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表現出來的特征具有某些共性。企業經營者只有了解這些共性,才能了解自己企業所處的生命周期,從而修正企業的狀態,盡可能地延長企業的壽命。

根據十幾年的股權實踐我總結出如下結論:凡是股權激勵比較成功的企業,都是在企業蒸蒸日上,也就是相當于一個人風華正茂時,就開始做股權激勵的。那些等到企業進入衰退期才做股權激勵的企業,是很難成功的,更別說留住人才了。

劉林是一家公司的管理者,前幾年企業生意興隆時,部分核心高管要入股公司,但劉總始終不舍得把股權分給大家。這幾年,整個行業滑坡嚴重,公司業績下滑、薪資降低,于是很多員工開始離開公司另謀高就。眼看著公司的人才紛紛離開,劉總覺得大事不妙,為了留住核心人才,提出讓這部分高管入股公司,想用股權激勵的方式留住部分核心人員,而此時,公司沒有錢,更沒有前景。

假如你是劉總的公司的員工,會花錢買公司的股權嗎?

答案自然是不會。別說讓員工花錢買公司的股權了,就是公司白送股權,也沒有人愿意接這個燙手山芋。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企業股權激勵類似婚姻,在婚姻中,男女雙方不管貧窮、富貴、疾病、災難,彼此相互扶持,有福同享,有難共當,白頭偕老,這才是正常的、和諧的婚姻。而不是雙方中的一方一旦一無所有或者有困難時,另一方就無情地拋棄對方或者夫妻中一方飛黃騰達了,嫌棄另一方……這些“忘恩負義”的行為,都是極端自私、不負責的。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在企業中,例如,一家企業的企業家在企業巔峰時期,把員工辛苦賺來的錢全部占為己有,不舍得給員工分股分錢;等到企業落難衰退難以經營下去時,又想著讓大家掏錢入股,和一家沒有前途的企業共渡難關……這種企業家就像婚姻中“忘恩負義”的一方,是極端不負責任的。

不管你是一位有多年經營企業經驗的企業家,還是一位剛創業的創業者,一定要深刻地明白一點:在企業中實施股權激勵,千萬不要等到遇到瓶頸的時候才做,而應該選擇在蒸蒸日上、業績驕人的時候做股權激勵,這樣等到企業遇到瓶頸或遭遇困境的時候,你前期做的股權激勵才會發揮重要的作用。

幾年前,我曾經服務過上海一家著名的房地產中介公司。后來,我帶著團隊回訪時,碰到該房地產中介公司的一位姓王的店長。

我對王店長的印象很深,別看他年齡不大,但業務能力很強,幾年前他就是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了,也是享受股權激勵的員工之一。

我在與王店長聊天時,無意中聽他講起有一家房地產中介公司想聘請他,由于他現在的年薪是30萬元,對方就提出年薪50萬元的待遇。

說實話,雖然同行業的薪酬待遇可能不一樣,但若是同樣的行業,同樣的職位,有人高出超過一半的年薪要聘請你時,說不動心是假的。

我就問他:“這么高的年薪,你是不是要考慮去呢?”

王店長笑著說:“我當然想去了,可是我去不了啊。”

我奇怪地問:“現在這個時代,跳槽已經是很正常的了,你為什么去不了呢?”

王店長如實說道:“你們前幾年不是對我們公司的高管做了股權激勵的咨詢嗎?我目前在負責的這家門店有股份,在公司隔壁的兩家門店也有一部分股份,這些股份在市場行情好時,每年能分到幾十萬元,比我的工資多很多;即使在市場行情比較差的年份,我也能分十幾萬元。我離開公司后,股權就被公司收回了。萬一我走后,市場行情變好了,那我不是得不償失了嗎?這些年在公司的奮斗也就泡湯了。”

我相信,在上面案例中的房地產中介公司,像王店長這樣業務能力強的高管有很多,他們也像王店長這樣有過被其他公司邀請的經歷,但就是因為公司在合適的時候為人才做了股權激勵,才使房地產行業在低迷時,沒有出現人才流失的情況。

對企業來說,要想發展,人才的穩定是至關重要的。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留住人才的方法早已不是提高工資就能解決的,因為人才創造的價值遠遠大于他們自身的價值。所以,對人才進行股權激勵,能讓企業激勵、留住和吸納人才,能夠讓被激勵的員工與企業結成利益共存體,使其與企業分享利潤、承擔風險,從而實現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可以說,對員工進行股權激勵,是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那么,在企業的什么階段導入股權激勵比較好呢?我認為是企業發展的前三個階段,即企業的初創期、成長期與成熟穩定期,最差的是在企業的衰退期做股權激勵。

1.初創期

在課堂上,曾經有一位剛創業的學員問我:“包老師,我的公司剛剛起步,屬于初創期,您說我這時候做股權激勵可以嗎?”

我對他說:“在公司的初創期做股權激勵,那是再好不過了。這時如果和你合作的伙伴愿意配合你,就意味著他們會把自己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捆綁在一起,這非常有利于公司以后的發展?!?/p>

企業在初創時期,就像一個血氣方剛、敢拼敢闖、前途無量的年輕人。但是,由于初創期的企業在各方面都不成熟,所以,創始人既要有好口才,負責向員工描繪公司未來的前景,又要有大格局、長遠的眼光,要舍得把好處分給跟著自己創業的合作伙伴和忠心耿耿的骨干員工,當創始人在這個時候做股權激勵時,會把大家的心“捆”在一起,和企業一榮俱榮。在所有人同心同德創業時,企業將會發展很快。在這方面,我建議創始人多學學馬云。

2.成長期

成長期的企業欣欣向榮、蒸蒸日上,每天以一日千里的速度發展,這時企業所有的成員都能看到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對企業的未來也充滿了信心。企業要趁此機會趕緊做股權激勵,把對企業有價值的人才、高管用股權留住、鎖定,以免他們在企業未來不景氣或遭遇困難時,被其他企業或競爭對手挖墻腳,也防止他們以后離開企業單獨創業。

企業在這個時期還能利用股權激勵不斷吸引人才加入進來。當你把企業的利益分出去后,得到企業利益的人才會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加快企業的發展步伐。

3.穩定期

穩定期的企業處在一個穩定的增長階段,就像一個人風華正茂的壯年時期,此時正是青春煥發、風采動人、才華橫溢的時候,此時的企業前景燦爛,一切都比較穩定,這是企業對人才進行股權激勵的最佳時期,把企業的利益分給大家,這樣會激勵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即使企業在以后遇到瓶頸或困難,因為企業把利益和每個人都捆綁在了一起,大家會齊心協力幫助企業渡過暫時的危機。

我的建議是,企業在做股權激勵時,不管是在初創期,還是在成熟期,你為員工做股權激勵時都不能白送。白送的股權,會讓員工不珍惜,起不到任何激勵效果。

4.衰退期

我認為最不適合做股權激勵的階段是企業的衰退期。處于這個階段的企業不但不能給別人帶來好處,還會連累身邊的人。然而,很多自以為精明的企業家在企業的發展期、穩定期獨享利益,不愿意把企業的股權分出去。到了企業舉步維艱時,他倒想起用股權把大家捆綁在一起了。于是,提出分股權給大家,但這個時候已經晚了,效果自然不理想。即使你強行做股權激勵,也發揮不了任何作用。

我在講課時經常說:“企業家要學會把利益分出去,有利益時要分給員工,這樣才會有人在企業危急時愿意追隨你。”

我一直認為,一位優秀的企業家,首先是一個會做人、有大格局的企業家。所以,企業家一定要在企業的初創期和高速發展期,遵守“分錢讓利”的原則。

有句話叫“財聚人散,財散人聚”。意思是:如果你將財聚集在自己的手里,那么將沒有人跟隨你,人們就會像水一樣離開;如果你把財散給其他人,那么這些人就會聚集在你的身邊。企業到了發展期,企業家要開始往回收管理權和控股權。也就是說,要把企業一些高管的“權力”收回到自己手中。這么做的目的,既是為了企業的穩定,也是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

不過,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會越來越穩定,這時,企業里那些“位高權重”的人有可能對公司形成一個巨大的威脅。俗話說,群龍最怕無首。在企業中也是如此,企業家如何做才能讓企業全體員工仍然像當初一樣團結呢?

這需要企業家做到以下兩點,如圖1-1所示。

圖1-1 企業家在企業穩定期要做的事情

第一件事:分權讓利。在創業初期,企業家的重點工作是分權讓利,尤其是讓利部分,剛剛起步的企業可以拿20%~30%的份額來做股權激勵,這是因為早期的企業尚不成熟,如果股份太少,很難吸引優秀的人才加盟。在這個時期,企業家既要把股權激勵做到位,又要知人善任,這樣才能夠激發有才華、能干的人才的潛力,為企業的發展做貢獻。

第二件事:分權讓利要適度。當企業到了高速發展期,企業家可以拿出10%~15%的股份做股權激勵,但如果企業已經發展得很好了,企業家拿出的股份可以很少,例如,可以是5%左右或3%~5%。如果企業到了衰退期,我建議企業家就不要再做股權激勵了,因為這個時候,你給再多的股權也沒有人愿意加入進來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顶山市| 手游| 成安县| 中方县| 双江| 鹤壁市| 余庆县| 长春市| 武乡县| 宜阳县| 尖扎县| 舒兰市| 大埔区| 青龙| 辽宁省| 双城市| 龙井市| 丹凤县| 晋宁县| 沂源县| 昔阳县| 黎平县| 沙田区| 驻马店市| 大埔区| 屏边| 三原县| 惠州市| 武夷山市| 建宁县| 洛阳市| 上蔡县| 宁武县| 乌拉特前旗| 阳山县| 洞口县| 樟树市| 凤阳县| 山西省| 宽城| 高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