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孤島古鼎謎

明代成化十三年(1477),山東萊州府某村有一座石橋,每逢夏日,村人都來此橋上乘涼。這一天,有兄弟二人,兄名周全,弟名周新,與雇工劉財,在橋上乘涼聊天。已經是夜半時分,暑熱還沒有消去,哥哥周全覺得困乏,就在石階上睡下。周新與劉財又聊了一會兒,覺得困乏,就先回家了。周新走后,劉財見周全酣睡,覺得沒有意思,也跟著回村了,只剩下周全一人在石橋上睡覺。

次日清晨,周新起床,沒有見到哥哥,覺得奇怪,就來到石橋尋找,哪里有哥哥的影子?便回村尋找劉財詢問。劉財說自己回村時,周全還在橋上酣睡,也沒有叫醒他,就獨自回來了,也不知道周全什么時候離開的。

周新無可奈何,只好在村里四處尋找,村里的人也都幫助尋找,最終又來到石橋,卻在橋下找到了。但見周全手腳都被繩子捆縛,身上壓著一塊大石,早已經氣絕身亡了。

昨天晚上三人還在一起,如今哥哥竟然慘死在橋下,手腳被人捆縛,顯然是被人謀殺。昨晚周新率先離去,只有雇工劉財與周全在石橋之上,周新便懷疑是劉財害死了哥哥,因此扭住劉財不放,要他為哥哥償命。里長見出了人命,也不能夠確定就是劉財害死周全,應該稟告官府,便要周新去府衙告狀。周新同意,就與里長及村鄰一起,將劉財捆縛起來,送到府衙,要求知府予以裁斷。

這個時候的知府是李楘,字從質,河間府任丘人,成化十四年(1478)進士,曾經任上海知縣,時人稱其“持以鎮靜”,遇事不驚,所以“每有鞫問,人稱為明”。李知府接到周新等人的呈控之后,簡單地詢問情況,然后就帶領仵作、衙役前往現場勘驗。

萊州府盛產石材,白色大理石、花崗巖、萊州玉、凍石、毛公石、竹葉石、豹紋石、翠星石等,種類繁多,至今號稱石都。正因為盛產石材,各處的橋梁都使用石材修建。這座石橋,也不知道修建于何時,乃是單孔拱橋,橋欄已經斑駁,依稀可見雕刻的精美。

李知府來到橋下,發現死尸被一塊大石所壓,這應該是當年修建石橋所余的石材,重600多斤。如果是雇工劉財謀殺了周全,他一個人不可能搬起這塊大石壓在死者的身上。李知府令衙役們搬開大石,但見死者手腳被麻繩捆縛。這里靠近海邊,顯然是漁船上所用的繩纜,因為繩間不但有魚鱗,還有很重的海腥味。仵作解開繩索,檢驗尸體,發現大腿外側有刀痕一處,從傷口來看,乃是小刀所扎,應該不是致命傷。再看脖子,有明顯的勒痕,從圓形的痕跡來看,應該是被人勒死,而大石壓身則應該是謀害人唯恐受害人不死,才用石壓上。

李知府繼續觀察周邊的情況,發現死者頭朝西,腳朝東,岸上沒有打斗翻滾的痕跡。再查看河邊,發現有數人的腳印。這些腳印是從石橋兩側上下的,應該是眾人發現死者之后,來到橋下觀看所致。然而,有些腳印乃是向東行走留下的。李知府順著腳印查看,走了數十丈,發現有一個缺口。順著缺口上了河岸,看見有一條石鋪的小路,連接海邊與村莊。因為剛剛下過雨,石路上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不知道這些人去往何方。

李知府勘驗完畢,即刻審訊相關人證。雇工劉財可以證明周新先離開石橋,而劉財何時離開卻沒有人證。當時橋上僅有兩個人,一個死了,一個尚在,很難脫去嫌疑,但從死者傷痕及所壓大石來看,又不可能是劉財一人所為。劉財是外鄉來的雇工,在村中熟識的人很少,也不可能有同黨。再說了,如果是劉財謀殺周全,他又出于什么目的呢?說他圖財害命,死者僅穿一條短褲,身上不可能帶有錢財,而周全的家產也不可能落在劉財的手里。要是排除劉財的殺人嫌疑,那么究竟是誰殺死了周全呢?又是基于什么目的而殺死周全呢?李知府不由得懷疑起弟弟周新。

經過調查,兄弟二人父母已經亡故,都還沒有娶親,因此沒有分家,父母留下的財產,僅僅有薄田數畝及一條破爛的漁船。如果兄弟爭產,弟弟謀殺哥哥,也不可能成為富翁,更何況都沒有娶妻,也不至于兄弟反目。再說了,殺周全者不是一人所為,弟弟也不可能以一己之力殺掉哥哥。要是排除弟弟爭產殺兄的嫌疑,就沒有可以值得懷疑的嫌疑人了,這豈不是成為疑案了嗎?李知府權衡再三,終究難以辨明此案的原委,只好先把雇工劉財羈押在府獄,等候進一步調查。

此案從何處入手展開調查呢?如果派差役前往調查,村民畏懼官威,也不可能提供有價值的情況。要是微服私訪,李知府已經到過該村去勘驗過尸體,村里的人都認識他,更是不可能的。李知府思考了幾天,覺得還是微服私訪最為可靠,雖然自己不可能前往,但不妨礙派親信前往,所以將自己從家鄉帶來的家奴李忠叫來,如此這般地交代一番,要他前往該村去查訪。

李忠領命,裝扮成收古董的客商,前往該村。村里的人也不知道什么是古董,就把家里的壇壇罐罐拿出來,交給李忠驗看。李忠自幼跟隨李知府,學得驗看古董的本事,當然能夠斷定哪些是值錢的玩意兒。農村人有什么值錢的東西?幾天過去了,所收的物品,不過是幾件萊州玉雕刻,雖然沒有什么價值,但為了完成主人交給的調查任務,李忠還是給了很大的價錢,以至于村民眼熱,都把家中認為值錢的東西拿了出來,要李忠給個好價錢。

這一天,李忠見一個村民拿著一個銅鼎來賣。李忠一看,該鼎重約百斤,鑄造精美,上有雷紋,壁有銘文,乃是大篆字體,應該是周代早期的物品。鼎在周代是一種禮器,是用來煮肉祭祀先祖的,而最有價值的乃是上面的銘文,字數越多,越有價值,因為上面記述的內容,往往能夠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活,甚至可以解析古史之謎。李忠見此鼎價值不菲,當下問該鼎是如何得到的。該人說是祖傳的,也不知道祖上何時得到的。李忠反復詢問,得知此人名叫周新,想到李知府交給自己的任務,便開了大價錢收購。當談妥價錢之后,李忠講自己身上沒有帶這樣多的錢,要周新跟隨自己到萊州府城去取錢。周新得知此鼎的價錢,已經是目瞪口呆,如果賣掉,豈不是成為富翁了嗎!所以連想也沒有想,便跟隨李忠來到萊州府。

李忠將此事稟告李知府,說自己已經將周新帶到府衙之外。李知府大喜,當即賞了李忠10兩銀子,然后審訊周新,令其交代銅鼎的來源。周新開始還是堅稱是祖上留下來的,而李知府認為他家世代打魚務農,不可能會有如此貴重的物品傳代,便使用了刑訊,要其交代。周新忍受不住疼痛,只好如實講出銅鼎來自何處。

在半年以前,周新兄弟倆出海打魚,遇到大風,被吹到一座無人居住的小島上。兄弟倆將船劃到巖石后面躲避大浪,無奈風浪太大,只好棄船到島上躲避風雨。他們發現島中有一石洞,就躲了進去。因為石洞很深,就找來幾棵松樹枝,當作火把,走進洞里,卻發現洞內有許多箱籠。打開一看,發現里面裝有許多瓷器與青銅器皿,不知道是何人放在這里。等到風平浪靜,兄弟倆就把這些箱籠搬上船,運到家中。兄弟倆也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價值,但也怕有人來尋找,就埋在后院的大槐樹下。后來見李忠來收古董,給的價錢很高,便擋不住誘惑,從箱籠內取出一件大的來賣。李忠給了大價錢,自己心中暗喜,知道這些箱籠內的物品肯定是價值連城,所以跟隨李忠來萊州府取錢,卻不想被知府抓起來審訊,如今不知道犯了什么法。

這些箱籠所裝的乃是一筆巨額財產,是不是兄弟倆因為這筆財產而發生爭執,以至于弟殺兄命,想獨占這筆財產呢?從殺人現場來看,不是一個人所為,而周新原先并不知道箱籠內物品的價值,因此兄弟爭產殺人應該不能夠成立,顯然是另有他人。莫非是失去這些物品的人得知這兄弟倆盜走了他們的東西,前來尋找而殺人呢?如果是丟失物品的人殺人,其目的是想奪回失去的物品,如今物品尚在,這些人絕不會善罷甘休,肯定還會前來尋找。

李知府想:“現在村人都知道周新賣銅鼎發了大財,這個消息傳出,肯定是四鄉八村的人都知道,如果傳揚出去,丟失物品的人肯定會前來找周新索要,不如將周新放回,以其為釣餌,等那些人前來上鉤。”想到此,李知府對周新講:“按照《大明律·刑律·錢債·得遺失物》條規定:‘若于官私地內掘得埋藏之物者,并聽收用。若有古器、鐘鼎、符印異常之物,限三十日內送官。違者,杖八十,其物入官。’你們兄弟得到這些財物,屬于異常之物,不在自己收用的范疇,如今已經半年有余,沒有交到官府,就應該杖八十,所有物品都應該入官。姑念你是無知鄉愚,且免去你杖責,但物品則要全部沒收。你哥哥被殺,應該與這些物品有關,你且回村,如果發現有人向你詢問銅鼎之事,速速報官,不得有誤!”說罷將周新釋放。

周新離去之后,李知府還不放心,當即傳捕頭到堂,要他派得力的人到該村去潛伏,一旦發現有人找周新,立即將該人擒獲,聽候本府處置。捕頭領命而去,李知府則靜候消息。

卻說捕頭遴選了30名捕役,化裝成村民,隱藏在周新家附近。一連幾天,也沒有發現什么異常,捕役們也逐漸懈怠起來,也沒有人用心盯防。只有捕頭不敢辜負李知府的囑托,每天夜間爬上村內最高的房頂上觀察。這天捕頭有些困倦,便讓手下去找些酒來,在黑夜中自斟自飲,在微醉之時,忽然發現周新家有燈光。那時候的農村人都很節省,一到天黑便睡覺,很少有人點燈,為的是省些燈油,如果點燈,肯定有什么事。捕頭見狀,急忙從房頂上下來,喊醒幾名捕役,來到周新家門外,但見院門緊閉,是從里面插上的。捕頭沒有敲門,讓捕役搭人墻翻進院內開門。當大門打開,捕頭進門,卻發現有幾個人影向后院跑去。捕頭令捕役點起火把,去追趕那幾個人,發現他們正在援梯翻墻。捕役們當即吶喊,隨即將手上的鐵尺甩了過去,擊中其中二人,上前將他們擒獲,其余的則翻墻逃跑。喊聲驚動其他的捕役,紛紛出來截擊,最終又擒獲三人,其余的則消失在黑夜之中。

捕頭進屋查看,見周新身中數刀,已經倒地死亡,也不敢破壞現場,當即令捕役押解那幾個人,星夜趕往萊州府,交給李知府審訊。從睡夢中被叫醒的李知府,連臉都沒有洗一把,隨即升堂審訊,得知這幾個人乃是海盜。經過審訊,他們交代了罪行。

原來,這些海盜將多年搶劫的物品藏在孤島的石洞里,一直沒有銷贓,后來又打劫了物品運到孤島,卻發現被人偷走了。經過多方打聽,得知周氏兄弟曾經避風到過孤島,便前來尋找。周氏兄弟雖然住在村落,但那時為了防止盜賊騷擾村莊,每個村都有壯丁隊,而且各村聯防,一村有難,鳴鑼示警,各村壯丁就會齊來援助,因此海盜們不好下手。那日看到周氏兄弟與雇工劉財在村外石橋乘涼,覺得是個好機會,便趕了過來,卻不想只有周全一人睡臥在橋上,當即將其捆縛,逼問箱籠所在。周全抵死不招,他們就用小刀刺其大腿,逼其交代,而周全拼命掙扎,他們便將其勒死,然后拖到橋下,用大石壓住,然后再準備抓住周新,查出箱籠所在。

因為村里出現人命案件,驚動了官府,也使村里壯丁隊加強了防衛,海盜們就更難下手了。后來得知周新出賣銅鼎,賺了大錢,就知道是他藏了箱籠,所以就想尋找機會抓到周新,查出箱籠所在。因為村里來了潛伏的捕役,壯丁隊也就不夜間巡邏了。海盜們觀察了幾日,見沒有什么動靜,就深夜來到周家,翻墻而入,抓住周新審問,得知埋藏箱籠的地點,就把周新殺死,來到后院大槐樹下挖掘,卻不想捕頭帶人前來,急忙翻墻逃跑,還是被捕役們抓獲5人。

李知府嚴刑拷打,問出其余海盜藏身地點,當即派捕役及親兵前往,一舉捕獲60余名海盜。自此以后,萊州府再也沒有海盜搶劫的案件發生,也成為后來百姓為他立德政碑時,竭力贊揚他的功績之一。

周氏兄弟意外發現海盜所藏箱籠,見到橫財,當然生出占有之心,卻不想引來殺身之禍。如果周氏兄弟不取走這些箱籠,海盜則不會追殺他們。即便是取走箱籠,如果交到官府,按照當時的法律,官府應該給予他們獎賞,也會保護他們的安全。如果得到橫財,立即遠離此地,到官府控制力較強的大城市,也有可能避開海盜的追殺。周氏兄弟都沒有選擇,而是想深埋地下,躲避風頭,卻因此喪了命,財寶沒有到手,最終還是歸了官府,卻不知道落入誰人之手。這正是:

要錢難免不要命,天降橫財是禍胎。

李知府剿滅了海盜,按理說應該升遷,但一連8年,非但沒有升遷,而且上司總是吹毛求疵,只好上疏申請退休,好在朝中有人,所以加升山東布政司右參政銜退休,兩年以后病逝。至于那些箱籠中的古董,卻從此銷聲匿跡了,又成為懸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游县| 清原| 汝城县| 基隆市| 资阳市| 鹤山市| 阜城县| 余干县| 玛纳斯县| 漳浦县| 青河县| 芮城县| 浑源县| 宜兰县| 司法| 伊宁县| 呈贡县| 汉川市| 来凤县| 峨眉山市| 南投市| 揭阳市| 巩留县| 乃东县| 平和县| 娱乐| 拉萨市| 孝昌县| 鄂温| 宿迁市| 浦北县| 云南省| 广州市| 壤塘县| 大兴区| 连山| 长泰县| 通辽市| 沂源县| 竹山县| 汉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