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都幾點了,餓死了快!
白胡子老爺爺:日昳,以地支命名,即未時,指每日的13~15時。想吃飯還要等等,古人每天就吃兩餐,第二餐基本上都慣在晡時,這一時段以地支命名為申時,也就是15~17時。杜甫的《徐步》云,“整履步青蕪,荒庭日欲晡。”白居易的《宿杜曲花下》寫道,“但惜春將晚,寧愁日漸晡。”
我:現在直接往酒樓趕吧!酒樓上檔次了都,不會還是吃早飯那一套餅來餅去的吧。
白胡子老爺爺:不會不會!看你個人意愿,吃飯吃菜都行……大唐人也愛吃飯,不僅僅是大唐,咱們新石器時代的老祖宗們也開始吃蒸飯了,考古挖出來過一口蒸鍋,蒸屜都帶窟窿眼的那種,陶制的,和現代市面上的款式差不太多。?
長安這邊繁華點,能吃到粟米飯,也就是黃米飯;稻米飯,也就是大米飯或者糯米飯;麥飯,是蕎麥飯或者大麥飯。當然也有小米和大米混著蒸的二米飯,那玩意二十一世紀西北地也有,份量少也漲肚子。
大唐著名宴會燒尾宴上,橫空出世過“御黃王母飯”,肉絲和雞蛋等雜味淋在上面,據說特別好吃。
我:我知道,樓下小飯館也賣過!滑蛋肉絲蓋飯唄。
……
白胡子老爺爺:唐后期炒飯也開始普及了,不過基本上也只有王公貴族頓頓吃。
飯屬于米百做,除了各式各樣的飯以外,大唐人也會喝粥。粥不是稀飯,這兩個可不是叫法不同。粥要加上湯,上湯也不是高湯,熬大地魚熬好的魚湯,加進去和米一起文火煮才算粥。粥就不是胡人帶來的食物了,咱們漢族自己發明的。加個豆沙,或者加勺糖,一起吃,還是那句話,大唐人愛吃甜口。
走進酒樓,大爺輕車熟路地點了些飯菜。
店家小二最先端上來的是幾小盤子糕點。
白胡子老爺爺:博士辛苦。
我:博士?
白胡子老爺爺:哦,大唐人管店小二這種服務業還有一些中小技術業的人都喊博士。
博士,以前這么low的嗎?
敲了敲盤子,白胡子老爺爺夾了一小塊:嘗嘗!這就是大唐人第四種主食,糕點。當然也有喊糕的。其實就是
精細的花式點心,古代人不是只吃兩餐嘛,其他時候餓了,基本就拿這個當小零食,別多想,還是有錢人吃得起。
大唐人習慣將糕點喊做菓子,咱們后世中國人已經不這么喊了,倒是日本一直保持著這個稱呼。去一趟日本的鄉下或者老城區時常還能找到菓子店,基本上都是爺爺奶奶輩的在看店,零食們很便宜,比較懷舊。
指了指一盤豆腐:看!大唐人做出來了豆腐,說不定南豆腐和北豆腐都有人琢磨出來了!只不過現在大唐人做飯沒有炒勺,拿油只會煎東西或者炸東西,夠嗆能吃到豆腐炒菜。
這盤豆腐是涼拌的,加了鹽和青菜,口感一般。
我:會不會有廚師做出來了豆花和豆腐腦??
白胡子老爺爺:說不準!你這個想法我還真沒有過。
我:那按照大唐人愛吃甜的,現在就是甜豆腐腦的天下唄!
白胡子老爺爺:我認為咸豆腐腦才好吃,鹵汁加韭菜花,來根油條,口水止不住。
我:那東西是人吃的?大唐人都吃甜豆腐腦,你個異教徒往后站!
白胡子老爺爺:咸的!
我:甜的!
白胡子老爺爺:你這臭小子,知不知道什么叫做尊老愛幼!我今天非得教訓教訓你!
我:咸豆腐腦就是個弟弟!
……
你還別說,吃飯之前打一架,活動活動身體,再吃飯就是香!
一大桌子菜說白了也沒多少眼前一亮的。
煮蔬菜,燉蔬菜,烤肉,生吃肉,腌肉……沒了。簡而言之,大唐的廚師畢業考核很簡單,學會蒸、煮、烙、燒、煎、炸、烤就完事了……炒菜都不會!更別提什么汆、扒、釀、貼……
蔬菜聽說一多半還是漢朝出使西域帶回來的,算上本土菜,大致有萵苣,菠薐、芹菜、菘(小白菜)、蘿卜、蔓菁等……胡瓜,也就是黃瓜,大唐人還以為是水果,不說了,我想吃黃瓜炒雞蛋……
果盤擺的很好看,上面有栗子、棗、葡萄、甘蔗、石榴、橘、瓜、李、桃、梨、柰(花紅的果子)、櫻桃、荔枝……酒樓在冬天挖一口窖,存冰,然后時令水果留下來凍著,保鮮手段不算很高,但是拿出來賣的口感還可以,又沒有農藥,吃著很放心。
白胡子老爺爺:你想吃蘋果?那你去地中海吧!大唐這邊吃的最多的是橘子,產量大,酸酸甜甜多好。陰差陽錯的,航海船隊都帶著橘子出海,得壞血病的不多,這也是為啥明朝之前有很多出海的。
吃海鮮!鯢魚、海蟹、比目魚、海鏡、海蜇、蠔肉、烏賊、魚唇、石花菜應有盡有,燕窩就算了,那東西算不算海鮮另說,古代基本要等東南亞小國進貢,還不能實話實說,那東西其實是燕子口水,否則皇上估計能氣死。
晚唐科舉考試興盛之后,大唐人開始喜歡吃豬肉的下腳料,以前大唐人只喜歡羊肉和牛肉,豬肉都是百姓解饞的賤肉。
為什么非是科舉考試?因為有豬蹄。豬蹄,諧音朱題,也就是讀書人高中功名時監考官用朱砂筆圈起他的名字來;同時豬蹄也叫蹄髈,諧音題榜,金榜題名的好寓意。
隋朝開始大家嘗試了一堆內臟和下水,像什么魚肚、馬腸、蝙蝠、蛇蝎五毒……可惜大唐缺香料,香料在大唐的購買力不亞于黃金,沒有香料,這些部位注定不會很好吃。
隋唐人實在,生吃不好吃就煮著吃,還不好吃的東西泡酒喝。人們普遍接受的菜肴品種還是肉,炙來吃,也就是烤著吃。
什么牛、羊、驢、馬、鹿、鵝、蛙、魚、蚌、蠔都烤著吃,和茄子一起烤,很有現在的市井氣息。
白胡子老爺爺指了指一碟生肉:刺身!食不厭精,膾不厭深。大唐人愛吃生的,最受歡迎的是魚鲙,也就是魚刺身,當然馬肉刺身也有人吃。還是那句話,中國人已經不吃的東西,去日本找找,基本上還有。
你看這一碟,是脯和鲊。二十一世紀中國人也在吃什么鴨脯和果脯,當然這一碟是大唐人最喜歡的鹿脯……鲊是一種用鹽和紅曲腌制的食物,我也不常吃,你可以試試。
吃飽喝足,我們又一次踏上了逛街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