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Flucht in die Unsterblichkeit 遁入不朽
- 人類群星閃耀時
- (奧)斯蒂芬·茨威格
- 13008字
- 2019-07-16 15:31:17
太平洋的發現(1513年9月25日)
裝備妥當的船
那是發現美洲后哥倫布的首次歸來。凱旋的隊伍在塞維利亞和巴塞羅那擁堵的大街上展示無數稀世珍寶。聞所未聞的紅種人,見所未見的動物,噪呱斑斕的鸚鵡,笨拙的貘,即將落戶歐洲的奇異植物和水果,印度的稻谷,煙草和椰子,這一切令歡慶的人群既好奇又驚羨。但國王夫婦及其大臣們卻只對幾口小箱子和小盒子里的黃金動心。哥倫布自新印度帶回的金子不多。從土著手上換來或搶來的幾件飾品,幾塊小金錠,一小撮抓不住的碎金——金粉比金子多——這全部贓物最多夠打幾百個杜卡特[1]。但哥倫布的天賦是狂熱地相信那些他樂意相信的事。就像他相信,是他輝煌地開辟了通往印度的海路。他坦率又奔放地夸耀說,這些金子不過是些微不足道的樣品。據他得到的可靠消息稱,在那座新島上蘊藏著無以數計的金礦。在那里,貴金屬就埋在薄薄的地層下,甚至直接暴露于地面,只消一把普通的鐵鍬就能輕易挖出。再往南的屬地則更為富庶,那里的國王們用金杯飲水。金子的價格比西班牙的鉛還低廉。貪得無厭的國王夫婦聽著,陶醉于那片嶄新的俄斐[2]地。他們認不清哥倫布愚蠢的吹噓,絲毫不懷疑他的承諾,立即裝備了第二批龐大的船隊。招兵買馬不在話下。新俄斐地徒手刨金的傳奇令整個西班牙沸騰:成百上千人蜂擁著爭先恐后前往黃金國。
可這是怎樣的污流!貪欲從所有城市、村莊和鄉鎮中奔涌而出。不僅是那些想給自家徽號盾牌鍍金的老實貴族,還有大膽的冒險家和勇猛的士兵,連西班牙的下流胚和渣滓們也成群結隊地涌向帕洛斯[3]和卡迪斯[4]。烙了印子的竊賊,攔路搶劫的大盜、癟三,都想去黃金國干點兒賺錢的手藝活。欠債的想躲避追債的債主,有家的想甩掉吵鬧的老婆。所有絕望潦倒的人,被警察追捕的前科犯,都報名參加船隊。這些發狂的不逞之徒、烏合之眾決心一夜致富,并決心為此不惜去施暴和犯罪。哥倫布的種種空談絕好地誘使他們相信,在那些國家,只要一鍬下去,就能挖出金燦燦的黃金。富人們甚至要帶上仆人和牲口,以便能將大批貴金屬從那里運回。一些未被艦隊接納的人被迫另想辦法。粗野的冒險家們只盼趕緊去攫取金子,金子,金子!他們已開始動手裝備自己的船只,哪管國王是否允許。西班牙的不安定分子和危險的歹徒們也趁亂一舉獲得自由。
埃斯帕諾拉[5]總督驚恐地看著這些不速之客擁向他管轄的島嶼。年復一年,船只不僅運來新貨,也運來無法無天的野蠻人。同時,這些登島之人也倍感痛苦失望——島上根本沒有隨處可見的黃金。于是他們洗劫當地可憐的土著,直至從他們身上再也榨不出一粒黃金。這群烏合之眾游手好閑,劫掠成性,使得不幸的印第安人整日擔驚受怕,總督也惴惴不安。為了能讓這群人去墾荒,總督想盡辦法。分土地,分牲口,甚至慷慨地送給他們“牲口人”——每人配給六十至七十名印第安人做奴隸也無濟于事。這些人,無論是當年的貴族騎士還是江洋大盜,都對農事缺乏興致。他們飄洋過海可不是為了來這里種莊稼和喂牲口。他們從不關心播種和收獲,只顧虐待苦命的印第安人。幾年后,他們滅絕了當地人,沉淪于賭窟。不久,他們中的不少人就債臺高筑,不得不變賣財產,甚至當掉大衣、帽子和僅有的襯衫,直至被商人和高利貸主追捕。
1510年,對于埃斯帕諾拉島上這些失魂落魄的人來說,受人尊敬的法學家馬丁·費爾南德斯·德·恩西索“學士”裝備船只,準備帶領全新人馬去挽救他的殖民地這一消息,無疑令他們歡欣鼓舞。1509年,兩位著名的冒險家,阿隆索·德·奧赫達和迭戈·德·尼奎撒,從費迪南國王處獲得特赦,在巴拿馬海峽附近和委內瑞拉沿岸建立了殖民地,并草率地稱其為“卡斯蒂利亞[6]黃金島”。這一響亮的稱呼,夸張的編造,令天真的法學家心馳神往。他將全部家當投資到這片殖民地上。但在烏拉巴海灣[7]新開辟的圣塞巴斯蒂安[8]殖民地卻沒有黃金,只有刺耳的呼救聲。一半殖民者在同土著的搏斗中遇難,另一半則陷入饑荒。于是為挽救投資,恩西索決定用所剩不多的財產裝備一艘船,組建援助隊。埃斯帕諾拉島上落魄的人們聽到恩西索要征兵的消息,都想利用這一機會逃走,遠離債主和總督嚴厲的督察!但債主們自有辦法。他們察覺到債務人準備溜之大吉,便哀求總督,沒有總督的允許誰也別想離島。總督滿足了他們的心愿。他出臺了極為嚴苛的監視措施:恩西索的大船必須泊在港口之外,而總督府的小船則四處巡邏,以阻止未經許可的人溜到大船上。這樣一來,這些潦倒的人,這些不怕死,卻只怕老實干活,怕背負債務的人,不得不凄苦絕望地目送恩西索的船丟下他們,揚帆起航,踏上冒險征程。
藏在箱子里的人
恩西索的船張滿風帆,從埃斯帕諾拉島駛向美洲大陸。島的輪廓逐漸消失在幽藍的地平線下。起初十分平靜,航行無任何異常,直到那只壯實的獵狗——因它是名品波塞力克的后代而成為名品萊昂西科——不安地緊貼甲板到處嗅著奔跑。沒人知道它歸誰所有,如何上了船。最引人注目的是,這只獵狗最終駐足在一口最后一天被人搬上船的巨大食品箱旁。看!這口箱子出乎意料地自行打開,從箱子里躥出一個大約三十五歲的男人。他全副武裝,刀劍、盔甲、盾牌一應俱全,活像卡斯蒂利亞城的圣地亞哥神[9]。他是巴斯克·努涅斯·德·巴爾沃亞。他以這種方式,首次證明了他過人的勇莽和狡黠。他出生于赫雷斯·德·洛斯·卡巴耶諾斯的一個貴族家庭,曾作為普通士兵隨羅德里戈·德·巴斯蒂達斯[10]向新世界駛航,經過數次迷航后登陸埃斯帕諾拉島。總督曾徒勞地試圖栽培巴爾沃亞成為一名英雄墾殖者,但數月后,巴爾沃亞卻棄置了分給他的土地并因此破產。對付債主們,他雖然無計可施,但當其他負債人站在岸邊攥緊拳頭,眼睜睜地望著總督府的小船迫使他們無法登上恩西索的大船時,巴爾沃亞卻大膽地避開總督迭戈·哥倫布[11]的監控,藏在一口裝食品的空箱子里,被一群幫兇抬上了船。正要起航的大船嘈雜混亂,沒有人注意到他這個放肆的伎倆。直到他認定船已遠離海岸線,不會為了他而返航時,這位偷渡者才從箱子里爬出來。現在,他亮相了。
恩西索“學士”是位懂法之人。像大多數法學家一樣,他缺乏浪漫。作為新殖民地的總督和警長,他絕不想忍受吃白食的人和黑戶。他嚴厲地對巴爾沃亞說,他不會帶著他。他會把他擱在下一個經過的島上,無論那個島上有無人煙。
可實情并非如此。在駛向卡斯蒂利亞的途中,這艘船遇見了另一艘船——這簡直是個奇跡。在這片不為人知的海域,只有幾艘熟識的船只往來。船上人滿為患,領頭的弗朗西斯科·皮薩羅即將揚名世界。他的隊伍來自恩西索的殖民地,圣塞巴斯蒂安。起初,恩西索以為船上是些玩忽職守的暴徒,但這些人解釋說:圣塞巴斯蒂安已不復存在。他們是最后離開那里的人。司令官奧耶達早已駕船逃跑,只留下兩艘小帆船。為了擠上這兩艘帆船,他們一直耗到死掉七十人后才動身。其中一艘船隨后遇難。皮薩羅率領的這三十四人是卡斯蒂利亞最后的幸存者。那么現在該駛向何方?恩西索的人聽完皮薩羅的敘述后,已全無興趣到那片潮濕的沼澤荒地去遭受土著的毒箭。看上去,他們唯一的出路是回到埃斯帕諾拉島。就在這生死攸關的瞬間,巴爾沃亞突然站了出來。他說,他同羅德里戈·德·巴斯蒂達斯首次出海時就熟悉了整個中美洲海岸。他記得,他們當時發現了一個名叫達連[12]的地方,位于一條河畔,這條河里富含黃金。當地土著十分友好。大家應該去那里建立新殖民地,而不是返回那不幸的來處。馬上,所有人都贊同巴爾沃亞的提議。他們按照他的指示,駛向巴拿馬地峽的達連。在那里,他們先是屠殺土著,接著又在搶來的財產中發現了黃金。最后,這群暴徒在此安居,并感激地稱這座新城為“圣瑪利亞·德·拉·安蒂瓜·德·達連[13]”。
危險的晉升
不幸的殖民地投資人恩西索“學士”不久就為自己當初沒能及時將那口箱子及巴爾沃亞一道扔進海里而追悔莫及。因為數周后,這個放肆的家伙就把一切權力篡奪到自己手上。作為法學家,恩西索在紀律與秩序的理念中長大,雖然是否能夠成為該地總督尚未明朗,但他試圖以長官的身份治理這片殖民地,以符合西班牙王室的利益。他在簡陋的印第安茅舍內嚴明廉潔地簽發詔書,如同坐在他塞維利亞的律師辦公室。在這片荒蠻之地,他禁止士兵們向土著勒索黃金,因為那是朝廷的特權。他試圖迫使這群放蕩之人遵守秩序和法律,但冒險家們信服的是真刀實劍,對舞文弄墨之流根本不屑一顧。很快,巴爾沃亞就成了這片殖民地真正的主人。恩西索為了保命不得不逃跑。而受國王委任,前來依法治理這片土地的可憐的新總督尼索薩,甚至還沒登岸,就在這片國王冊封給他的土地上,被巴爾沃亞攆了回去,并在回去的路上溺水身亡。
巴爾沃亞,這個從箱子里爬出來的人,現在成了這片殖民地的主人。但是成功并未讓他感到愜意。他公開對國王造反,獲得赦免的希望渺茫。更別說國王指派的總督因他的罪行而喪命。他知道,恩西索正逃往西班牙,在去指控他的路上。他的造反行徑早晚有一天會受到法庭的裁決。不過西班牙畢竟十分遙遠,在一條船穿越大洋再返回期間,他有大把的時間。他要以他的勇猛和機智來尋找物資,以便盡可能長久地穩固他篡奪的權力。他清楚,在那個時代,成功可以洗刷一切罪行,而向王室繳納大量黃金,則會讓任何刑事訴訟不了了之或緩期執行。因此必須先得到黃金。黃金就是權力!和皮薩羅一道,他奴役并劫掠附近的土著。在此期間,他在一次慣常的屠殺中贏得了關鍵性勝利。那次,他粗暴地違背了為客之道,偷襲了一位名叫卡雷塔的酋長并決定將之處決。這時,酋長建議他,最好不要與印第安人為敵,而應當和自己的部族結為聯盟。為表忠心,酋長愿將自己的女兒作為信物奉獻給他。巴爾沃亞馬上意識到,有一位可靠又有權勢的土著朋友十分重要。他接受了卡雷塔的建議。而最讓人吃驚的是,他一直溫柔地對待這位印第安姑娘,直到他生命的盡頭。和卡雷塔酋長攜手,他征服了毗鄰的全部印第安人,并在他們中樹立了威信,以至于最有勢力的酋長柯馬格萊最終也畢恭畢敬地邀請他做客。
拜訪有權勢的酋長,成為巴爾沃亞人生中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轉折點。迄今為止,他還只不過是個膽大妄為、反叛王室的暴徒,是個必定要上絞架,或接受卡斯提[14]法庭審判的罪犯。在柯馬格萊寬敞的石房子里,他受到款待。柯馬格萊的富有讓他瞠目結舌。不等他索要,柯馬格萊就主動送給來賓四千盎司的黃金。而就在這一刻,瞠目結舌的人換成了柯馬格萊。這些他以崇高敬意款待的天朝之子,這些宛如神靈般威猛的外鄉人,在瞥見金子的瞬間尊嚴掃地!他們像一群掙脫鎖鏈的惡狗般大動干戈,撲向彼此。他們拳腳相加,相互謾罵、咆哮,每個人都拼命爭奪屬于自己的黃金。酋長吃驚而輕蔑地看著這場廝殺:塵世間說到底總是自然之子們詫異于文化人的作為。一捧黃色金屬在文化人眼中,竟然比他們在文化中取得的精神和技術上的一切成就都更為珍貴。
終于,酋長發話了。但見西班牙人貪婪地聆聽著譯員的翻譯。柯馬格萊說:“太奇怪了!你們為這些不值一提的東西爭執。為這些尋常的金屬鬧得不愉快,甚至不惜賠上性命。就在對面,翻過這座高山,是一片大海。流入大海的所有河流里都有黃金。那邊有一個部族。和你們一樣,他們也使用帆船或劃船出海。他們的國王吃喝都用黃金器皿。你們在那里能找到這種黃色金屬,要多少有多少。去那里只需幾天的航行,不過路途危險,因為那些酋長肯定會阻止你們穿越他們的領地。”
這話說到了巴爾沃亞的心坎上。如今,他終于覓得多年來夢寐以求的黃金國蹤跡。先行者們曾尋遍南北東西一無所獲,而現在,如果酋長的話屬實,前往黃金國就只需幾天路程。同時,這也證實了另一片大洋的存在。這是一片哥倫布、卡博特、科萊里阿爾,所有偉大的航海家都曾徒然尋找的大洋,發現它意味著發現了環繞地球的通道。第一位見到這片新大洋的人,第一位為祖國占領這片大洋的人,他的名字將在地球上永世流芳。巴爾沃亞完全清楚,要想贖清自己的罪責,獲得永久的榮耀,他必須向這片大洋進軍。他要成為第一個穿過巴拿馬地峽、駛向“南海”,抵達印度的人。他要為西班牙王室占領新黃金國。在柯馬格萊酋長家里的這一刻,決定了他的命運。從這一刻起,他機緣巧合的冒險家生涯有了跨越時代的崇高意義。
遁入不朽
人生中最大的幸事,莫過于在富于創造力的壯年發現了自己的使命。巴爾沃亞知道,冒險的結果無非是要么死在斷頭臺上,要么流芳百世。最首要的是賄買王室,獲得和解。他的惡行、篡權,必須被追認為合法!為此,這位昨日的反叛者以殷勤臣仆的身份,向埃斯帕諾拉島的王室財務官帕薩蒙特進獻了黃金。這些黃金不僅包含王室法律規定的從柯馬格萊那里得到的五分之一,比乏味的恩西索“學士”更熟稔人情世故的巴爾沃亞還自掏腰包,送給財務官一筆不小的私產,并求他證實自己曾在他的部門擔任殖民地探險隊總長。財政長官帕薩蒙特本沒有任命權,但看在金子的分上,他為巴爾沃亞簽署了一份沒有實際意義的臨時文件。為保障各方萬無一失,巴爾沃亞還同時派遣兩名最可靠的親信回到西班牙,將他向王室進獻黃金這件事告訴宮中王室身邊的人,并匯報他從酋長那里得來的重要消息。巴爾沃亞讓人告知塞維利亞方面,他只需要一支一千人的隊伍。他自告奮勇,有了這支隊伍,他將超越迄今為止所有的西班牙人,為卡斯蒂利亞王國傾盡全力。他將負責發現那片新海域并最終贏得黃金國,這一哥倫布未曾實現的承諾,他,巴爾沃亞,要去兌現它。
看上去,這個失敗者、反叛者和亡命徒似乎交上了好運。但是一艘打西班牙來的船卻帶來了壞消息。被他派回西班牙,以削弱逃跑的恩西索的控告勢力,他當年的造反幫兇稟告說:事情變得很棘手,甚至危及性命。被騙的“學士”在西班牙法庭上告他篡權,法庭已宣判控告成立,且判處巴爾沃亞必須為此付出代價。看來,那個能救命的消息,也就是他已臨近“南海”的消息似乎并未上達宮廷。而下一艘船必定載著司法人員抵達,執行對造反的巴爾沃亞的判決。他會被就地正法,或被鎖起來押回西班牙。巴爾沃亞清楚,他輸了。他的判決在他已臨近“南海”和黃金海岸的消息上達前生成,而他的消息毫無疑問將被人利用。在他人頭落地時,或許有人已經實現了本屬于他的夢想。現在,他對西班牙不再報有任何希望。世人皆知,是他弄死了國王派來的合法總督,是他擅自趕跑了執法長官。假如判決結果是坐牢,而非上斷頭臺,就已經對他足夠仁慈。對那些有權勢的朋友,他也無從指望,因為他自己已毫無權勢。而他最好的說情人——黃金,對于赦免他的罪責來說,聲音實在微弱。現在,只有一個辦法能為他的放肆開罪,那就是更為放肆。如果他能在司法人員抵達前或在差役為他戴上鐐銬前發現那另一片大洋和黃金國,他就能得救。在這有人居住的世界盡頭,只有一種可能的逃亡方式,那就是以一種輝煌的方式逃亡,遁入不朽。
就這樣,巴爾沃亞決定,與其等待他為探索陌生大洋而向西班牙王室申請的千人大軍,等待法庭的審判,還不如帶上少數同樣下定決心的人,來一場非凡的冒險!他寧愿光榮地死在人類歷史上最大膽的冒險中,也不愿恥辱地被捆綁著死在斷頭臺上。巴爾沃亞召集了殖民者們,說明了他的計劃,也絕不避諱冒險的難度。他的目的是穿越地峽。接著,他問,誰愿意跟隨他。他的勇氣激勵了眾人,一百九十名士兵,幾乎是整個殖民地全部的護衛力量表示愿意隨行。裝備無須過多準備,因為這些人長期生活在不間斷的戰爭中。1513年9月1日,為了逃避絞刑或牢獄之災,巴斯克·努涅斯·德·巴爾沃亞,英雄、強盜、冒險家和反叛者,向不朽進軍。
永恒時刻
橫穿巴拿馬地峽的征程,從巴爾沃亞終身伴侶的父親卡雷塔酋長管轄的小國考伊巴開始。雖然事后證實,考伊巴并非抵達巴拿馬地峽最近的區域,這讓巴爾沃亞和他的隊伍在險路上浪費了幾天時間。但對巴爾沃亞來說,更為重要的是以考伊巴作為抵達未知區域的冒險開端,岳父的印第安部落可以為補給提供便利,甚至為撤退提供安全地帶。一百九十名佩戴弓箭、手執長矛的戰士及彪悍駭人的獵狗,乘坐十艘獨木舟,從達連抵達考伊巴。結盟的酋長還派遣了印第安人作為馱貨的牲口和向導。9月6日,他們開始了橫穿地峽的光榮遠征。這群無畏的西班牙冒險家的意志將受到嚴峻考驗。在令人窒息、令人疲憊虛弱的赤道灼熱中,他們將穿越熱病成災的低洼沼澤。即便是幾百年后修建巴拿馬運河時,這片沼澤也曾讓上千人送命。遠征剛剛開始,他們就必須先在這條人跡罕至的路上用斧頭和利劍斬斷有毒的藤蘿,好似穿過巨大綠色礦山的先遣隊在灌木叢中為后來者開辟狹長的隧道。這群西班牙征服者一個挨一個,排成一條望不到盡頭的長隊。他們手持武器,全天保持警覺,以防土著的突然襲擊。巨大的拱形樹蓋下潮濕、陰森、黑暗、憋悶。樹冠之上則是無情的驕陽。這隊人背著沉重的裝備,口干舌燥,汗流浹背,一里一里向前跋涉。而有時又突然大雨傾盆,小溪瞬間變成湍流。他們要么必須涉水,要么必須從印第安人臨時用樹皮搭建的搖晃的橋上疾行。充饑的干糧不過是少量的玉米。他們穿著被荊棘剮破的衣裳,拖著受傷的雙腳,兩眼布滿血絲;他們疲憊、焦渴,被蜇人又吸血的飛蟲包圍,面頰被嗡嗡的蚊子叮得紅腫。不安的白日、無眠的夜晚,令他們很快筋疲力盡。第一周的遠征已使大部分人過度疲勞,無法承受。而巴爾沃亞,他知道,真正的危險還在后頭。他決定讓患熱病和掉隊的人留下,只有隊伍中那些出色的人才能和他一起去完成決定性的冒險。
終于,地勢開始攀高。在低洼沼澤中十分繁茂的熱帶叢林漸漸稀疏。樹蔭不再保護他們,赤道的陽光熾烈而耀眼地直射在他們沉重的行囊上。這些疲憊不堪的人邁著艱難遲緩的步伐,徐徐攀爬在通向高山的斜坡上。隔開兩片海洋的狹長山脈猶如石梁。而漸漸地,視野變得寬廣,空氣逐漸新鮮。在經歷了十八天的英勇奮戰后,他們似乎已經戰勝了最大的困阻。聳立于眼前的是一條山脈的脊梁。據印第安向導說,在這條山脈上能俯視兩片海洋——大西洋和一片不為人知、尚未命名的太平洋。可正當戰勝大自然頑惡的抗阻似乎已成定局時,卻又出現了新敵人。當地酋長率領數百名武士禁止這群來路不明者通行。對付印第安人,巴爾沃亞經驗豐富。他只需連發轟鳴閃電的人造火炮,向土著證明他超自然的法力,受驚的土著們就會尖叫著被緊隨而上的西班牙人和惡狗追得四處逃竄。但這次,巴爾沃亞卻不滿足于這種輕易的勝利。像所有西班牙殖民者一樣,他無恥地以卑劣殘忍的手段代替了角斗。他讓饑餓的惡狗撕咬、吞噬那些被捆綁的手無寸鐵的印第安俘虜。在即將名垂青史的前夜,這場大屠殺令巴爾沃亞一生蒙羞。
西班牙征服者的性格和行為中混雜著難以解釋的特質。他們一面在熾熱的靈魂深處,以在那個年代唯有基督徒才具備的虔誠呼喚上帝,一面又以上帝之名書寫恥辱而滅絕人性的歷史。他們一面以勇氣、犧牲精神和耐受力創造著神圣的英雄業績,一面又以不知羞恥的方式爾虞我詐。他們以卑鄙鑄造尊嚴,鑄造偉大而真正值得稱頌的歷史使命感。這位在頭天晚上,讓惡狗將那些無辜又無助的、被捆綁的俘虜生吞活剝的巴爾沃亞——或許他還曾得意地撫摸惡狗那滴著新鮮人血的嘴唇——深知自己的行為對人類歷史的意義。他要在決定性時刻擺出偉大而永載史冊的姿態。他知道,9月25日將載入世界歷史。這位非凡的西班牙人,將以他的激情告知世界這一艱巨而不可想象的冒險。他對自身使命的超越時代的意義心知肚明。
巴爾沃亞的非凡姿態是:暴行之后的那個晚上,在一名土著指著近處的山峰告訴他,從那座高山的山頂,就能望見尚不為人知的南海時,巴爾沃亞立刻做出安排。他讓傷員和疲憊不堪的人們留在這個被洗劫一空的村落,同時命令所有還能行軍的人——共計六十七人,而他從達連出發時帶領的隊伍有一百九十人——去攀登那座高山。將近上午十點,他們已接近頂峰,只要再登上一個光禿禿的小山頂,就能放眼遠眺無盡的天際。
這時,巴爾沃亞命令隊伍止步,誰都不許跟隨他。因為這一刻,這個首次瞭望不為人知的大洋的一刻,他不想與任何人分享。作為橫渡這世上最大的海洋大西洋的第一位西班牙人,第一位歐洲人,第一位基督徒,他要獨享這一刻。這一時刻的偉大意義他了然于胸。他左手擎旗,右手舉劍,孤寂的身影被陰暗的四周包圍。他穩步高攀,絲毫不急,因為他已大功告成。只剩下幾步路,越來越少的幾步路……終于,他真正佇立于山巔。展現在他眼前的是無垠的遠方。山后邊,緊挨著蔥郁山坡的是一片望不到盡頭的金光粼粼的大海。這就是那片海,那片新海。那片陌生的迄今只存在于夢境中而從未被人親眼所見的大海。多年以來,哥倫布和他所有的后來者徒勞尋找的大海。這就是那片波濤拍擊美洲、印度和中國的傳說中的大海。巴爾沃亞貪婪而陶醉地看著,自豪感和巨大的幸福感在胸中雀躍。他的雙眼中——第一雙歐洲人的雙眼中,倒映出這片無垠的蔚藍大海。
巴爾沃亞長久而醉心地眺望遠方,隨后,他呼喚他的隊伍和朋友們前來分享他的榮耀。大家激動地喘著氣,叫喊著奔爬向山頂,驚詫又激動地凝視大海。隨行神父彼得·安德烈亞斯·德·瓦拉唱起了贊美上帝的《謝恩經》,喧鬧和歡呼的聲音馬上凝固下來。所有士兵、冒險家和強盜們都用他們拙劣而粗糙的嗓門兒唱起了虔誠的圣詠。印第安人驚呆了。但見這群西班牙人按照神父的旨意砍下了一棵樹,做成十字架,并用大寫的花體字在十字架上刻下了西班牙國王的名字。仿佛這立起的十字架伸向兩側的雙臂,能將兩片距離遙遠得望不到盡頭的大洋——大西洋和太平洋緊緊捉牢。
一片肅穆中,巴爾沃亞站了出來,向士兵們發表演說:你們做得對!確實應該感謝上帝。是上帝恩寵我們,賜予我們榮耀。我們還應當祈求他繼續保佑我們去征戰這片海域和這里所有的國家。如果你們愿意像現在這樣繼續忠誠地追隨我,那么從這片新印度回去時,你們將成為西班牙最富有的人。說著,為表示但凡風吹到的地方,西班牙人都將去征服,他鄭重其事地向四面八方迎風揮舞旗幟。之后他叫來文書安德烈斯·德·巴爾德拉瓦諾,要他起草一份文件,把這一莊重的時刻為后人記錄下來。巴爾德拉瓦諾攤開一張裝在密封的木匣里,曾和墨水瓶、羽毛筆一起穿過原始森林的羊皮紙。他要求所有貴族、騎士和士兵——“這些高尚正派的人”“這些因著陛下欽點的總督、高貴而極受尊敬的巴爾沃亞船長才得以見證南海之發現的人們”證明:“巴斯克·努涅斯·德·巴爾沃亞先生,是第一位見到這片大海的人。是他將這片大海展示在他的追隨者面前。”
之后,六十七人下了山。1513年9月25日這天,人類認識了地球上最后一片陌生的大洋。
黃金和珍珠
他們確實親眼見到了大海。但他們還要去觸摸海灘,感受潮濕的海風,品嘗海水的味道,收獲海灘上的戰利品!下山花了他們兩天時間。為了找到從山麓到海邊的捷徑,巴爾沃亞將他的隊伍分成幾組。阿隆索·馬丁率領的第三組率先抵達海灘。這組探險隊成員,甚至包括普通士兵,都虛榮地渴望不朽,乃至頭腦簡單的阿隆素·馬丁趕緊命令文書白紙黑字記錄證明,他是第一個被這片無名海域打濕了手腳的人,記錄下他這個不起眼的人也干了一樁不朽的小事。隨后他報告巴爾沃亞,他已經抵達海岸,已親手觸摸了海水。巴爾沃亞馬上又煥發出新一輪的激昂志氣。第二天剛好是圣米迦勒節[15],在僅僅二十二名隨從的陪同下,他出現在海灘。像圣米迦勒一樣,他全副武裝,完成了占領這片海域的莊嚴儀式。他沒有匆匆踏入海水,而是高傲得宛如海水的主人或統治者般坐在一棵大樹下歇息,直至漲潮的海浪拍擊他,就像溫順的狗用舌頭舔他的腳。之后他站起身來,背起在陽光下光明如鏡的盾牌,一手執劍,一手擎起帶有圣母像的卡斯蒂利亞旗走入海水,一直走到海浪拍擊到他的髖骨,才全身浸泡在這片陌生的汪洋中。從前的叛亂者和亡命徒,現在最忠實的國王的仆人和凱旋者巴爾沃亞向四方揮舞旗幟,高聲喝道:“至高而偉大的君主費迪南,約翰娜·馮·卡斯蒂利亞,萊昂,亞拉岡!以他們的名,為卡斯蒂利亞王室的皇冠,我要真正地、身體力行地去不斷征戰這里的海域、陸地、海岸、港口和島嶼!我發誓,任何君主或總督,無論他是基督徒還是異教徒,無論他擁有何種權柄,只要他膽敢征戰這片土地和海洋,我都要以卡斯蒂利亞王的名義捍衛屬于王室的財產,無論現在還是將來,直至世界末日,直至最后的審判來臨!”
所有西班牙人都重復了這一誓言。宣誓的音量蓋過了大海的咆哮。接著,他們每人都把嘴唇湊向了海水。文書安德烈斯·德·巴爾德拉瓦諾再次以如下措辭記錄了這一占領儀式:“這一行二十二人,包括文書安德烈斯·德·巴爾德拉瓦諾,是第一批將雙腳浸入這片南海的基督徒。他們親手觸摸了海水。為了弄清這里的海水是否和別處的海水一樣咸,他們中的每一位都親口品嘗了海水。當他們確認了這里的海水是咸水后,他們齊聲感謝了上帝。”
現在他們已大功告成。該是從這英勇的冒險中獲得實惠的時候了。他們從土著處繳獲或換來了一些黃金,但更大的驚喜還在他們凱旋的路上等待他們。印第安人曾給他們帶來的大捧珍珠正是來自附近的島嶼。其中一種被塞萬提斯和洛佩·德·維加[16]大加贊譽,名為“佩萊格里納”的珍珠,曾作為最美的珍珠裝飾在西班牙和英國國王的王冠上。這群西班牙人把這些寶貝塞滿了所有口袋,盡管在這里,珍珠并不比貝殼或沙粒值錢。當他們貪婪地繼續打聽他們認為地球上最重要的東西——黃金時,一名印第安酋長指向南方,山脈的線條隱約消逝在地平線上,那里,他說,有一個蘊含無窮寶藏的國家。那里的統治者使用金制的杯盤。有一種四條腿的巨大駱駝——酋長說的是美洲駝——把最珍貴的東西馱往國王的寶庫。他稱呼了這個國家的名字。在大海的南邊,山后,一個動聽又陌生的名字,聽上去像是“畢魯”。
巴爾沃亞順著酋長伸出的手望向遠方。山巒消失在天際。這個甜軟而富有魅力的詞“畢魯”立即銘刻在他的靈魂深處。他怦然心動。這是他人生中第二次意外收獲的偉大啟示。從柯馬格萊那里獲得的關于征服附近的大海的啟示業已成真,他已找到滿是珍珠的海灘。或許他還能再次成功,去發現和征服這個地球上的黃金國——印加帝國。
諸神鮮少賜福……
巴爾沃亞充滿渴望地久久凝望遠方。“畢魯”,即“秘魯”,這一名字猶如一口金鐘,擺蕩在他的靈魂深處。可他現在不得不忍痛放棄遠征!現在他無法繼續冒險,帶著少得可憐的幾個疲憊不堪的人,他什么王國也無法征服。他必須先返回達連養精蓄銳,再沿著現在找到的路徑去征服黃金國。回路困阻重重。這群西班牙人不得不再次穿過灌木林,再次戰勝土著的突襲。他們已不再是一支戰斗的隊伍,而是一小隊患著熱病、用最后的力氣蹣跚行走的人,就連瀕臨死亡的巴爾沃亞也不得不被幾個印第安人用一張吊床抬著前進。經過四個月的艱苦行軍,這支隊伍終于在1514年1月19日重新抵達達連。歷史上最偉大的行動之一已經完成。巴爾沃亞兌現了他的承諾,他的冒險隊成員個個富足起來。連哥倫布和其他西班牙征服者,乃至一切殖民者所得到的財寶,也不及他的士兵從南海沿岸帶回的財寶的一部分多。巴爾沃亞將五分之一的戰利品進獻了王室。至于他這位凱旋者在分配戰利品時,還獎賞了自己的狗萊昂西科,以表彰它兇狠地撕咬掉那些不幸的土著的皮肉,無人對此存有非議。像其他參戰者一樣,萊昂西科得到五百金比索。取得這些成就之后,再也沒人膽敢在這塊殖民地上對巴爾沃亞作為總督的權威性存有異議。這位冒險家和叛亂者宛如神明般受人崇敬。他可以自豪地向西班牙傳達這樣的信息:他為卡斯蒂利亞王室創造了自哥倫布以來最偉大的業績。他的幸運宛如冉冉升起的太陽,陽光穿越他生命中所有的陰霾,而此刻,他正如日中天。
但好景不長。幾個月后,一個明媚的六月天,達連的居民們好奇地聚集在海灘上——在這個被世界遺忘的角落發生了一樁奇事:一艘白色帆船出現在地平線上。可是快看!第二艘白帆出現了,接著第三艘、第四艘、第五艘,不一會兒就出現了十艘帆船。不,是十五艘;不,是二十艘——整整一支艦隊向港口駛來。他們很快明白:這一切跟巴爾沃亞的信有關。不是通報他凱旋的那封信,那封信還未送達西班牙,而是之前的信。在那封信里,巴爾沃亞第一次轉述了酋長告知的關于南海周邊和黃金國的情況,并請求派來千名士兵去征戰那片土地。西班牙朝廷毫不遲疑地為這次遠征派來強大的艦隊。只是塞維利亞和巴塞羅那方面卻從未想過把這一重任托付給一個像巴爾沃亞這樣臭名昭著的冒險家和叛亂者。一名真正的總督,富有,出身貴族,德高望重的六十歲的佩德爾·阿里亞斯·達維拉,大家稱他佩德拉里亞斯,被同時派遣而來。他將作為國王的總督在這片殖民地上建立真正的秩序,對迄今發生的一切不法行為予以審判,并找到南海,征服那預言中的黃金國。
對佩德拉里亞斯說來,情況十分棘手。他要追究叛亂者巴爾沃亞驅逐前總督的責任。如果證實他有罪,就要逮捕他,否則就需證明他無罪。此外他還肩負著找到南海的使命。但是船剛靠岸,他就立即明白,正是這個他要審判的巴爾沃亞,已經完成了那一偉大的事業。正是這個叛亂者,為西班牙朝廷做出了自發現美洲后最大的貢獻并慶祝了他佩德拉里亞斯所期望的凱旋。對這樣一個人,他現在當然不能像對待一個罪犯一樣,把他送上斷頭臺。他必須禮貌地問候他,真誠地祝賀他。但從這一刻起,巴爾沃亞已經輸了。佩德拉里亞斯永遠不會原諒這個獨自完成這一本該屬于他的事業的對手。這一成就帶來的榮耀,必定隨著歲月愈發熠熠生輝。為了不過早地激怒這里的殖民者,他必須隱藏起他對這位英雄的仇恨。對巴爾沃亞的調查必須延后,甚至為了制造和平的假象,他還要把自己在西班牙的女兒許配給巴爾沃亞。可他內心對巴爾沃亞的仇恨和嫉妒不但沒有減少一絲一毫,反而不斷升級。在西班牙,人們現在也終于知道了巴爾沃亞的作為,一張追加授予這位反叛者一個合適頭銜的委任狀已在路上。他將被稱為總督,而佩德拉里亞斯將被告知,凡遇重大事件必須同巴爾沃亞商議。對于兩個總督來說,這片土地還實在太小,其中一個必然要屈服于另一個,乃至最后垮臺。巴爾沃亞感到事態對自己不利,因為佩德拉里亞斯手中握有軍權和法權。于是他計劃第二次向著不朽逃亡——第一次的嘗試曾非常成功!他請求佩德拉里亞斯允許他裝備一隊遠征軍,去南海沿岸探察并征戰周邊的土地。不過,這個老叛亂者的私下意圖卻是到海對面去,擺脫所有控制,建立起一支自己的艦隊并成為一片土地的主人。一旦可能,他就去征服傳說中的秘魯——新世界的黃金國。佩德拉里亞斯詭譎地同意了。如果巴爾沃亞在行動中喪命更好!如果他成功了,以后也總有時間去鏟除這個貪婪之人。
就這樣,巴爾沃亞又開始了遁入不朽的遠征。如果歷史中有成就的人總能一再獲得榮光,或許這第二次行動會比第一次更為輝煌。這一次,巴爾沃亞不僅要帶著他的隊伍橫越地峽,他還得讓上千名土著拉著木頭、木板、船纜、船帆、鐵錨和絞盤翻山越嶺,因為巴爾沃亞要在山那邊建立自己的船隊,以征戰沿岸所有的島嶼和傳奇般的秘魯。可是這次,命運卻同這個勇者作對起來,新的狀況不斷發生。穿越潮濕的熱帶叢林時,木頭被腐蝕;木板在抵達后已全部腐朽,無法使用。但巴爾沃亞并未因此氣餒。他命人在巴拿馬海灣砍下新木頭,制成新木板。他的魄力創造了真正的奇跡——一切看上去似乎成功了:即將行駛在太平洋上的第一支船隊再次造好。可是頃刻間,竣工船只停靠的河岸卻發起了洪水。船被沖走,并在海上被撞得粉碎。巴爾沃亞必須第三次重新開始造船。兩艘雙桅帆船建成后,只需再造兩三艘,他就可以出發,去占領“皮魯”——那個自從印第安酋長指著南方,說出這個誘人的名字后,他就朝思暮想的國度。現在,只待幾位無畏的官員和一支優秀的后備隊就位,他就可以去建立他的王國!現在,只需幾個月時間和一點成全他英雄氣概的運氣,世界史上戰勝印加和征服秘魯的人將不會是皮薩羅,而是他巴爾沃亞。
然而,命運即使對待他的寵兒也并非一直慷慨。諸神僅僅吝嗇地成全這位凡人實現了一項不朽的事業。
覆滅
巴爾沃亞毅然籌備著他的偉大計劃。可恰恰是這些無所顧忌的成就給他帶來了危險,因為佩德拉里亞斯總督那雙多疑的眼睛一直不安地緊盯著這位下屬的一舉一動。或許是巴爾沃亞野心勃勃的千秋大夢被人告密,也或許僅僅是出于嫉妒這位反叛者即將獲得第二次的成功,他突然寄給巴爾沃亞一封非常誠摯的信。他希望巴爾沃亞在開始征戰前能回一次達連附近的阿克拉進行商榷。巴爾沃亞因希望獲得佩德拉里亞斯的人力支援而在收到邀請后立即返回。城門外,一隊兵士仿佛迎接他一般正步向他走來。他高興地迎上去擁抱他的長官、多年的戰友、發現南海的陪同,他信任的朋友弗朗西斯科·皮薩羅。
然而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緊緊地按住了他的肩膀,宣布了他的拘捕令。因為皮薩羅也渴望不朽,渴望征戰黃金國,所以他或許竊喜能除掉這位放肆的先驅。總督佩德拉里亞斯開庭審判了這位所謂的叛亂者,并迅速做出了不公的判決。數天后,巴爾沃亞和他的幾位最忠實的同伴被押上了斷頭臺。劊子手鍘刀一閃,人頭落地。人類第一雙同時見過環繞我們地球兩片大洋的雙眼永恒地熄滅了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