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跑類運動

跑是人體水平位移的一種基本運動形式,是單腳支撐與騰空相互交替、蹬與擺相互配合的周期性運動。

一、比賽場地及器材

1.徑賽場地

(1)場地 國際標準的徑賽場地為400m半圓式田徑場,其跑道由兩段相等并平行的直段和兩段半圓彎道組成,半圓的外沿半徑為36.5m。

(2)跑道 每條跑道寬1.22m(包含右側分道線),分道線寬5cm。

(3)分道編號 從左手最內側分道開始,從內向外依次為第1~8號跑道。

(4)跑進方向 左手靠內場,按逆時針方向進行。

(5)接力跑中,各跑段分界線的前后各10m為接力區,未到達接力區前有10m的預跑區。

(6)徑賽各項目起點如圖3-2所示。

圖3-2 徑賽場地

2.起跑器

起跑器主要包括兩塊傾斜的抵腳板,供運動員起跑時蹬踏,如圖3-3所示。兩抵腳板中軸之間距離為10~15cm;前后抵腳板與地面的夾角分別為40°~45°和70°~80°;前后抵腳板的距離可以調整,通常為一腳半長。

圖3-3 起跑器

二、跑步比賽規則

1.名次判定

參賽運動員的名次取決于其身體軀干(不包括頭、頸、臂、腿、手或足)抵達終點線后沿垂直面為止時的順序,以先到達者名次列前。

2.起跑

400m及400m以下(包括4×100m、4×400m接力的第一棒)各徑賽項目,必須采用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器。400m以上徑賽項目采用站立式起跑。

3.起跑犯規

①在槍聲響起前有任何起跑動作,均屬起跑犯規。除此之外,在“各就位”口令發出后,以聲音或動作擾亂他人,也應判為起跑犯規。

②對第一次起跑中犯規的運動員應給予警告,之后每次起跑中犯規的運動員均將被取消該項目的比賽資格(除全能項目之外)。

4.分道跑

①在分道跑和部分分道跑徑賽項目中,參賽者越出跑道,獲得實際利益或沖撞、阻礙其他參賽者,將被取消比賽資格。

②在800m和4×400m接力賽中,運動員通過搶道標志線(如圖3-2所示)以后才能離開自己的跑道,切入里道。

5.接力跑

①運動員必須手持接力棒跑完全程,如發生掉棒,必須由掉棒運動員撿起。

②接力棒的傳遞必須在接力區內進行。

③運動員在接棒之前和傳棒之后,應留在各自分道或接力區內,直到跑道暢通,如果運動員跑離所在位置或跑出分道、故意阻礙其他接力隊員,則取消該接力隊的比賽資格。

三、跑步的基本技術

(一)短跑

短跑可分為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終點跑四個階段。

1.起跑

起跑必須采用蹲踞式起跑,并使用起跑器。蹲踞式起跑包括“各就位”“預備”和“鳴槍”三個階段。

動作要領:

①“各就位”。聽到“各就位”口令后,走到起跑線前,屈體下蹲,兩腳依次踏在起跑器抵腳板上,有力腿在前,后膝跪地;兩手四指并攏,與拇指呈八字形張開,虎口向前,支撐于起跑線后沿處;兩手間距離比肩稍寬,兩臂伸直,頸部放松,目視前下方40~50cm處,如圖3-4(a)所示。

圖3-4 起跑

②“預備”。聽到“預備”口令后,臀部平穩抬起,與肩同高或略高于肩,肩部略超出起跑線,重心置于兩臂和前腿上,兩腳緊貼起跑器抵腳板,集中注意力,如圖3-4(b)所示。

③“鳴槍”。聽到槍聲后,兩手迅速推離地面,兩臂屈肘有力做前后擺動,兩腳用力蹬離起跑器,后腿迅速屈膝向前上方擺出,前腿快速有力地蹬伸髖、膝、踝三個關節,以較大的前傾姿勢把身體向前推進,如圖3-4(c)所示。

2.起跑后加速跑

起跑后加速跑是從后腿蹬離起跑器到途中跑之間的一個跑段,距離一般約為25~30m。

動作要領:

①兩臂用力加速擺動,擺幅加大;擺動腿用力上抬向前擺動,支撐腿用力向后下方蹬伸,上體保持較大幅度前傾。

②步長逐漸加大,步頻加快,上體逐漸抬起過渡到途中跑姿勢。

3.途中跑

途中跑是短跑全程中距離最長、速度最快的一段。

動作要領如圖3-5所示。

圖3-5 途中跑

①頭和上體保持正直或稍前傾,兩臂屈肘,以肩為軸前后協調擺動。

②擺動腿大腿高抬,積極前擺,帶動同側髖向前轉動。

③當身體重心前移超過垂直位置后,支撐腿快速有力蹬伸髖、膝、踝關節,推動身體向前,當支撐腿蹬離地面,身體進入騰空狀態。

④支撐腿小腿隨蹬地后慣性向大腿靠攏,大小腿呈折疊姿勢,原支撐腿轉為擺動腿,用力前擺。

⑤同時,擺動腿大腿積極下壓,小腿自然前伸,以前腳掌向后扒地,此時擺動腿轉為支撐腿。

在途中跑經過彎道時,應采用彎道跑技術。

①經過彎道時,身體應有意識地向圓心傾斜,加大右側腿、臂的擺動力量和幅度。

②兩腿擺動時,右腿膝關節稍向內扣,以腳掌內側蹬地;左腿膝關節稍向外展,以腳掌外側蹬地。

③兩臂擺動時,右臂前擺稍向左前方,后擺時肘關節稍偏向右后方;左臂擺動稍離開軀干。

4.終點跑

終點跑是全程跑的最后一段,短跑的終點跑距離一般為終點線前15~20m。

動作要領:上體前傾,兩臂用力加速擺動,大腿抬高向前邁步,頻率加快;距終點線約一步時,上體急速前傾,用胸部或肩部觸壓終點線,跑過終點。

(二)中長跑

中長跑的技術動作與短跑基本相同,下面僅介紹中長跑需注意的技術要點。

1.起跑

中長跑采用站立式起跑,分為“各就位”和“鳴槍”兩個階段,如圖3-6所示。

(1)“各就位” 兩腿前后開立,有力腳在前,全腳掌著地,腳尖緊靠起跑線后沿,后腳腳尖著地;上體前傾,兩膝彎曲;有力腳異側臂置于體前,同側臂放于體側;身體重心落于前腳,目視前下方3~5m處,保持穩定姿勢,如圖3-6(a)所示。

圖3-6 站立式起跑

(2)“鳴槍” 聽到槍聲后,兩腿用力蹬離地面,后腿蹬地后迅速前擺,前腿蹬直,兩臂用力加速擺動,使身體快速向前沖出,如圖3-6(b)所示。

2.起跑后加速跑

中長跑的起跑后加速跑與短跑技術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上體前傾幅度和蹬擺力度稍小。加速跑的距離需根據項目、參加人數、個人訓練水平和戰術要求等情況而定。

3.途中跑

中長跑的途中跑與短跑技術相比,動作幅度略小,腳著地柔軟而有彈性,一般由腳跟著地過渡到腳尖著地,跑步過程中保持勻速而有節奏。

4.終點跑

終點跑的距離需根據自己的體力情況、戰術要求和臨場情況而定,一般為到達終點前的100~200m。

5.中長跑的呼吸

中長跑體力消耗大,對氧氣的需求量較大,因此呼吸時要有一定的頻率和深度,并與跑步的節奏相配合,一般為2~3步一呼,2~3步一吸。

隨著疲勞的出現,呼吸的頻率會有所增快,此時應注意深呼氣,以充分呼出二氧化碳,吸進大量新鮮氧氣。

(三)接力跑

接力跑是由短跑和傳接棒組成的集體項目。

1.起跑

(1)持棒起跑 第一棒運動員起跑時,需一手持棒,采用蹲踞式起跑。常用的持棒方法是用右手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住棒的末端,拇指和食指分開撐地,如圖3-7所示。

圖3-7 接力起跑持棒方法

(2)接棒人起跑 接棒人采用站立式起跑。接棒人站在預跑區內或接力區后端,頭轉向側后方,注視傳棒人和標志線,當傳棒人到達標志線時,迅速起跑。

2.傳接棒的方法

傳接棒的方法一般有上挑式和下壓式兩種。

(1)上挑式 接棒人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掌心向后,四指并攏,虎口張開朝下。傳棒人將棒由下向上挑,送入接棒人手中,如圖3-8所示。

圖3-8 上挑式

(2)下壓式 接棒人的手臂后伸,掌心向上,拇指向內,其余四指并攏向外,虎口張開朝后。傳棒人將棒的前端由上向前下壓,放入接棒人手中,如圖3-9所示。

圖3-9 下壓式

3.傳接棒的位置

接棒人起跑后,與傳棒人先后跑進接力區,傳棒人距接棒人約1.5m時,發出接棒信號,將接力棒迅速傳給接棒隊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海市| 无锡市| 南陵县| 郓城县| 海城市| 怀仁县| 九龙坡区| 股票| 泰安市| 昌吉市| 湖南省| 湟中县| 阳谷县| 忻州市| 龙川县| 东乌珠穆沁旗| 舒兰市| 醴陵市| 老河口市| 南溪县| 百色市| 徐闻县| 将乐县| 绥芬河市| 忻州市| 库尔勒市| 江源县| 莆田市| 徐州市| 塘沽区| 赞皇县| 县级市| 虞城县| 阜阳市| 航空| 永兴县| 舞钢市| 布拖县| 兴义市| 遂川县| 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