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及認證概論(2015版)第二版
- 魏恒遠
- 14字
- 2020-03-20 14:07:40
第三章 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的理解
第一節 概 述
ISO 9001:2015版《質量管理體系 要求》已于2015年9月23日正式發布實施,替代ISO 9001:2008版標準;同時,IAF也發布了轉換實施指南,明確新舊標準的轉換期限為3年,我國規定在2018年9月15日以后,所有的GB/T 19001—2008版認證證書都將作廢。對ISO 9001:2015英文版進行翻譯并等同采用的我國國家標準GB/T 19001—2016《質量管理體系 要求》也于2016年12月30日發布,并于2017年7月1日實施。目前,各認證機構及各組織都在進行新標準的培訓學習、質量管理體系的更新轉換及監督審核、復審。
和2008版標準相比,ISO 9001:2015/GB/T 19001—2016版改動比較大,是從1987年第一版發布以來的四次技術修訂中影響最大的一次修訂。新標準章節結構順序發生了變更,分為10章,另加一個引言和兩個附錄,分別是:引言、1.范圍、2.規范性引用文件、3.術語和定義、4.組織環境、5.領導作用、6.策劃、7.支持、8.運行、9.績效評價、10.改進、附錄A(資料性附錄) 新結構、術語和概念說明、附錄B(資料性附錄) ISO/TC 176制定的其他質量管理和質量管理體系標準。重點內容是第4~10章部分。
2015版標準在技術上的主要變化如下:
①采用ISO/IEC導則 第1部分 ISO補充規定的附件SL中給出的高層結構;
②采用基于風險的思維;
③規定性的要求更少;
④對成文信息的要求更加靈活;
⑤提高了服務行業的適用性;
⑥更加強調組織環境;
⑦增強對領導作用的要求;
⑧更加注重實現預期的過程結果以增強顧客滿意。
2015版標準的某些術語和概念也發生了變化,具體變化如下:
①用“產品和服務”替代了“產品”,強調產品和服務的差異,使標準的適用性更廣泛。
②增加了理解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的要求,標準4.2條款規定的要求包括了組織確定與質量管理體系有關的相關方,并確定來自這些相關方的要求。
③增加了基于風險的思維條款,刪去了“預防措施”條款,要求組織理解其組織環境,并以確定風險和機遇作為策劃的基礎,這意味著將基于風險的思維應用于策劃和實施質量管理體系過程。
④關于標準的適用性,不再使用“刪減”一詞,但組織可能需要評審要求的適用性,確定是不適用的,判斷標準是該要求不導致影響產品和服務的符合性、不影響增強顧客滿意的目標。
⑤標準取消了質量手冊、文件化程序等大量強制性文件的要求,合并了文件和記錄,統一叫“成文信息”。
在2008版中使用的特定術語如“文件”“形成文件的程序”“質量手冊”或“質量計劃”等,在該版標準中表述的要求為“保持成文信息”;在2008版中使用“記錄”這一術語表示提供符合要求的證據所需要的文件,在該版標準中表述的要求為“保留成文信息”。
⑥增加了組織的知識條款,明確提出了“知識”也是組織實施、保持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所需的一種資源。
⑦用“外部提供過程、產品和服務”取代“采購”和“外包過程”。
2015版與2008版標準之間的主要術語差異如表3-1所示。
表3-1 ISO 9001:2008與ISO 9001:2015之間的主要術語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