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礎會計
- 王前鋒
- 2810字
- 2020-03-20 14:13:42
第三節 賬 戶
一、賬戶的概念
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設置的,具有一定結構,用于分類反映會計要素增減變動情況及其結果的一種手段。設置賬戶是會計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會計科目僅僅是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的項目,它不能反映交易或事項的發生所引起的會計要素各項目的增減變動和結果,各項核算指標的具體數據資料,只有通過賬戶記錄才能取得。因此,在設置會計科目后,還必須根據規定的會計科目開設相應的賬戶,以便對交易或事項進行系統、連續的記錄,向有關各方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
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的名稱設立在具有一定格式的賬頁上的戶頭,用來反映由于經濟業務的發生而引起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的一種專門方法。它應以會計科目作為它的名稱并依附于具有一定格式或結構的賬頁。由于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開設的,所以賬戶的設置與會計科目的分類有關,即根據總分類科目開設的賬戶稱為總分類賬戶,只采用貨幣計量單位提供總括的核算指標;根據明細分類科目開設的賬戶稱為明細分類賬戶,除采用貨幣計量單位外,反映實物資產的賬戶還要采用實物量度,提供明細分類核算指標。
專欄2-2會計科目與賬戶的關系
會計科目與賬戶好似一對孿生兄弟,長相很相像,辨別容易出錯。
會計科目與賬戶的聯系:
——它們都是對會計對象具體內容進行的進一步分類,兩者名稱一致,會計科目的名稱即是賬戶的名稱,而且二級科目與二級賬戶的名稱也完全一致;
——兩者所反映的交易或會計事項的內容也是一致的;
——賬戶是根據科目設置的戶頭,設置會計科目的目的是為了設置賬戶,科目設置是賬戶設置的前提。
會計科目與賬戶的區別:
——會計科目著重反映會計對象科學分類的內容,賬戶則著重連續核算和監督會計對象的經濟內容的增減變化和結存情況;
——會計科目僅僅是賬戶的名稱,不存在結構,而賬戶則具有一定的結構;
——會計科目是經濟業務分類核算的標志,只是說明一定經濟業務的內容。賬戶卻是具體記錄經濟業務內容,可以提供具體的數據資料,具有登記增減變化的結構的一種核算形式。
由此可見,會計科目與賬戶存在明顯的區別。美國學者羅伯特·N·安索尼等認為:“在會計中,賬戶的作用是用來計算凈變動額。”會計科目只是一個名稱而已,本身不具備任何實質性內容,沒有增加、減少的內容,更談不上能提供余額信息,也就是說,會計科目還不能進行具體的會計核算。只有賬戶才能進行會計核算,將大量的原始數據轉換加工為分類的會計信息,再借助于財務報表向公眾披露。
二、賬戶的結構
賬戶是用來記錄經濟業務的。設置賬戶的根本作用在于可分門別類地記載各項經濟業務、提供日常會計核算資料和數據,為編制財務報表提供依據。為此,賬戶不僅應有明確的核算內容,而且還應當具有一定的結構。賬戶所記載的各項經濟業務所引起的會計要素數量上的變動,只有增加和減少兩種情況,因此,用來記錄經濟業務的賬戶也相應地劃分為兩個部分,以便分別登記會計要素的增加額和減少額,即賬戶通常分為左右兩方:一方登記增加;另一方登記減少。至于哪一方記增加,哪一方記減少,則取決于賬戶的性質和經濟業務的類型。不論何種性質的賬戶,其基本結構總是相同的。每一格式的賬戶都應該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① 賬戶的名稱,即會計科目;
② 日期和摘要,即記載經濟業務的日期和概括說明經濟業務的內容;
③ 憑證種類和號數,即說明記載賬戶記錄的依據;
④ 增加和減少的金額;
⑤ 余額。
賬戶的一般格式見表2-2。
表2-2 賬戶名稱(會計科目)

在會計實務中,賬戶是根據以上的基本內容來設計賬簿格式的。教學活動中,賬戶的基本結構通常可簡化為“丁”字賬戶(或“T”形賬戶)表示,“丁”字賬戶的基本結構如圖2-4所示。

圖2-4 “丁”字賬戶的基本結構
圖2-4“丁”字賬戶格式分左右兩方,分別用來記錄經濟業務發生所引起的會計要素的增加額和減少額。增加額和減少額相抵的差額,形成賬戶的余額,余額按其表示的時點不同,分為期初余額和期末余額。因此,通過賬戶記錄的金額可以提供期初余額、本期增加額、本期減少額和期末余額四個核算指標。本期增加額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月、季、年)記入賬戶增加金額的合計數,也叫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額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月、季、年)記入賬戶減少金額的合計數,也叫本期減少發生額。本期發生額是一個期間指標,它說明某類經濟內容的增減變動情況。本期增加發生額與本期減少發生額相抵以后的差額,再加上期初余額,形成期末余額。余額是一個時點指標,它說明某類經濟內容在某一特定日期增減變動的結果。通常,賬戶的本期期末余額就是下期的期初余額。
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
公式中的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和期末余額,稱為賬戶的四個金額要素。應當指出的是,本期增加發生額和本期減少發生額是記在賬戶的左方還是右方、賬戶的余額反映在左方還是右方取決于賬戶的性質和類型,如圖2-5所示。

圖2-5 賬戶的四個金額要素關系
三、總分類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
總分類賬戶是根據總分類會計科目設置的,用于對會計要素具體內容進行總括分類核算的賬戶,簡稱總賬賬戶或總賬。為了保持會計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目前總分類賬戶一般根據國家所規定的有關會計制度設置。在企業會計準則中,對會計科目分類、編號、名稱作出統一規定,并對會計科目的使用進行了說明,各企業應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的會計科目和企業所涉及的基本業務設置總分類賬。
明細分類賬戶是根據明細分類會計科目設置的,用來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明細分類核算的賬戶,簡稱明細賬。在通常情況下,企業經濟業務發生后,如果只是對它按會計要素和涉及的科目記入總賬賬戶,仍然不能詳細反映企業要了解的具體內容,或記錄后不能滿足業務分析需要。此時,就要對該項業務進行再一次的具體細分,即將它通過明細分類賬戶記錄該業務的詳細情況。
以應收賬款賬戶為例。如果只記錄“應收賬款”總賬科目,仍不能得知是應收甲企業,還是應收乙企業的,那么在建立應收賬款總分類賬戶的基礎上,還要按客戶的名稱建立明細分類賬戶,以便于對應收賬款進行管理。可見明細分類賬是根據企業內部管理需要設置的,詳細說明其業務情況的分類賬戶。有些明細賬戶設置也在具體會計準則中有詳細規定,可參照執行。如“固定資產”總賬賬戶,需設置“建筑物”二級明細賬戶。在“建筑物”下還需設置“廠房”“辦公用房”“倉庫”等三級明細賬戶。
總分類賬戶是所屬的明細分類賬戶的綜合,對所屬明細分類賬戶起統馭作用。明細分類賬戶是有關總分類賬戶的補充,對有關總分類賬戶起著詳細說明的作用。總分類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登記的原始憑證依據相同,核算內容相同,兩者結合起來既總括又詳細地反映同一事物。對企業所發生的每項經濟業務,都要以會計憑證為依據,一方面記入有關總分類賬戶,另一方面記入有關明細分類賬戶。記錄時要以相同方向,相等的金額,在同一會計期間分別記入相關的總分類賬戶和相關明細分類賬戶。有關總分類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的登記將在第五章詳細介紹。