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為增長的人口拓展食物來源
Expanding Sources of Food for the Growing Population

不論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國人口數量的增長,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令人無法回避:中國人口比之前多得多,而且每個人都需要吃飯。然而,當時中國農業技術在總體上尚未發生變革。清代農民所使用的生產方法和生產工具與15世紀,甚至更早的時候并無二致。清代農民唯有在治水方面實現了重大技術突破,他們在過去幾個世紀中已逐漸學會了沼澤地排水,保護濱海平原不受海水沖刷,建造水庫,用各種設備(比如用竹管組成水輪)將水引向高處灌溉農田等技術。當然,中國人不僅靠運用新技術來增加糧食供應量,而且還通過廣泛應用傳統方法和開荒造田來提升糧食產量。

由于當時全國農民幾乎都在密集地運用傳統種植技術,所以單位土地面積上的糧食和各種作物都有所增產。比如,1400年全國采用傳統灌溉法的土地面積為13億畝,而到了1900年已達35億畝,在總體上增長了近三倍。另一個得到廣泛應用的傳統方法是施肥,這種方法非常利于提升作物產量。農民們之所以大量運用傳統施肥法,一是因為他們的確覺得肥料很好用,同時也是因為數量不斷增長的人、豬和役畜能產出更多高質量的糞肥。

此外,撒播良種也有助于提高作物產量。現在人們能在可控的實驗室中通過反復測試進行雜交繁殖實驗等促成基因突變來改良種子,使其能抗病抗旱,在不同土壤中和氣候條件下健康成長。然而在傳統中國,農民可能只是在耕作過程中偶然發現了一個新變種,然后嘗試播種這個變種獲得了成功,才會推薦給別人并鼓勵別人也播種這個變種。新的種子就像是涌入一個國家未開發土地的移民。比如,一個農民在一個小山頂上發現了一種野生稻種,到了20世紀30年代,這種“天上掉下來的種子”已經廣泛地種植于該地區。早在宋代,原產于占城(位于今越南境內——譯者注)的早熟稻就被引進了中國,稻子的成熟季由此從原來的180天左右縮短到了現在的130天左右。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當中,人們在中國境內又發現了另一些早熟品種,其成熟季只需90天~100天。到了19世紀早期,有一些品種只需60天~80天就成熟了。

稻子、小麥及其他糧食作物早熟品種的發現意義重大,因為它們能夠帶來收成的翻倍。在中國南部的亞熱帶氣候條件下,快熟稻使農民一年之內能夠有兩季收成,在某些地方甚至能有三季收成。在亞熱帶地區以北,農民通常在一季之內種植兩種作物——先種稻子,然后再選擇種小麥、谷子、大麥這三種作物當中的一種。

從美洲引進的農作物也為滿足中國不斷增長的食物需求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四十年之內,花生這種作物可能最初由葡萄牙人帶到了中國,種植在中國東南地區和長江下游地區。另一些來自新大陸的作物,比如玉米、紅薯和煙草等都在16世紀被引入了中國。17世紀,馬鈴薯也被引入了中國。

來自新大陸的糧食作物在中國變得越來越重要,它們不僅可種植在那些不適合中國某些本土作物的土壤當中,而且它們并沒有取代原來的作物,而是作為補充提升了農作物總體產量和食物供應。玉米和馬鈴薯可以在丘陵地帶和旱地上種植,而這兩種土地此前并未得到開墾或不適合種植小米和大麥。相同地,花生可以在砂質壤土、河邊沙洲和陡峭的山坡上生長,而不會跟稻子或其他農作物形成競爭。美洲作物的另一些優勢就是它們具有相對較強的抗旱能力和高產量。比如,旱地生長的紅薯每英畝(1英畝=6.07畝)就能夠產生比其他旱地作物高出兩倍的卡路里。

不過,中國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后才不情愿地把這些來自美洲的食物擺上餐桌。比如中國人后來很快就喜歡上的花生,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只有富人才能吃得起。一個曾在1787年赴北京訪問的學者發現,花生是當地正式宴席的必備菜品。直到19世紀末或20世紀初,花生才成為窮人們也能吃得起的日常食物。

另一些美洲傳入的農作物則并不太受歡迎,問題在于中國人不喜歡它們的味道。即便今天中國人也大多不喜歡吃馬鈴薯。玉米和紅薯則具有相對較大的影響力,特別是對17世紀和18世紀遷徙到陡峭和貧瘠的山區的農民來說,這兩者逐漸成為他們的主要食物——因為山區不適合種植傳統農作物。據江西地方志記載:“大抵山之陽宜于苞粟,山之陰宜于番薯……可食至次年三月,洵山家厚實也。”轉引自 Ping-ti Ho, 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1368—1953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 p. 146。(作者引自何炳棣《中國人口研究(1368―1953)》,而此文出自《玉山縣志》——譯者注)在1637年,稻米仍占中國人谷物食物消費總量的七成,小麥則次之,玉米和紅薯僅是山區人的主要糧食來源。其實,直到20世紀,來自美洲新大陸的農作物仍未真正改變大多數中國人的日常飲食習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海市| 巍山| 天全县| 汤阴县| 安仁县| 秭归县| 元阳县| 抚宁县| 南平市| 景泰县| 寿宁县| 观塘区| 黄梅县| 平阴县| 盈江县| 华池县| 绥化市| 阜城县| 福建省| 新源县| 孝昌县| 泽州县| 万安县| 来安县| 江陵县| 武汉市| 涪陵区| 四子王旗| 漳浦县| 永泰县| 苍山县| 唐海县| 孝义市| 罗田县| 呼图壁县| 久治县| 章丘市| 淅川县| 康保县| 汉中市| 伊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