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跳躍類運動

田徑運動中的跳躍項目,是運用人體自身的能力(或同時借助一定的器材,如撐竿),通過一定的運動形式,使人體跳過盡可能高的高度或盡可能遠的距離的運動。

一、比賽場地及器材

1.跳高場地及器材

(1)助跑道 呈扇形,長度不限,最少為15m。

(2)落地區 跳高落地區的長至少為5m,寬為3m。

(3)跳高架 有足夠的高度,須配有穩定放置橫桿的橫桿托,兩立柱之間距離為4.00~4.04m。

(4)橫桿 跳高橫桿全長為4m(±2cm),最大質量為2kg。

2.跳遠場地及器材

(1)助跑道 助跑道的長至少為40m,寬為1.22m。

(2)起跳板 起跳的標志,長1.22m,寬20cm,一般用木料制成,漆成白色。

(3)起跳線 指起跳板靠近落地區一側的邊沿。

(4)落地區 寬2.75~3m,跳遠起跳線至落地區遠端的距離至少為10m,落地區內應填充濕沙,沙面與起跳板齊平。

(5)橡皮泥顯示板 位于起跳板前,用來幫助裁判員判斷運動員是否犯規。

二、跳躍類運動的比賽規則

1.跳高比賽規則

跳高比賽中,有下列情況之一,即被判為犯規。

(1)使用雙腳起跳。

(2)由于運動員的試跳動作致使橫桿未能停留在橫桿托上。

(3)在越過橫桿之前,身體觸及立柱前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區。但如果裁判員認為運動員并沒有受益,則不應由此而判該次試跳失敗。

(4)試跳時,運動員有意用手或手指把即將從橫桿托上掉下的橫桿放回。

2.跳遠比賽規則

跳遠比賽中,有下列情況之一,即被判為犯規。

(1)運動員以身體任何部位觸及起跳線之前的地面。

(2)從起跳板兩端之外起跳,無論是否超過起跳線的延長線。

(3)觸及起跳線和落地區之間的地面。

(4)在落地過程中觸及落地區以外的地面,而落地區外的觸地點較落地區內的最近觸地點更靠近起跳線。

(5)在助跑或跳躍中采用任何空翻姿勢。

(6)運動員在試跳通知發出前進行試跳,不論成功與否,都被判為試跳失敗。

三、跳躍類運動的基本技術

(一)跳高

跳高技術種類較多,目前較為常用的是背越式跳高技術。背越式跳高可分為助跑、起跳、過桿和落地四個階段。

1.助跑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分直線跑和弧線跑兩個階段,助跑路線如圖3-10所示。

圖3-10 助跑路線圖

助跑的動作要領:

①直線助跑一般為4~5步加速跑,兩腿后蹬和前擺的幅度較大,身體重心較高,動作輕松、自然、有彈性。

②弧線助跑一般為4~5步,助跑時身體略向圓心傾斜,腳落地時由腳跟過渡到前腳掌,擺臂與彎道途中跑相似。倒數第二步,步幅稍大,用全腳掌著地;最后一步稍小,速度較快,準備起跳。

2.起跳

起跳的動作要領:

①背越式跳高以遠離橫桿的腿為起跳腿,向身體對側邁出,踏上起跳點,以腳跟外側著地,迅速過渡到全腳掌,屈膝緩沖,身體向起跳腿一側傾斜,如圖3-11(a)~(d)所示。

圖3-11 跳高

②擺動腿大腿積極向前上方擺至水平位置,小腿自然下垂,身體轉為正直,如圖3-11(e)所示。

③擺動腿屈膝內扣,向異側肩上方擺動,并帶動髖部向內轉動,起跳腿迅速蹬伸髖、膝、踝關節,完成起跳動作,如圖3-11(f)和圖3-11(g)所示。

3.過桿和落地

過桿和落地的動作要領:

①保持起跳腿蹬伸,軀干充分伸展;上體轉動呈背對橫桿,起跳腿自然下垂,如圖3-11(h)~(j)所示。

②當頭和肩越過橫桿后,迅速沉肩,兩臂置于體側,髖關節向上挺起,形成“背弓”,兩膝自然彎曲,小腿自然下垂,如圖3-11(k)~(n)所示。

③當髖關節過桿后,大腿向上擺動,小腿上踢,使整個身體過桿,如圖3-11(o)~(r)所示。

④兩肩繼續下潛,含胸收腹,自然下落,以肩部領先著墊。

(二)跳遠

跳遠可分為助跑、起跳、騰空和落地四個階段。

1.助跑

助跑距離一般為男子35~45m,女子30~35m。

動作要領:

①原地站立或行進中起動開始助跑,上體前傾、大腿積極擺動,后蹬充分,擺臂有力。

②助跑途中上體逐漸抬起,腿和手臂加速用力擺動,加快助跑速度,重心較高、身體平穩、節奏性強。

③助跑幾步步頻加快,保持較高的身體重心和較快的助跑速度,準備起跳。

2.起跳

起跳動作是從助跑最后一步擺動腿后蹬開始,至起跳腿蹬離地面結束。

動作要領:

①助跑最后一步,擺動腿用力蹬地,使身體盡快向起跳板方向運動。起跳腿快速前擺,大腿積極下壓,踏上起跳板,由腳跟過渡到全腳掌著地。

②起跳腿著地瞬間,髖、膝、踝關節被迫彎曲緩沖;同時,身體重心前移,起跳腿快速用力蹬伸,擺動腿大腿積極向前上方擺至水平位置,小腿自然下垂。

③起跳腿同側臂屈肘向身體前上方擺動,異側臂屈肘向體側擺動,提肩、拔腰,向上頂頭,如圖3-12所示。

圖3-12 起跳

3.騰空

動作要領:

①起跳腿蹬離地面后,上體正直,擺動腿保持起跳時水平姿勢,小腿自然下垂,起跳腿自然彎曲留在體后,形成空中的跨步飛行,如圖3-13所示。

圖3-13 騰空步

②騰空的姿勢分為蹲踞式和挺身式。

a.蹲踞式:接近騰空最高點時,起跳腿屈膝上提,與擺動腿并攏;雙腿屈膝,大腿靠近胸部,上體稍前傾;兩臂由前向下、向后擺動;落地前,兩小腿向前伸出,準備落地,如圖3-14所示。

圖3-14 蹲踞式

b.挺身式:騰空后,擺動腿自然放下,小腿向后下方做弧形擺動;兩臂向下、經體側向后上方擺動;擺動腿與起跳腿并攏,髖部向前,胸、腰前挺,頭、肩后展,呈挺身展體姿勢;落地前,兩臂由后上方經體前、向后擺動;同時兩大腿上抬,收腹舉腿,上體前傾,小腿前伸,準備落地,如圖3-15所示。

圖3-15 挺身式

4.落地

動作要領如圖3-16所示。

圖3-16 跳遠落地

①小腿盡力前伸,腳跟首先觸地,前腳掌下壓,兩腿迅速屈膝緩沖。

②兩臂屈肘前擺,身體向前或向側方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南县| 宁陕县| 旅游| 正安县| 隆德县| 永济市| 南平市| 连云港市| 贺州市| 清镇市| 板桥市| 临潭县| 江孜县| 丽江市| 仪陇县| 田林县| 冷水江市| 自贡市| 梧州市| 连城县| 牙克石市| 杭州市| 碌曲县| 汝阳县| 西峡县| 黑龙江省| 云阳县| 廉江市| 固镇县| 东台市| 遂宁市| 榆树市| 上蔡县| 富川| 兖州市| 黑龙江省| 丰顺县| 湖南省| 繁昌县| 巴中市| 秭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