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今天,要向讀者介紹的是客居四川成都新都石板灘的廖大松。他在我國茶文化領域里長期耕耘、艱苦奮斗,從四川茶館的“堂倌”做起,鉆研獨具四川特色的“蓋碗茶”沖泡技藝及后來的長嘴壺茶藝表演,其后與孿生兄弟廖小松共同創立“二松堂”茶藝館,共同進行茶藝表演。

直到今天,茶師廖大松終于同意將自己多年來從事茶館服務,以及長嘴壺茶藝表演的技藝心得,用文字和圖片展示出來,撰寫成了《長嘴壺茶藝——傳承與創新》一書,委托全國茶藝與茶葉營銷專業指導委員會推薦出版。

眾所周知,中國是茶的故鄉,是茶文化的發祥地,茶葉深深融入我們的生活,成為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在我國,茶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是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內省外修的東方智慧。一杯茶,既洋溢著陽春白雪的情調,又飽含下里巴人的質樸。

四川古稱天府之國,都江堰灌溉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市鎮羅列,舟梢便利,船運商貿發達,市面繁榮,形成獨特的休閑文化。茶館遍及城鄉大街小巷。

長嘴壺茶藝起源于川東地區,主要在現在的重慶地區(重慶1997年6月18日成立直轄市,原屬四川省管轄)。由于重慶地勢兩江相匯、以山為主,出現很多碼頭和吊腳樓。客人在茶館喝茶時,因考慮地勢又怕打擾客人私密交談,茶倌仿澆花長嘴水壺樣將茶壺壺嘴加長,而產生了長嘴茶壺。

長嘴茶壺的問世與短嘴茶壺相得益彰,由于其方便、靈活、新穎、獨特,在四川地區受到廣泛歡迎并迅速在川東、川西的茶館中得到運用和推廣,逐步由四川走向全國各地。

長嘴壺及長嘴壺茶藝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出現了不同的形式:有嘴長一尺的“長銅壺”、嘴長二尺的“元寶壺”、嘴長85厘米的“平把壺”,至后來出現嘴長三尺、周圍有龍頭的“龍頭長嘴壺”。

長嘴壺除摻茶、摻水外,現大多進行茶藝表演,形式也更多樣。有四川蓋碗茶(女子單人茶藝)、龍行十八式(男子單人茶藝)、鳳舞九天(女子雙人十八式)、茶藝雙驕(男子雙人茶藝)、青城論道(男女雙人茶藝)、芙蓉花開錦官城(女子多人茶藝)、茶禪一味等各種形式,這些不同形式的茶藝表演帶來了非常好的社會反響。

此書主要根據茶師廖大松先生多年的實踐探索和創新研究成果整理而成。大松師傅與其孿生兄弟廖小松,在茶江湖里人稱“大松、小松”,自20世紀90年代至今,一把長嘴壺絕技走天下。在2001年杭州全國茶道邀請大賽上一舉奪得大賽長流組冠軍;在2004年雅安第八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暨首屆蒙頂山國際茶文化旅游節、上海國際茶文化節上獲邀表演,茶藝技驚四座;在具有巴蜀茶文化特色的四川“順興老茶館”駐場表演長嘴壺茶藝達到6000場次;曾作為川茶形象大使赴歐洲進行中國城市文化的宣傳和推廣。他們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中努力拼搏,盡了綿薄的力量,值得人們為其點贊。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茶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成都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

四川順興老茶館前總經理

二〇一七年八月二十二日夜 于四川成都·大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业县| 巩义市| 宜君县| 磐石市| 福清市| 通城县| 南宁市| 犍为县| 八宿县| 道孚县| 原阳县| 公安县| 南平市| 鞍山市| 义马市| 柳林县| 开远市| 烟台市| 泰和县| 秦皇岛市| 封开县| 章丘市| 凌云县| 满城县| 化州市| 凌源市| 泸水县| 南城县| 仙桃市| 克东县| 米易县| 榆林市| 呼伦贝尔市| 峨眉山市| 介休市| 青冈县| 岳西县| 吴江市| 棋牌| 新密市| 通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