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忠于誰
再看第二個理由:忠誠。
諸葛亮忠誠,這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別的不說,一篇《出師表》,感動了多少忠臣義士。古人云:“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也。”(南宋趙與時《賓退錄》)你讀《出師表》居然都不哭,你肯定是個奸臣。
但實際上,即便以諸葛亮的赤膽忠心,也并非沒有人懷疑。
諸葛亮死后,有個丞相參軍,也就是諸葛亮自己的參謀長,叫李邈,立刻給后主劉禪上書慶祝。他說:恭喜皇上,賀喜皇上。劉禪說:喜從何來呢?李邈說,諸葛亮“身杖強兵”,常年在外打仗,把全國一多半的軍隊都給帶走了,把皇上您給架空了。而且他“狼顧虎視”,像狼一樣貪婪,像老虎一樣對皇上您虎視眈眈。所以現在他死了,這是一件好事,值得慶祝。劉禪聽了,趕緊把李邈給殺了(《三國志·楊戲傳》注引《華陽國志》)。
那劉禪是不是從不懷疑諸葛亮的忠誠呢?應該也不是。諸葛亮于劉禪,名為君臣,形同父子,手握強兵、義形于色,給劉禪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所以劉禪對諸葛亮也難免有微詞。舉兩個例子:
第一,諸葛亮死后,很多人說,諸葛亮這么偉大,咱們在首都成都建個武侯祠吧。一來紀念諸葛亮,二來給后世創造一個名勝古跡。劉禪堅決不同意。后來經過妥協,在今天陜西勉縣,也就是諸葛亮墳墓的所在地,建了一個武侯祠。今天成都武侯祠天下聞名,但歷史上第一座武侯祠是建在陜西勉縣的。那么,劉禪為什么不同意在成都建武侯祠呢?
第二,諸葛亮生前,官居丞相,諸葛亮一死,劉禪就趕緊把丞相這個官職給廢了,朕再也受不了丞相了!以后蜀漢再也不要有丞相了!劉禪為什么廢掉丞相一職呢?
其實,諸葛亮活著的時候,劉禪壓力山大,一直生活在這位偉人漫長的陰影之下。別的不說,你就讀《出師表》,諸葛亮教育劉禪“不宜妄自菲薄”“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不宜偏私”,這個也不應該,那個也不應該,在古代,有幾個臣子敢對皇上這么說話的?所以,有諸葛亮這樣的手下,作為領導,限制很多,壓力很大。諸葛亮能成為最完美的政治家,真的是因為他忠誠嗎?
換個角度來想,諸葛亮忠于誰?忠于蜀漢,忠于劉備父子。忠于一個割據的小朝廷,忠于一家一姓,這樣的人在歷史上車載斗量,有什么值得我們敬仰的呢?所以諸葛亮忠誠是沒錯,但是他忠于蜀漢,忠于劉氏父子,都只是表象。諸葛亮為什么選擇劉備從而效忠于他呢?諸葛亮的內心深處到底忠于什么,從而贏得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景仰?這是破解“百歲小吏之問”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